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即墨南关炉包

水煎包,即墨当地又叫"炉包",其实是一个意思,类似南方的生煎包。只不过水煎包的叫法,是从制作方法而来,因煎包的时候要倒进一层水,连煎带煮。炉包的叫法,可能是源自做包子的灶台,一般都是用砖搭个模子,然后外面用泥糊上,做成个桶型的炉子。包子的计量单位,除了按斤、按个,也是按“炉”的。

炉包的制作方法说起来,做法也不复杂,即墨地区一般采用的原始馅料为猪肉和菜蔬两种,蔬菜可以是白菜、茭瓜或者韭菜,小时候吃过的,以韭菜猪肉为佳,只是馅料受季节影响较大。辅料为精盐、酱油、花生油、葱花、鸡精等等。

据史料记载,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有胡氏三兄弟为避战乱,自河南洛阳迁来胶东即墨城南定居,立胡家村。耕作之余,在即墨城外淮涉河河滩上做水煎包生意,每逢集市,食客云集。因为简陋的餐馆形似蝈蝈笼,来往食客便把水煎包以“蝈蝈笼”称呼。

胡家“蝈蝈笼”水煎包制作极为讲究。面之软硬,料之比例,火之缓急,均有必守之规,独得之秘。生意忙碌,不简省工艺程序。四季变化,则易馅菘韭茭瓜。那刚出锅之水煎包,嘎渣儿金黄,溢油欲滴。望而垂涎,食之可口。无论尝遍山珍海味的达官贵人,还是果腹粗茶淡饭的贩夫走卒,一番大快朵颐,常有忘饱之感凭借经营水煎包,即墨胡家逐渐致富。后人便读书入仕,并与即墨黄家联姻而跻身宦缨之族,“蝈蝈笼”便转手由南关人董文卿经营,水煎包制作之秘这才为外人所知广为流传蝈蝈笼”开始遍及胶东城乡集市之间。到清末民初,“蝈蝈笼”包铺已遍及即墨城乡。1953年秋,在青岛市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即墨水煎包再次因其口感鲜香而成交流会亮点,声名遂遍传整个胶东地区。

即墨炉包仍然还算得上地方颇有特色的小吃,虽然它在当今大吃大喝的狂飙中,淡如白水轻似鸡毛。现在一场吃喝,少则五六百多至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其间端上一盘炉包,那只不过是在杯箸狼藉中的一个小小点缀,拿它作为酒后的主食罢了。

在寻常巷陌小平民百姓那里,即墨炉包依然受到热烈的青睐。在全市上百个市集上差不多处处都有东拉西扯而撑起的简陋帐篷,那便是炉包铺子,老百姓叫“打包的”,铺内一片烟呛火燎,从切肉剁菜调馅到和面包捏下锅烹煮,直至吃到嘴中,动真的,来实的,吃鲜的,揭现的,基本上实现一条龙流水线。庄户人赶下集来好不容易卖了一些白菜萝卜或者黄瓜茄子什么的,怀里揣十几元或几十元钱便陡然觉得气势粗大起来,迈进帐篷里一坐,在油香烟气里,来上一杯酒,要上一盘炉包,既当菜又当饭,边吃边喝,不用一阵功夫便醉眼眯斜,脸放红光,嘴吐酒气,一肚子饱滋味浑身恣溜溜,而后将油嘴一抹,歪歪拉拉走回家去,也算生活一大享受。

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末民初之际即墨成为“青岛后院”,商贸日见发达,炉包生意也随之红火起来。进城、赶集、吃包,成了乡间人的一大向往。炉包的制作手艺也随着迅快提高,这时专门有了平底锅专用炉。清朝的光、宣年间,即墨城里的炉包和西北乡重镇刘家庄的炉包一时间还形成竞比。因为刘家庄是即墨通往莱州府官道上的必经驿站,有些差役往往为了吃刘家庄的炉包而特意撵路或延时到达。刘家庄集镇的炉包店铺曾经热闹一时,吸引着莱阳、平度、即墨三县的四乡八疃乡民百姓。

改革开放以来,即墨的集体和个体饮食业迅速发展,墨水河共济桥东,海滩南沿,依一棵大柳树搭棚起炉,合伙做水煎包生意,买卖挺好。逢五排十赶大集或赶小集,村妇端着水煎包到集上卖。买者问哪家?村妇用手指指那棵大柳树说:“大柳树的!”后来开包铺的花园村人王延瑞之妻崔秀玉去工商局登记注册“大柳树包”,这大概就是水煎包冠名为“大柳树包”之由来吧!以前即墨城里的炉包以“大柳树”铺为最好,现在炉包商铺品牌多了,也各有各的特色。

现今,这炉包似乎没有以前那么“风光”了,虽然炉包铺遍及城乡市集。这原因大概是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吃”的花样太多了。炉包的优点是形象好看,浑身油光光,一层噶炸黄,生来在市场,今日更辉煌。它的缺点是容易搀假,隔皮看不透,内包臭猪肉,眼前能赚钱,哪管吃过后。

说实话,我最近几年便吃出活炉包的几次“缺点”来,吃过后好长时间都觉得恶心。偏偏这时脑子又随着瞎想联翩,不知怎么,又偏把一种人生嘴脸和这炉包联想在一起了,有一种人就像这炉包,看他满脸光亮,一身辉煌,生来似乎就有种本事,专会在油锅里打滚,滚来滚去,还真的沾了一身油,打出个招牌却十分风光,骗了若干大嘴咧咧的食客,而肚里却包藏这乱七八糟,什么烂菜臭肉,十分龌龊。从此我对外面的炉包胃口大减,除亲朋好友自家动手做来吃吃之外,对那些市场炉包只是瞥一眼淡然一笑而已。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