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广州炭火羊肉煲

南方的孩子没有暖气,天气一冷,脑里面想的全是热气腾腾的锅物料理。

牛肉火锅、猪肚鸡、烧肉、焖牛腩、椰子鸡、煲仔饭...

最烫贴肠胃的,当然是一煲属于天寒地冻的栗子焖羊腩;

一颗焦糖色裹着小火焖煮过后浓醇羊腩汁的怀柔栗子、一块用筷子就可以轻松划开的酥软新鲜羊腩、一勺焖煮过后100%都是精华的肉汁,如果全降落在一碗冒着热气的白米饭上,这道满溢着冬季专属气氛的料理,很容易让人忘掉所有负面情绪。

早期的羊腩煲

说到羊腩煲,一个广东人估计能说出20种自家拿手做法。但回到古代时期,只有皇亲贵族才吃得到,而平民百姓几乎没有机会享用。

在5米高围墙内的宫廷,羊肉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祭祀,还是对臣子的赏赐,羊肉作为补品肉食,都会名列其中。到了先秦时代,吃羊肉甚至成了尊贵身份的体现。

秦朝之后,羊肉身价慢慢降低,特别到了南北朝时期,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食用羊肉的习惯慢慢普及开来。

到了1890年,广州开始盛行用炭炉焖煮羊肉,三五好友结群,在寒冷冬季里围着暖炉一起食用羊肉,充分体现了老广风情。

人们用近百斤的白山羊烹饪,当天宰杀并用热辣的铁柄烫过羊肉以去除膻味及去毛,再原只起骨,用羊骨熬制两三小时熬出一煲羊汤作为羊腩煲的汤底,再将红泥砖头砌起,中间放入烧至发红的热炭,最后架上装满羊汤及羊腩的瓦煲。

在谈论着庄稼收成及小镇里八卦的同时,配着小黄酒悠然过日子。

这种做法其实也是源自很久以前,成吉思汗检阅自己的部队及分配草场时举行的“大忽力革台”(那达慕大聚会)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习惯。

每次聚会都要大量屠宰草原羊,放到大铁锅里炖,然后大家徒手分着吃。由于大铁锅炖肉,慢火慢炖很入味,还可以把羊汤熬制到羊肉内,深受成吉思汗钟意,也由北方的游牧民族传承到中原地区来。

成吉思汗年代已经是800年前的事了,但鄂尔多斯至今每年举行那达慕的时候,都会有这一道亮丽的美食文化风景观赏。

拆解羊腩煲的美味

想必很多好奇宝宝都在想;

“为什么只有天气冷的时候才会出现羊肉相关菜肴?”

其实这和广东人食不厌精的饮食文化有关。春夏热季时期,羊的运动量大,而且随着主人家的迁移造成的不断在跑动而造成肌肉形成而无多余脂肪形成,造成肉质柴,大量肌肉纤维难以轻易被咬断。

而冬天的羊跑动少,积聚较多的脂肪,肥瘦相间,因此好吃。

羊肉的营养

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具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滋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等功效。

而且羊肉肉质细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都比猪肉牛肉低许多,这也是冬季该争取机会进食羊肉的一大亮点。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