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潮汕抽纱刺绣

一、历史渊源

潮汕抽纱艺术是潮汕民间技艺与西方手工艺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工艺美术。据《汕头市志》记载:“早在唐代,潮州民间已有刺绣工艺流传,随着近代汕头开埠通商贸易,刺绣吸取了西方的图案风格及制作技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潮汕抽纱品。……”。由此可见,潮汕抽纱艺术历史悠久,它的形成在百载之前。一百多年来,这种艺术逐渐家喻户晓,以世代传承的形式,延绵不绝流传发展至今。全国“抽纱”的行业名称也是以潮汕抽纱艺术“揭纱”工种的形态来命名的。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汕头开埠通商以后,西方的图案纹样和刺绣、编织技艺随着外国传教士、船员及其家眷的到来,首先传入汕头埠。在《汕头市志》中,就有从清光绪十二年至二十三年(1886-1897)间,德国人“船主娘”和英籍美国人“挪活”(纳胡德)、英国人“莱先生娘”先后将老花、老团花、拼花、钩针花边、塔定花边等抽通、编织技艺传授给汕头埠教会内妇女的记载;对清光绪二十三年至宣统二年(1897-1910)间,西班牙、葡萄牙、马特拉岛刺绣技艺以及挪威打丁边(tatting)、爱尔兰哥罗纱(crochet)等编织技艺传入汕头埠也作了详细的陈述。另外,《汕头市志》还对这一时期西方图案风格的传入作了记载:“19世纪末的抽纱品制作,主要依据教会提供的款式进行加工,花稿图案比较单纯,抽通工艺部分大多数依照原样或取自一些外国图书报刊的简单图案仿样制作”。从《潮海关史料汇编》的记载中,可以了解到1899-1921年间,外国教会组织向汕头埠女教徒及教会女子学校学生,传授抽纱技艺的缘由和其它情况。

西方刺绣、编织技艺逐渐由教徒及教会女子学校的学生传入潮汕民间以后,与潮汕民间自古流传的刺绣、揭纱、编织及补布工艺融合,形成独具风格的潮汕抽纱艺术,并迅速在亲属、邻里及区域间广泛传播、发展。《汕头市志》记载了当时传播和发展的情况:“清光绪十二年……开始向教会内妇女传授抽纱技艺,……其时产品很少,工种简单,只作为教会馈赠礼物之用。此后,潮州(当时海阳县)、潮阳、揭阳、澄海等地相继出现抽纱制作”,“光绪二十二年以后,抽纱在汕头埠逐步成为家庭小手工业……”。

据《汕头市志》记载:“潮汕抽纱品……清光绪二十三年起就作为商品进行买卖,最初经营抽纱者是经常到停泊在汕头港的外国轮船或兵舰上理发、做生意的小市民,旧称‘背裹仔’。随着生意的扩展,光绪二十六年在汕头、上海、香港等处开始有潮汕人独资或合资开设抽纱商铺,将抽纱品直接售给外商,再由外商转口销往欧洲等地”。由于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的需要,“民国9年,……洋行来汕创办抽纱企业之后,才开始雇用专门设计人员……后期华资代理商行的图案设计,居多由本行自行设计。……汕头市区抽纱商行及内地抽纱集散地的大户抽纱商,都雇员进行设计或仿稿……”。《汕头市志》还详细描写了抽纱画稿艺术方面逐渐改良的过程:“潮汕抽纱生产初期,布料上的图案是模仿图样,用毛笔直接描绘在布面上,……此法不能适应成批生产的需要。随后,抽纱业人员把一些定型图案刻成木印,采取印定主要图案和手工描绘次要部分(如线条、水点等)相结合的作法。民国9年开始用玻璃纸作为针稿纸,先将图案描于针稿纸上,将蓝靛拌煤油或乌烟腊刷上……”。

从《潮海关史料汇编》中可以看到,1905年开始,潮海关就有抽纱品成批出口的记录,至1930年抽纱品的出口已占潮海关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从《潮州志》《汕头市志》的记载中,可以了解到,潮汕抽纱发展至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销售已有很大的规模,使用的原材料也有很大的突破,从原发时期使用揭阳夏布(苎麻)或新会苎布,发展到大量使用加纱、麻、棉、竹丝、法丝、玻璃纱等布料,多类艺术用纱、线也从早期使用常规土制棉纱发展到采用英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的高级绣线,画稿、针稿、刷稿和绣制等艺术应用和原料适应范围空前扩大,抽纱品的种类从台布、手巾等日用品类增加到衣帽类等。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从艺人数达到三十万左右。这种传统工艺美术有较强的生命力,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中仍得以生存并继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潮汕抽纱艺术在生产和销售统一管理下不断发展,绣制艺术在原发的抽通、编织、手绣及补布类的基础上,创新了拼接类艺术。这五大类艺术包含的工种、针法内容不断充实,图案纹样及艺术水平普遍提高,从艺人数不断增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抽纱品行销世界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潮汕地区所有县、市都成为抽纱产区,并继续向周边地区的陆丰、海丰一带延伸,从艺人数一度达到105万以上。有部分画稿、针稿、刷稿、绣制艺术还通过技术交流,传播到福建、北京和哈尔滨地区,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

多年来,潮汕抽纱品多次被国家领导人选为礼品赠送友好国家首脑;有多位艺师先后在旧金山、东京、希腊等地进行过画稿和绣制艺术表演;一九七二年来华访问的伊朗王后,将玻璃纱台布产品带回伊朗并将其示之诸臣,精湛艺术轰动了皇宫;一九八○年,重工玻璃纱绣花台布《双凤朝牡丹》在慕尼黑第三十二届国际手工业品博览会上为中国工艺品在国际上获得了第一枚金质奖章,并在一九八一年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获得金杯奖。

二、传承谱系

一百多年以来,潮汕抽纱生产流程大部分环节艺术的世代传承,未见有师门、流派之分,主要在亲属,邻里或区域间进行,这种延绵传承的方式,直到目前还得到很好的保持。但在画稿艺术方面,却有明显的师徒世代传承关系,已知汕头埠第一代艺人师承外国画师的画稿艺术后,潮汕抽纱的画稿艺术开始本土化,到目前已经有三代的传承。现在仍然从事画稿的艺师,仅有第二代传承的工艺美术师陈树泽、助理工艺美术师黄修泓和第三代传承的助理工艺美术师黄奕苹共三人。具体传承情况详见下表:

汕头市抽纱纹样及造型艺术设计艺师传承情况一览表

(按代序、出生时间排列)

三、抽纱品艺术处理流程的相关工具、器具:

(1)画稿、整稿工具:

铅笔、毛笔、蜡油纸、橡皮、木炭条、三角尺、圆规、英制直尺、镜片、色纱卡、调色盘、放大镜等。

(2)针稿、刷稿工具及涂料:

稿针、蜡油纸(玻璃纸)、绒刷、棉毯、洋油、靛蓝蜡盘、乌粉蜡盘等。

(3)各类绣制艺术使用工具:

针具:绣花针、钩针、网针、梭子、网梭、棒针等。

剪具:剪刀、刃刀、裁剪刀等。

尺具:公、英制直尺、角尺、圆尺、放大尺、测线尺、布尺、量布器等。

型具:垫具、版具、盖具等。

规具:绣花藤规、木规、铁规等。

(四)抽纱品使用的材料:

布料:棉布、棉麻、国麻、亚麻、苎麻、加纱、竹丝、法丝、玻璃纱等。

纱线:紧股纱、冇股纱、各类绣线等。

四、潮汕抽纱最具代表性的精品:

《大跃进》:第一代艺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集体创作的大型麻布壁挂。作品运用了潮汕抽纱绣制艺术十几个工种和几十种针法,栩栩如生地记录了大跃进时代,群情踊跃建设国家的生动场面,表达了全国人民富国、强国的美好愿望;

《双凤朝牡丹》:第二代艺人黄汉通、陈振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创作的玻璃纱绣花台布。这个作品由十四名艺术高超的绣花女工,经过四个多月精心绣制而成。作品纹样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具有精湛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一九八○年,该作品在慕尼黑第三十二届国际手工业品博览会上,为中国工艺品在国际上获得了第一枚金质奖章,一九八一年又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获得金杯奖;

《鳞羽图》:第一代艺人陈铁泉、第二代艺人陈振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满工玻璃纱绣花台布。作品凹凸明显,层次分明,从构图上以百花拥簇飞龙舞凤的意境,寓意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和欢乐升平的社会现实。是中国抽纱有史以来最精细、最具艺术价值的精品之一;

《繁花簇锦》:第二代艺人黄汉通、陈振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满工玻璃纱绣花台布。作品层次分明,主次清晰,运用优美的线条和大量的奇花异草构成群芳争艳、春色满园的艺术境界。是中国抽纱有史以来技艺要求最高,生产周期最长,最精细,最具艺术价值的精品。

《花开凤舞》、《百花迎凤》是第一代艺人林英泽、第二代艺人黄遵识设计的重工法丝绣花手巾,作品采用中国民间传统题材,构图层次分明,花型巧小秀丽,工种应用合理,艺术制作精湛,被誉为“巧夺天工”的佳品。

五、重要价值

1、历史价值

潮汕抽纱艺术世代传承,历史悠久,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有过多次兴衰起伏的过程。它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沧桑,与国家命运及潮汕地区的历史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对研究潮汕地区各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发展状况具有珍贵的参考意义;

2、文化价值

潮汕抽纱产品图案纹样结构严谨,浮沉处理千变万化,艺术效果巧夺天工,具有雅俗共赏的文化艺术内涵;这种艺术源于潮汕本土文化,发展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文化融入时期,鼎盛于当代,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世代传承、发展至今,既有东方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丰厚积淀,又有潮汕地区风俗民情的特色,是当前及今后这方面研究的重要资源;

3、工艺价值

潮汕抽纱品制作是一种手工操作的艺术,生产流程贯穿着画稿、针稿、刷稿、绣制和定型等艺术的结合,工艺繁杂,每个环节的精细程度和技术要求很高,全部采用手工操作的模式,目前仍未为现代技术取代,是传统美术领域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产品玻璃纱台布及重工法丝手巾还被公认为“中国抽纱艺术的两大瑰宝”;

4、使用价值

潮汕抽纱品包括台布、手巾、绣衣、挂屏、装饰品和家庭纺织日用品等,由于独特的图案纹样,多种多样的工种针法,精巧的制作艺术,成为人们装饰、欣赏的日用品及馈赠、珍藏的传统工艺精品,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5、经济价值

汕头开埠以来,随着潮汕抽纱的逐步发展,从事抽纱品制作的收入,一直是潮汕地区妇女主要的经济来源。建国后,潮汕抽纱品曾经是汕头外贸出口的主导商品,在潮汕地区工艺品产业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抽纱行业一度成为潮汕地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平衡各时期的地方经济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它的发展,为潮汕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出口创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经济价值显著。

六、基本特征

1、特定的工具及使用材料

潮汕抽纱品是借助专用工具,按照图案纹样,利用适合布料及纱线进行艺术绣制,在使用纱、线、布料和工具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和种类区别;

2、产品以抽通为主

在潮汕抽纱品中,抽通类艺术应用最多,除编织类外,绣类、补布类、拼接类产品的绣制都普遍结合抽通类艺术的多样工种。产品具有明显的通透艺术效果,是潮汕抽纱品的显著特征;

3、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效果

潮汕抽纱品的各类绣制艺术包含多个工种,每个工种又有多种针法,各类艺术在抽纱品中的效果独具特色。如抽通类的晶莹通透、若隐若现;绣类中垫绣的浮凸华丽、平绣的朴实淡雅、托地绣的迷离虚幻、十字绣的典雅抽象、掺针绣的写实鲜艳;编织类中梭子产品的坚实秀丽、钩针产品的粗犷典雅、网针产品的清逸雅致、针缀产品的雍容华贵;补布类中各种补法产品的质朴厚实,形如浮雕;拼接类的华丽、典雅、清逸、精致等;

4、独特的造型和纹样结构

潮汕抽纱品的纹样和造型,是以原材料使用及艺术处理为前提,以抽象的花卉、草纹为主要题材进行艺术设计。图案纹样多运用艺术效果点、线、面的巧妙结合,并采用连续、对称等构成艺术进行布局。通过各类艺术效果的表现,在独立造型或适合造型方面千姿百态,有虚实相映或清雅精致、浮沉有序、粗犷朴实等构图特点;

5、不可替代的手工操作模式及艺术效果

潮汕抽纱品的生产流程,贯穿着画稿、针稿、刷稿、绣制和定型等艺术的结合,产品艺术效果普遍存在手工操作的任意性,这种手工操作模式及艺术效果,目前仍未为现代技术取代。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