第一章 绪论
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其夫人林徽因作绪论,占了全书近2/5的篇幅。主题突出,结构明晰、记叙也相对冷静。让人觉得,写建筑的林徽因,和写“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完全不似一个人。难怪坊间传闻:“民国时期文人中流行着一句俏皮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梁思成的说法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第一部分:木造建筑(尤其是斗拱)的发展历史
单个建筑物三个基本要素:
台基部分
柱梁或木造部分——研究中国建筑的关键所在
屋顶部分
(二)第二部分:中国建筑的美
一座完善的建筑,必须具有三个要素:适用,坚固,美观。
中国建筑的美,不会因原始作用失去而低减:
大部分是有机的,有用的,结构所直接产生的结果;
没有脱离适当的、有机的、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
(三)第三部分:构架、斗拱、屋顶、台基、色彩、平面、工程的演变。
梁、林对古代建筑的观点,基本可以概括为“尊辽宋,抑明清”,如本书绪论中多次提到清代建筑“雄壮豪劲相差太多”“不科学不经济”“本来必不如清式复杂”“加增华丽反倒失掉主干精神”等。
之所以有这种观点,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①诚如林所言,一种艺术,必然会有“勃起——呆滞——衰落“的历史规律。中式的木结构建筑进化到清,已经过”创造尝试——节节完善——因承相袭”的过程,“规定则例,即使对前制有所更改,亦仅限于琐节”,只能在琐节上增繁弄巧
②神州大地现存诸多明清建筑,但元以前的木作却屈指可数。物以稀为贵,贵者更美。
③梁、林夫妇从建筑学的角度,更注重简约、实用、实用的美,而非繁复华丽。
梁、林二人乃建筑学大家,观点先入为主影响了非常多的古建爱好者,尊古抑清的态度至今仍为木结构建筑审美的主流。
但“跨时代审美”,其实很难确定比较标准和方式的:
①清式建筑能在几百年间被沿用,必然也曾被大多数建造者、使用者认同其建造方式、使用方式等,证明其必有可取之处。
②关于清带建筑不如辽宋以前建筑美观的说法:若论用材、实用等方面,必然有其是否科学或节约的判断方式;若论美丑,审美是不应有、也没有统一标准的。
③建筑如果是一种艺术,这应该是每一时代社会文化自然的反应。则只应有时代的不同,不应该有进步之说……建筑是人类心智的创造,在创造活动中,所关联的因素岂只是一个力学的问题!【B】
从结构角度:
清末起,欧美的建筑材料方法进入中国,原有建筑演变规律被打断,中式建筑方法戛然而止,无从预测如果继续,能否由清式演变到经济、精简,或者其他。
建筑的演进和退化:
早唐、宋┳结构含蕴早期的直率及魄力┳显明的进步
┗技艺:渐精审成熟 ┛
南宋、元明清:结构上的变化趋向退步(中间尚有起落波澜)
┣各细部多已变成非结构形式┳大部分骨干仍保留原始结构的功用
┗用材方面渐渐过当的不经济┛构架的精神尚挺秀健在。
构架
木造构架作用的方法:
四根立柱的上端,用两横梁两横坊周围牵制成一间。——“间”中国建筑的一个单位。
再在两梁之上架起层叠的梁架,以支桁;
桁通一间之左右两端,从梁架顶上脊瓜柱上,逐级降落,至前后枋上位置。——瓦坡曲线由此而定
桁上钉椽,排比并列,以承望板
望板上始铺瓦作——这是构架制骨干最简单的说法。
斗栱
中国构架中最显著且独有的特征便是屋顶与立柱间过渡的斗栱。
栱:
椽出为檐,檐承于檐桁上,为求檐深出深远,故用重叠的曲木——翘——向外支出,以承挑檐桁。
为求减少桁与翘相交处的剪力,故在翘头加横的曲木——栱
斗栱:
在栱之两端或栱与翘相交处,用斗形木块——斗——垫托于上下两层栱和翘之间。
这多数曲木与斗形木块结合在一起,用以支撑伸出的檐者,谓之斗栱。
斗栱的职能:
房檐的重量渐次集中下来直到柱上面。
斗栱的位置:
不限于檐下,建筑物内部柱头上亦多用之。不分内外
——横展结构与立柱间最重要的环节。
插图七是辽宋元明清斗栱比较图,不必细看,即可见其
由大而小;
由简而繁;
由雄壮而纤巧;
由结构的而装饰的;
由真结构的而成假结构的不分如昂部
分布由舒朗而繁密。
屋顶
木造构架作用的方法:
屋角的翘起:
为解决雨水和光线问题
结构法所促成的
构造:
双层椽子,上层椽子微曲,使檐沿向上稍翻成曲线。
到屋角时,更同时向左右抬高,使屋角之檐加甚其仰翻曲度。
之所以说起为“屋顶的翘起是结构法所促成的”:
“角梁”及上段“由戗”——是较椽子大得多的木材,其方向是与建筑物正面成四十五度的——所以那并排一列的椽子,与建筑物正面成直角的,熬了靠屋角处必须积渐开斜,使渐平行与角梁,并使最后一根直到紧贴在角梁旁边。
又因椽子同这角梁的大小悬殊,要使椽子上皮与角梁上皮平,以铺望板,则必须将这开舒的几根椽子依次抬高,在底下垫“枕头木”
屋顶的曲线——瓦坡的曲线:
由来,乃从梁架逐层价高而成,成为“举架”,使屋顶斜度越上月峻峭,越下越和缓。
屋顶的许多装饰物:
结构上也有它们的功用,或是曾经有过功用的。诚实的来装饰一个结构部分,而不肯勉强的来掩蔽一个结构枢纽或关节——中国建筑最长之处
(1)屋顶瓦饰:结构上也有它们的功用,或是曾经有过功用的。
(2)脊瓦:两坡接缝处重要的保护者。
正脊垂脊:因其位置之重要,略异其大小,所以正脊比垂脊略大。
(3)正脊上的正吻:(梁林假定,正吻原是管着脊部木架及脊外瓦盖的一个总关键)
(4)垂脊下半的走兽仙人:
或是斜脊上钉头经过装饰以后的变形。敦煌壁画里常见用两座“宝珠”,显然像木钉的上部略经雕饰的。
每行瓦陇前头上面至今尚有盖钉头的钉帽,这钉头是防止瓦陇下溜的。
垂兽在斜脊上段之末,正分划底下骨架里由戗与角梁的节段,使这个瓦脊上的饰物,在结构方面又增一种意义,不纯处于偶然。
台基
台基是建筑本身不可脱离的一部分,用以匹配、衬托建筑的巍峨。
台基根据形式分类:
(1)平削方整的;
(2)须弥座基:束腰上下加梟混。
须弥座台基,清式与唐宋的重要区别:
唐宋:束腰占台基的主体,一望而知梟混是台基上下的装饰。
清式:上下梟混与束腰不分宾主,使台基失掉主体而纯像雕纹。
色彩:
檐下阴影掩映部分,主要色彩多为“冷色” ,如青蓝碧绿,略加金点
柱及墙壁则以丹赤为主色,与檐下幽阴里冷色的彩画正相反其格调。
平面:
清:依照《工部工程做法》所规定:所有均已四柱前制成一间的原则为主体的,所以每座建筑物中柱的分布是极规则的。
宋:布置非常活动,比起清式的单座平面自由多了
工程:
旧的工程学的弱点:
(1)清代匠人对于木料,尤其是梁,往往用得太费。
(2)中国匠师素不用三角形。
(3)地基太浅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信息
阅读 ()
1 注册微信号怎么注册第二个阅读 ()
2 怎么把照片变成卡通头像阅读 ()
3 手机越充越少电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