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芦笙 苗族

作者:蔡兴文

今年40岁的苗族芦笙制作艺人莫健华,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丹江镇水电村人。他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习制作芦笙。2012年,在外打工的他选择回到家乡,开始发展芦笙制作产业。图为7月8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丹江镇水电村,莫健华在家里制作芦笙。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芦笙种类较多,形体大小、音质各有不同。芦笙制作技艺历来都由师傅亲手教授,无文字资料留存。图为7月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丹江镇水电村,莫健华为乡亲们送去订购的芦笙。

莫健华将在大学本科音乐学专业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传统的芦笙制作技艺相结合,对芦笙的音色质量精益求精,制作出的传统芦笙、旅游产品小芦笙、改良芦笙等多个品种,其工艺精细、外观漂亮、音质纯正、声音悦耳动听,深受乡亲们喜爱。图为莫健华(左)在父亲莫里学的指导下用传统手艺制作芦笙铜簧片。

他带动9人乡土人才就业增收,多次免费帮助乡亲们修理、调整芦笙,并义务为5名芦笙爱好者手把手传授芦笙制作技艺,被当地中小学校聘为“民族文化进校园”课程课外辅导教师。图为莫健华用传统手艺制作芦笙铜簧片。

“回到家乡,在创业、传承和创新中保护好这门古老手艺。”莫健华说,他愿做一名乡土“守艺人”,和乡亲们一起守望苗族芦笙文化。(通讯员 蔡兴文 摄)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