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福建种桑养蚕

吃虫子这件事儿,放到现在已经不是一件稀罕事了。

稀罕的是,有一个人靠这种虫子,摇身一变拥有了千万财产!

每个人的家乡,想必都有属于当地独有的特色农产品,但是这个男人,硬生生把这种虫子打造成了当地的明信片,每年前来观摩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有人说他是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虫子吃用两不误;

有人说他打开了市场空白,掌握独有的养殖技术是他成功的秘诀;

也有人说他是疯子,太痴迷于这种让人毛骨悚然的虫子,因为他差一点儿把命丢了!

他的故事耐人寻味...

“走,小周,过两天就是23号了,一起回老家!”

“时间过得真快,那是得回去,我们几个好好喝一杯!”

“那肯定,我想死那玩意儿了!”

在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每年农历的9月23日、24日、25日,无论是生活在本地的人,还是外出务工的人,这三天都会回来,只因为一样东西——海蜈蚣!

海蜈蚣,学名沙蚕

海蜈蚣学名沙蚕,沙蚕在分类学上属于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走目、沙蚕科,动物性钓饵的一种。

身体分节明显,体节两侧突出成具有刚毛的疣足,用以行动。长10厘米左右。栖息在泥沙中,生殖季节或夜出觅食时,能游水。

我国黄海和渤海沿岸多产,日本亦产,是钓取海鱼的主要饵料(摘自快懂百科)

罗源县的人非常喜欢吃沙蚕,三五好友,汇聚一起,夜晚出行,左手持火把,右手拿网兜,忙活几个小时,回来把它洗干净,可以油炸,可以红烧,也可以水煮,然后开一瓶白酒,家人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小酌一边享受这沙蚕美味!

捕捉野生沙蚕

“你说这玩意儿怎么吃得有鹅肝味?”

哈哈哈,众人大笑。喜欢吃沙蚕的人把它视作美食,不喜欢它的人,看见它浑身不自在!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人特别喜欢沙蚕,那就是海钓爱好者。

一次意外的交流,让他沉思许久...

在一艘海钓船上。

“这玩意,好东西,什么鱼都喜欢吃!”

“这不就是沙蚕吗?”

“你知道这玩意儿吗?我们都管它叫万能鱼饵,有了它,还有什么鱼是钓不上来的!”

沙蚕是很多鱼类、虾蟹的美食,渔具店卖的沙蚕是整盒出售,一盒大概2两,价格15元,爱好者一般当天需要3盒。海钓爱好者喜欢用沙蚕钓鱼不是一件稀奇事,稀奇的是,沙蚕是罗源县的人喜欢的美食!

而在这一艘海钓船上,就有一位在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土生土长的人,他叫周洪磊。

周洪磊

2015年之前,周洪磊在厦门经营一家渔具贸易公司,因为工作原因,他也会和朋友一起去海钓,而这一次的交流让他陷入了沉思,他发现沙蚕的市场空间很大:

沙蚕是海钓爱好者的主选之一;沙蚕是本地人最爱的美食;沙蚕容易养殖,投入少、见效快、收入高;

而且他还发现,沙蚕早在韩国、日本等地就有了养殖市场,而在罗源县,没人敢养,大家都是捕捉野生的沙蚕吃,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风险去人工养殖沙蚕。

颇具冒险家精神的周洪磊,说干就干,立马订了机票飞往日本!

周洪磊本是一家渔具贸易公司的老板。

“公司就交给你打理了,我出门一段时间。”

“去哪啊,老板。”

“去日本看别人养的虫子!”

他国的养殖交流合照

日本除食用外,更多的作为鸭子的饲料,随着游钓业的迅速发展,沙蚕又作为钓鱼的饵料,需要量显著增加,不得不依靠进口来满足需要。以1979年为例,仅从南朝鲜进口的沙蚕即达970吨,同时在大阪,四国、九洲等地还大量进行沙蚕的养殖试验。(摘自海洋渔业期刊)

2015年的10月,周洪磊回到老家福州市罗源县的海边附近,建设了200亩的养殖基地,按照韩国、日本的养殖方式,把200亩地分割成了一块一块的水泥池,水泥地里面放满了海泥,海泥厚度为40厘米,是用管道从海边运输过来的。

养殖基地

根据周洪磊的如意算盘,一亩地可以产1吨到1.5吨的沙蚕。

2016年的5月,终于到了开始收获沙蚕的月份了,周洪磊想着自己有6万斤的沙蚕,终于可以赚钱了,但是一场意外发生了,这让他把命也差点丢了。

2016年罗源县遭遇了一场台风,台风引发洪水淹没了他的沙蚕基地,沙蚕也跑了大半,

他前往查看情况,也不慎掉到河里,本身水性不好的他,在河里挣扎了好久,好不容易爬上来,他看了看自己的基地,一阵叹息。这场洪水,让他损失了150万!

但是他又哈哈大笑起来,“还好保住了一条命,大不了重头再来吧。”他爬到岸边,悠然地自拍起来,自言自语般安慰自己。

周洪磊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周洪磊看着自己辛苦的成果就这么“打水漂”,自然不甘心,不过这也让他痛定思痛,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创新。

周洪磊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将国外学习到的养殖方法进行了本地化的大改良,俗称两大改进;之后又花两年时间攻克了一项繁育技术难关,俗称一大技术;有了养殖方法的改良和繁育技术,他想着把罗源县打造成旅游城市,开办文化节,俗称一大模式。

我将他的这种经验称为“211法”。他也靠这个,2020年,年收入2500万!

周洪磊请的工人,专门负责在海泥里挑沙蚕。

海泥里捞沙蚕

松软的海泥里,捞出沙蚕不难,但是一件体力活,工人一天只能打捞十几斤,这远远不能达到他的要求,另外他发现,打捞上来的沙蚕个头不大,长得没有野生沙蚕肥。

他认真和国外的农户交流后,又适当地进行改良,终于摸索出了适合本土养殖沙蚕的方法:

养殖方法的两大改进他询问的国外海泥养殖,一般海泥厚度在40厘米左右,而罗源县的海泥非常松软,工人在挖出海泥后容易塌陷,沙蚕容易乱跑,加大了工作量,因此他经过反复实验,把海泥的厚度调整为10厘米,一天一个工人可以大牢40斤!除此之外,定期更换海泥,仿造野生沙蚕的生长环境,人造出了潮起潮落的情景:设计了管道,每天早晚把海水抽进来,海水进入水泥池,海水流下了大量的微生物,然后流出水泥池。沙蚕在经历过潮汐后,就会探出头,工人再进行投食!

沙蚕的繁育在当地是每年的罗源县的自然环境的沙蚕是每年农历9月进行交配,其他时间没有苗,因此一年只能养一次。

他发现气候不同,各地区沙蚕繁殖时间也不同。

广西沙蚕的繁殖时间是三月、四月;广东沙蚕的繁殖时间是五月、六月、七月;福建沙蚕的繁殖时间是九月、十月;

因此他把各地沙蚕都引进回来,分池子养殖做研究,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沙蚕上市。

攻克繁育技术难关建立了一个可以控制温度的育苗室,把这些地区的沙蚕引进来后,一到哪个月份就调整温度 去繁殖对应地区的沙蚕,耗时2年时间,慢慢掌握了这几个地区的沙蚕的具体繁殖条件,哪一步需要什么温度, 需要加温多长时间,他都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调配好母公比例,这样在合适的温度下,他们纷纷游到水面上进行交配。

母公之分

杯子里都是受精卵

和当地政府合作开办旅游文化节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

罗源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境内三面环山,风景秀丽,有山有水。在这地杰出人灵的地方,周洪磊想把老家打造成旅游圣地,与当地政府举办旅游文化节,把沙蚕打造成了美食文化!

文化节活动

周洪磊教游客抓沙蚕

凭借着这“211法”,周洪磊2019年就实现了年收入1800万元!随着不断推广,2020年全年收入突破2500万!

沙蚕看起来特别吓人,但是吃起来却是非常美味。

一盘沙蚕,在餐馆里起码要卖到50元左右,在罗源县,家家都爱吃沙蚕。

沙蚕的做法也是丰富多样,许多男子也喜欢聚在一起,喝点小酒,吃一点油炸的沙蚕。

除此之外沙蚕在生态链中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因此当地有关部门会采购他的沙蚕,放入大自然,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他人工养殖的沙蚕,真正做到了吃用两不误。

周洪磊养殖6年,从当初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外地人,变成了农村里的领头人物,这其中的心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为了把沙蚕打造成罗源县的旅游名片,不惜差一点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他的这一份痴迷,他的这一份执着,他的这一份钻研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人学习!

对此,您怎么看呢?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