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木姜子的态度,大抵形成两个对立的极端:极爱,或极恨。
木姜子是个奇怪的东西,外形普通,颗粒微小宛若花椒,隐藏在密林之中,毫不起眼,很容易被人忽略。但触碰之下,一股混合了花椒、柠檬以及姜的香气,独特而又高调,侵入鼻腔,形成很高的辨识度。因为香味过于刺激,人们对于木姜子的态度,大抵形成两个对立的极端:极爱,或极恨。所以,诗人李元胜据此将人类分为两种:一种是喜欢它的人,另一种是不喜欢它的人。
难能可贵的是,喜欢它的人,面对极恨派对于木姜子的拒绝和排斥,却表现出相当的宽容;而不喜欢它的人,面对极爱派对于木姜子的狂热和追寻,也表现出相当的理解。这就难免让人有些疑惑,在当今这个撕裂的社会,对同一个事物的态度,既已对立如此,却能相互包容,木姜子何德何能?
诗人李元胜是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获得者,也是我的前同事,其著名诗篇《我想和你虚度时光》风靡全国。从《木姜子》一诗可以看出,他也是木姜子的忠实拥趸。在他看来,木姜子就是一个“你们不曾了解的家族”,“每片树叶上,仿佛都坐着一个清谈家”,“与生俱来的知识,让它们饶舌、尖刻”……
当然,它们的表达借助了化学
借助了对气味的创造性发挥
从花到果,它们制造着无数的折叠旋梯
但是那些工匠却并不沉默
他们谈笑风生,他们的思想
像一些旋转的,边缘锋利的螺旋桨
由风带到四面八方
诗人的眼光的确与众不同。借助李元胜的诗歌,仿佛看到了一群善于抒情的精灵,在山野间从容交流、妙语连珠。我时常想,同样是爱好码字的人,为什么诗人的思维如此跳跃、文字如此轻灵,而喜欢研究历史和民俗的我,却显得如此笨拙。其实,对于木姜子的认知,已经给出了答案。在诗人眼中,木姜子是有思想的、有灵魂的、有态度的,而在俗人眼中,木浆子是一份记忆、一道美食、一味调料。
在俗人眼中,木浆子是一份记忆、一道美食、一味调料。
初识木姜子,是在2015年清明。当时前往云南省临沧市昌宁县的群山中寻茶。朋友的母亲普阿姨每天像变戏法一样,随手从大山里采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经过简单加工就成了美味。这一天,餐桌上多了一盘青青绿绿的小果实,腌渍在酱油之下,散发出诱人的光泽,在一桌红红绿绿的碗盘之间,显得清新脱俗。
“这是木姜子,不知你们吃不吃得习惯。”普阿姨见我面露疑惑,及时解释道。
对于从来不拒绝任何美食的我来说,只有喜不喜欢,没有习不习惯。果断夹起一箸放进口中,轻轻一嚼,一股混合着植物油脂、山野气息、强烈刺激的神秘味道,从舌面迅速扩散到整个口腔,随即通过咽喉要道进入鼻腔,进而升腾到大脑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根血管。顿时就觉得头脑轻灵、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嗯,好特别的味道。”从此我记住了“木姜子”这个名字。并且被它成功拉拢,加入了“喜欢它的人”阵营。
查资料得知,木姜子是樟科樟属落叶小乔木,广泛分布在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甘肃、陕西、河南、广东北部、山西南部、浙江南部等地。因在各地的叫法不同,容易让人误会为不同的物种:云贵川渝地区有叫木姜子、也有叫山胡椒的,甚至两者混用;湖北叫山胡椒;广东称作山苍子;浙江叫山鸡椒;福建则称赛樟树;在宝岛台湾泰雅族语叫做马告,有绵延繁衍、充满生机之意。也就是说,木姜子是樟树的近亲,并非云南特有,在重庆也存量丰富,只不过,它在重庆有了另一个名字——山胡椒。原来如此。
每年春天到云南各地寻茶,餐桌上都少不了木姜子的身影。
重庆南山上的木姜花是从小就见惯的。曾经住在南山上,从小喜欢大山,一有机会就钻进山林间撒野。每年春节刚过不久,丛林中就有挺拔的乔木率先开出满树的小白花,星星点点,簇拥枝头,将还有些沉闷的青翠山野点缀出了一丝明亮。“春天要来了!”这种比迎春花还敬业的小白花,提前泄露了春天的信息。一直很疑惑,这究竟是什么树什么花?直到木姜子进入我的视野,才惊觉,原来这就是山胡椒呀!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无缘对面不相识”,这句话诚不欺也。
木姜子其实就是木姜子树的种子,采摘时间很有些讲究:太嫩,果实尚未成熟,表皮的芳香物质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吃起来口感不好且香味不够;太老,果实表皮开始变黑,芳香物质退化,果实里的种子逐渐变硬,吃起来同样口感不好且香味不够。云南的木姜子一般清明之后就颗粒饱满、香味最盛,是最佳食用时间。因而,每年春天到云南各地寻茶,餐桌上都少不了木姜子的身影。由于气候的差异,重庆的木姜子成熟较晚,一般要到端午之前才达到最佳状态。而此时,重庆已经进入夏天,开启火炉模式,燥热得连空气都是热的。每年木姜子成熟季,都会带上家人,来到南山上的“秘密基地”,一边享受清凉山风的抚慰,一边优哉游哉采摘木姜子。这一天,俨然成了每年必经的颇有些仪式感的家庭日。
这种比迎春花还敬业的小白花,提前泄露了春天的信息。
木姜子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凉拌,新鲜木姜子洗净晾干水分,用生抽腌渍片刻既可食用。这种做法看似简单,却最大限度保持了木姜子的原生态本味。伴随着咀嚼,一颗颗犹如珍珠般的木姜子在口中爆开,此时停止咀嚼,让那股混合着清辛、微麻以及柠檬般的香气,在口腔中自由扩张,让香气飞一会儿,不失为一种享受。鄂西土家族凉拌木姜子,则需加入蒜末、辣椒、香油、生抽和盐腌一天才食用。这就显得有些重口味了,木姜子味道本就刺激,与辛辣的蒜泥、燥辣的辣椒同食,对味蕾的刺激绝对会到达人生的顶峰。
酱油腌渍,还是木姜子保鲜的好方法。多余的木姜子,腌渍以后放入密封的容器中,随吃随取、随取随吃,至少可以保存一年,让“喜欢它的人”,不至于在青黄不接的季节断了口粮。
云南各地都有木姜子入菜的习俗,比如蒙自的“木姜子牛干巴”,把牛干巴切成细丝,加入木姜子、辣椒及大蒜爆炒,凉后食用风味更佳;芒市的“核桃仁舂山胡椒”,把核桃仁、山胡椒及其它调料一起舂碎,使木姜子与核桃仁在舂的过程中香味互补;临沧的“山胡椒五花肉”,把五花肉切块,加入木姜子以及其它云南特有的香料烧制而成,比普通的红烧肉,多了一分山野气息……木姜子的香味,俨然成了云南风味的代表,也成了山珍野味的代言。
少数民族地区的美食,总是有许多奇怪的组合,并造就很多神奇的口感,让人入口难忘却在家里极难再现。但“木姜鸡”和“木姜子烧鱼”却是易于实践的。
食用木姜子的习俗,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向内地扩张。
重庆对于鱼的做法非常多元,有酸菜鱼、麻辣鱼、火锅鱼、红烧鱼、水煮鱼等,无论哪一种做法,在原有调料的基础上,加入十多粒木姜子,成菜后风味即大变。难能可贵的是,木姜子的味道虽然具有侵略性,被称为“味之山妖”,但在原有调味的基础上加入木姜子,木姜子不但不会喧宾夺主,反而让原有的滋味更显浓郁醇厚,在此基础上,木姜子本身的味道又为这道菜增加了一份山野的气息,使成菜的口味更加丰富、复合。
再说木姜鸡。选取尚未开叫的仔公鸡(直译为英文就是“还没有性生活的公鸡”),剖腹洗净切块,然后把木姜子、大蒜、生姜、青椒爆香,再下鸡块猛火爆炒直至熟透。这道菜的做法与重庆青椒鸡的做法有些类似,但是由于加入了木姜子,成品在青椒鸡香辣爽口、润滑鲜嫩的底味基础上,木姜子的独特香味长驱直入,直抵灵魂。
是的,有了木姜子的加持,这道木姜鸡就具备了勾魂摄魄、震撼灵魂的效果,让人愈发不忍停箸。按照诗人李元胜的说法:
它们有热情的姿势,也有着绝不妥协的个性。
喜欢它们的人因此更喜欢;
头痛它们的人则更头痛!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信息
阅读 ()
1 注册微信号怎么注册第二个阅读 ()
2 怎么把照片变成卡通头像阅读 ()
3 手机越充越少电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