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芦笙文化的传承状况

芦笙已有3 0 0 0 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出现。侗族芦笙历史悠久,赛芦笙也是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活动。每逢节日、喜事、客人来访,都会吹上一阵芦笙,以表示喜庆合吉祥。

芦笙的制作过程也经历了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

在侗族,做芦笙的师傅叫做“丈伦”。

做芦笙用的最多的就是竹子,这里的竹子可不是一般的竹子。制作芦笙的竹子侗语里面叫“baenl lenc”,这种竹子首位匀称,节长、表皮坚硬光滑,内心不大不小,又不易生虫,多生长在比较边远的林区,属于野生竹林。

用六根竹子,三个竹筒,一节杉木棒。把杉木棒劈成两半,中心挖空,一端挖通供安装竹嘴(吹嘴),再把它合拢,用桐油果浆粘合,再用竹篾精制成七个箍,将木棒箍紧密不透风,然后钻通留个孔眼,供安装竹管,六根竹管中高低不一,有三根安上铜片安在木棒空心内,在离木棒外一寸的地方钻个小孔眼,供吹、弹、奏;另外三个竹管衬作支架,支撑竹筒子,竹筒供芦笙的供鸣器,是罩在安装铜片的三根竹管上端,这样就成了一架完整的芦笙。

可能大家也注意到了,芦笙的制作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调音。

芦笙的调音是有讲究的,不是谁都可以的,对制作芦笙的师傅要求也挺高。在做好每一根竹筒发声器的时候都要进行一次调音,师傅对着每根竹筒吹,根据芦笙大小和用途,对发出声音的高低和音色进行调配,这就要求师傅有比较好的听力,也对各种印色有足够的分辩,同时对于各种各样的芦笙发音有比较高的熟悉程度。

芦笙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小编这样几句话就能概括的。一般一把比较小的芦笙制作出来要经历2天的时间,很多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做不好,吹出来的效果就会很差,没有响脆的声调。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需要你我共同去继承,让中华文化继续发扬!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