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传统年俗民谣

在过去,一年当中,最让人期待的时段莫过于过年。人们把过年的习俗编成歌谣,唱着它,愉快地度过年节的每一天。而今,一些习俗依然存在,一些习俗逐渐式微,一些已经永远消失在岁月的烟尘里。

“二十三,祭灶官。”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天,家家户户要放鞭炮,炕火烧。晚上,男主人要在灶神前摆上供品,点上香表,抱住灶神的坐骑公鸡祭灶。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二十四,扫房子。”这天,人们要用扫帚扫屋顶扫墙壁,还要把地面和桌椅清扫一遍,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十五,磨豆腐。”过去,不少村都有磨豆腐的。人们在这一天,带上豆,或是磨豆腐,或是换豆腐,把豆腐作坊围得水泄不通。这里的这活儿刚放下,马上得接手那里活儿,忙得师傅不亦乐乎。师傅往往几天前就开始连明彻夜地忙乎,屋里院里摆满了豆腐架子。

“二十六,去割肉。”这天,每村都要杀猪,杀猪师傅忙得脚手不闲。每杀头猪,师傅都可得一些猪杂碎。一些师傅喜欢吃肥的,刚把猪开剖了,就抓起一些猪油哧哧喽喽大享口福,直把旁边的人看傻了眼。一头猪,有人要这部分,有人要那部分,到最后,几乎不剩什么东西。

“二十七,杀到鸡。”过年,鸡子、鱼、莲菜是不可少的。过年图的是高兴,图的是吉利。鸡子连着“吉祥”,鱼连着“富裕”,鱼与莲菜相连,是“连年有余”。

“二十八,贴花花。”过年,不仅要讲究丰衣足食,还要讲究喜气洋洋。贴对子、贴年画、贴窗花是必不可少的。讲究的家庭几乎每个地方都贴得红彤彤的。屋里,“满屋吉庆”;床边,“身体健康”,箱子,“锦衣满柜”;院子里,“满院春光”;门外,“出门见喜”;水缸,“川流不息”;灶台,“小心灯火”;烟囱,“烟气冲天”;石磙,“青龙大吉”;牛槽,“槽头兴旺”……几乎无处不贴。一些物件不知贴什么好,就贴上“到有”。

“二十九,去灌酒。”过去,人们灌的酒一般是散酒。喝时要用酒叉加热,加热的酒暖胃,后劲不大,比喝凉酒更有益身体健康。河南人不喜欢喝闷酒,不管是来客,还是几个朋友相聚,往往要猜枚划拳。

“三十儿,捏鼻儿。”大年三十包饺子,是传统习俗。这天包的饺子,要够三十晚、初一早两顿吃。饺子是最受欢迎的传统饮食之一,在比较大的节日来临或亲戚到来,都要包饺子。俗语说 “迎客饺子送客面”,从中不难看出,这里的“饺子”和“面”,都含有很深的寓意。“饺子”,交子也,与亲友相交也。“面”,(即面条),绵也,情谊绵长也。三十这天,有人到家串门,通常要生火取暖,所用的柴草是花柴。花柴者,“发财”也。到了夜晚,全家人围在火盆边,一边闲谈,一边等待新年那一刻的到来。这个习俗叫“熬年”,熬的时间越长越好。到了夜里零点,人们要燃炮庆贺,这叫迎春。若这一年没有年三十,则被称为“黑年”,像结婚等重大的喜庆活动是不宜举行的。三十晚上,大门下要支上拦门杠,寓意拦住家财,不让散失。另一寓意是,从三十到初一,是家人祭祀先祖的时间,外人不可擅自闯入。

“初一,躬脊(供祭)儿。” 初一早上,人们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在供奉祖先牌位的神台上,摆上供品,燃上香,恭敬地鞠躬致意。然后到灶房煮饺子。饺子煮好后,用稀汤在门左右浇奠一番。左浇奠,感谢天的护佑;右浇奠,感谢地的滋养。然后燃放鞭炮。初一的这挂鞭炮,是最重要的,人们把头数最多的一挂放在这个时间燃放,庆祝美好的一年从此开始。这一天,吃罢饭,人们要上坟。一家老小带着供品来到坟地,从辈分最高的坟头开始,一一燃上火纸。燃火纸时,大人会介绍哪个坟头埋着哪个祖宗。然后,放鞭炮,磕头,向先辈们拜年。回家后,小孩子要跟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要给他们压岁钱。

“三天戏,五天年,呲哩呼啦就过完。”传统意义上的过年,主要指大年初一到初五。过了初五就是“初六大开市(始)”了。从初二开始,人们开始走亲戚,先走老娘舅家。新婚的,要先走爱人娘家。走舅家或走爱人娘家,通常要带礼条。然后是姑家姨家。过去,交通不便,或地走,或骑车子,到初七八,亲戚才能走完。遇到雨雪天气,要走到十七八。俗语说,“亲戚走到十七八,也没豆腐也没渣。”

初三晚上,要喝酸醋面叶儿。

初五,也叫“破五”,因为到这一天,年基本结束了,过年过程中的一切规矩在这一天都要破除。如初一那天,不准向外倒东西。过年的几天,不兴扫地。这些规矩,到初五都不讲究了。初五这天,人们要吃饺子,搞大扫除。南阳地面,这天还有个特殊习俗——“送穷灰”。这天早上,当家的要早早起来,把灶洞里的柴草灰清理一下,用旧筐子一装,倒在路口。意思是让过往的神灵和路人知道,家里的穷气都送走了,要过上富裕日子了。

中国历史上,穷困问题,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始终没能得到很好解决。正常年景尚可,一遇到旱灾水灾和社会动荡,老百姓的生活便陷入了危机。专制时代,清明时期少,贪暴时期长,更使饥饿问题成为老百姓挥之不去的阴影。在南阳乡下,长期以来,人们见面时最普遍的问候语是“吃了么?”“喝汤没有?”由此可见,吃没吃,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穷困和饥饿是以食为天的老百姓下意识里的威胁与恐怖。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视科学技术,不断调整政策,土地的潜力、劳动者的潜力神奇地发挥了出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彻底摆脱了饥饿的威胁,开始走向富裕文明的康庄大道。

初六,为工商业者开始做生意的时间。这天,生意人要燃放大挂鞭炮,开门营业。

初七,要“捏老鼠嘴”,即包饺子。老鼠是与人类长期伴生的动物,它不但没给人类做什么贡献,还没少搞破坏。“嗑嚓嚓儿,嗑嚓嚓儿,专咬您家的红薯干儿。”“又上房子又蹬碗,还咬您家的花布衫。”传说初七为老鼠嫁闺女的日子,这天包饺子,会捏住老鼠的嘴,使它不再害贱人。

“七不出门,八不归户。”旧时,初七不兴出行,初八在外的不兴归家。到了初九,大吉大利,干什么事都行,因为这天是老天爷的生日。讲究的人家,还要到寺庙里给老天爷烧上一炷香呢。

初十时,要清理粪坑。把清理出的粪堆得方方正正的,还要在上面插上“打鬼棒”,(用高粱杆做成的灯笼摸样的东西),不知这个风俗有什么寓意。

旧时,年节沥沥拉拉要过到十五。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灯节。这天晚上,有些村庄要组织放烟火。这一天,新婚女子只能在娘家住,不可在婆家住。因“灯”谐音“蹬”,新婚女子在这一天要“躲灯”的。正常情况下,主要亲戚要在初二到初五走完,初六以后主要是串朋友和走一般化亲戚。若遇雨雪天气,走亲戚最迟推到正月十五。在这期间,一般不到不常来往的老亲和旧友家去,到那里去,要带上礼。通常情况,正月十三开始挂灯,正月十八落灯,在此期间,乡村风俗除了挂灯、放烟火外,就是“揉刷子蓇朵”了。晚上,小伙子们把家里用秃了的刷子找来,拴上绳子,点着,手牵着绳子的一头,旋转起来。明亮的光圈,呼呼的风响,引得众人阵阵喝彩。愉快的年节就在刷子蓇朵的光圈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过了十七想十八,过了十八没处扒,忽然想起个二月二,一下子喜个仰摆叉。”民谣用一个馋婆娘的心里活动,风趣地结束了新年的历程。接下来,年外的喜庆日子,就是龙抬头的“二月二”了。

作者简介

张殿举,社旗县桥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县政协委员,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阳市百姓学习之星,河南爱故乡年度人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