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南城印象济宁

在山东,济宁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非因其风土,而因其人情。孔之乡曲阜、孟之乡邹城、古九州兖州、蒜之地金乡、曾子故里嘉祥、鱼米莲荷鱼台、八百水泊梁山皆汇于此,济宁统领其间,反倒声名不扬。下辖各处分自彰彩,成满天繁星。因此,济宁不是一个集合的概念。

它是散乱的。

从地理方位而言,济宁学院在曲阜,曲阜机场在嘉祥,兖矿集团在邹城,北湖于城南,南张于城北,市区定位的基准是贯穿老城的京杭大运河。故外地人初来济宁,不地图不攻略,将茫然不知所以。从人文角度来看,孔子圣地、南阳古镇、万亩连荷、武氏祠、宝相寺等著名景点皆散见于下辖各县各镇,城区可玩景点寥寥无几。故欲畅玩济宁,不亲至各处,无法领会全貌。

因此济宁这一名号便隐没于焚香氤绕的孔庙里,埋藏在日光下澈的运河中。在晕染黄昏下去问靠岸戴着草帽的鱼贩,济宁的特产是什么,老济宁人便会带着疑惑的神情稍稍一愣,操着一口极接近普通话的方言道:“我这运河的鱼就是。还有微山湖的鸭蛋。”

他绞尽脑汁,也再想不出自家特产的别样,似乎济宁便是一个毫无特色的城市。但其实大部分济宁人没有意识到,那些特产已经陪伴他们世世代代,早已彻底融入他们的生活,只是他们习以为常,浑然不觉。

你问他们,明天早上吃什么,会有八成的济宁人脱口而出: “糁汤。”

外来游玩的人感到很新鲜,顾不得识字读音,便讨求一个好吃的店,济宁人会笑笑: “满大街都是,最好不要喝鸡糁。”

糁在济宁音为“sa” ,二声,是一种鲜汤。据传乾隆下江南时经由济宁,品此汤后大为赞赏,问名为“啥”,当地居民以金口玉言,没有更名,故称为“sha汤”。因济宁地区多半平翘舌难以区分,故简化为“sa” 。这种外地游客见字听后不明所以的汤,获得过山东省十大旅游小吃、中国首届金牌旅游小吃的赞誉。

这种流淌在济宁人记忆里的汤,距今约有2400年历史。《墨子》记载: “(孔子)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对济宁人而言,这种传承下来的鲜汤绝对是早餐不可或缺的部分。配上一笼烫面角或水煎包,再加上些许的剔骨肉,咸鲜四溢的香气弥漫在唇齿之间,热腾腾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糁汤的做法,在《礼记·内则》中即有记载: “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糁汤的制作方法分为了两种:以临沂为代表的黑糁和以济宁为代表的白糁。黑糁放入大量黑胡椒,以粉碎大骨熬制,汤黑而浓,口感醇厚鲜辣。白糁抛却了加入稻米的做法,转而使用牛、羊、猪的大骨或整只母鸡,熬制一天,吊为高汤,冲食鸡蛋,口感绵柔咸鲜,不损本味。又可在原汤的基础上加入醋、胡椒、辣椒、鸡粉等进行调和,酸咸辣鲜任人选择,口味丰富。

正宗好喝的糁,讲究的是食材,考量的是火候。根据所选大骨的不同,糁在济宁分为牛糁、羊糁、猪糁和鸡糁。因鸡骨滋味不如另外三种,且火候较短,故济宁人不喜鸡糁。

熬制糁,要特制的甄锅。此锅由鲜紫柳木箍成,气味清香,可以煨汤。头天过午,做糁的师傅将整个骨架与肉洗净劈开,反复清洗直至毫无杂质。为保证早晨食客可以喝到新鲜的糁,于夜间十二点烧火煮水。将整个骨架置于锅中,放入五香、生姜、大葱、绍酒以去腥提鲜,采用大火熬制三小时至肉骨分离,将肉取出。后换文火继续熬制两个小时,将骨髓熬软煮化,此时汤色奶白,骨香浓郁。髓油慢慢升腾,在柴火跳跃的节奏里,随炊烟飘向了远方,去问候早上睡眼朦胧的太阳。

于是到了清晨,炉灶暗明。此时改用小火细煮,将骨中滋味尽数赶出。随着公园里的鸟唱出清脆的歌声,晨练过后的老人与饥肠辘辘赶着上班的中年人闻香而来。师傅开始切肉,顺手在碗里加入胡椒、香油、盐和姜丝,打上一颗鸡蛋。随着上扬的热气在碗里定格,糁汤的鲜美带来了一天满足与憧憬。

济宁人极追求糁汤的品质。用料和火候不到位的糁汤,在济宁无法立足。如若城北有好喝的糁汤,虽家在城南,也要起大早赶往,济宁人对糁汤的执着如此。

食肉喝汤,鲜美营养。如觉摊位鸡蛋不如自家鲜香,可携蛋前往。喝糁可配烫面角,类于蒸饺,传入济宁作了改良,皮薄如纸,包润似玉。也可配水煎包和干饼,若浸于汤中食用,则更鲜香异常,令人久久难忘。

过去九点,糁汤已皆数卖尽。随着太阳将碎金洒向大地,忙碌的济宁人肚里总有一碗糁汤,在幸福地作响。夏可祛湿开胃,冬可暖身御寒,这是济宁人身边最常见的特产。不管济宁人身处何地,亦或各县各镇散在哪里,一碗家乡的糁汤,总能将他们聚在一起。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