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生产中高粱一般先育苗再移栽

今天思阳带大家了解一下田间操作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准备南繁南育时,特别是大面积的生产单位,除提前向有关单位联系外,应提前去人选择地块,以便早日拾收腾地,最好把稻草就地烧尽。一般田间操作规程如下:

(1)播前准备:

整地:必须要翻致,尤其是稻田,一般沙壤土类型的稻田犁二次,耙二次,耱二次,带粘性的稻田要犁、耙、耱各三次,力求土块细碎,并拾尽稻茬。如地块较大时应做好畦埂,做畦埂方法用犁左右各犁两犁后,用锄头修整。这样浇水方便。

基肥:俗话:"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这对海南繁育杂交高粱尤其重要,如果基肥不足将会极其严重地影响到高粱的生长发育,甚至施用化肥也无济于事。所以,抓好基肥工作,特别是在稻田繁育时更为重要,因为稻田土壤团粒结构差,有机质含量较少,大部分肥力瘠薄,大量施基肥后,一方面可以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另方面可保证有持久肥效,满足高粱在各个阶段的需要。据忻县地区农科所在1969-1970年在海南试验观察,在忻革十号x三尺三的制种田里,采用沟施基肥的父本,生长正常,达9片叶子,而没施基肥的,生长很潮弱,仅6片叶子,抽穗开花相差达5天左右。

当地主要基肥是牛粪,其次是猪粪和人粪尿。牛粪大部分成堆堆积,如牛粪不腐熟时,必须用稻谷草烧拌,这样既可以灭虫卵,又能由于草木灰的作用,中和酸性土壤。猪粪和人粪尿大部分在坑内存积,播前用土搅排。为了减少酸性的影响,基肥最好用石灰和过磷酸钙拌施,一般亩施30-50斤即可。

氮肥种肥与农药:施基肥时必须注意到父母本的均衡施用,否期,极易造成花期不遇,因高粱主要生育期均处于高温条件下,生长发育较快,如氮肥供给和虫害防治不及时,对产量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提前做好氮肥和农药的准备工作。面积较大的南繁生产单位早日稠拨用肥指标,面积小的,可向当地有关单位,如供、农场联系协助解决。

(2)播种:

播种方法:地块不大的可平作,地块较大的可畦作,如是土壤带粘性的可垅作。端作的方法,先用犁浅开沟,约0.5寸左右,先施入基肥,撒种后用犁左右复蓄一犁,用手和脚拍好即可。如果平作,开沟时,为了使沟深浅一致,出苗整齐,犁后坐应挂小重物,如称锤,小铁棒等,把犁沟底拉平。

播种深度:高粱在高温条件下,根茎的伸长能力大大加强,所以播种深度要求不严格,一般白粒种播深1.5-2.0寸,缸粒种播深2寸,但播种时蒸发量大,要因地制宜的檐地播种,如土差时采用开沟担水播种。

(3)"高粱不发芽,猛力碾正压",播种后压是我国广大贫下中农多年栽培高粱的宝贵轻验,压的作用,一方面为了保垧,但主要是为了提垧,就是把土壤下层的水提升上来供给种子发芽用。为什么镇压能够提垧呢?因为镇压后使表土层和底层土壤紧密速接起来,形成无数的毛细管,土壤下层的水分就沿着毛细管上升到土壤表层,满足种子发芽所需水分。同时镇压后种子土壤也密切接触,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发芽时所需的水分。镇压方法:一般犁开沟用脚踩。

镇压的次数和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垧土很好,或是雨后就不宜镇压,若干旱无雨时,就必须进行镇压。一般镇压的时间以上午进行为好。

(4)田间管理:

早间苗,迟定苗:南繁南育苗期虫害很多,易造成缺苗断垅,或全部覆灭的危险。为了保全苗,要采取早间苗,迟定苗的措施。如苗期虫害为害特别严重时,也可不进行正式定苗。

深中耕,多次培土:深中耕,多次培土是田管理的关键,一般分四次中耕,三次培土。第一次长到了叶结合间苗,用小锄头松土锄草,苗高4-5寸用大锄头深锄,特别是粘性土,永久根生长不好时效果明显,并结合施入氮肥,后用锄头将两边垅起;苗高一尺多进行第三次深耕培土,结合施入化肥并将土向上垅起;第四次苗高1.5-8尺时,结合追肥,把土全部垅起。

浇水少而勤:由于土质的不同,对浇水要求也不同。沙性土壤要求不严格,特别是粘性土壤要求严格。浇水过早过多,使地温降低,土壤板结,幼苗生长发育缓慢,浇水过迟,由于干旱,使幼苗变红。一般第一次浇水最好结合第二次中耕追肥后进行;第二次浇水结合第三次中耕除草后进行;第三次在抽穗前;第四次在授粉后浇水。如此时期不太干旱或下雨能满足高粱灌浆需水时可不浇水,以防止食青晚熟。另外,在浇水时要注意不要在阴天低温条件下进行,防止烂根现象影响生长。

追肥:一般每亩施硫铵50斤以上,可分为三次追施。

第一次每亩可施15斤硫铵,先将肥均匀撤在株距间,结合第一次培土覆盖即可;第二次每亩施20斤硫铵,最好与猪类及人类尿稀释后浇追,结合第二次培土覆盖,第二次每亩施15斤硫铵,培土覆盖,如在土壤肥沃,苗期生长正常,且劳力又紧张的情况下,追肥可减少为两次,第一次在幼苗生长10片叶时,每亩施硫铵30斤,第二次在挑旗时,每亩追硫铵20斤。

好了,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可以能帮助到大家,那我们下次见!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