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洗脚,偶然发现自己的小脚趾甲是两瓣瓣,便去问姥姥。姥姥说,小脚趾甲两瓣瓣,就是山西人。穿过京娘湖,淌过黄河五百里,洪洞老槐树下,就是咱老家。姥姥还说,中国人,凡是小脚趾甲两瓣瓣的,都是一个祖宗,都是从山西洪洞老槐树下迁移出去的。
“验明正身”看脚趾
不知姥姥说得是否在理儿?不过,明朝那些事,姥姥还能说个一二。她说,明永乐年间,由于连年战乱,好多省份,像河北、河南,两湖两广以及山东等地几乎没有人烟。于是,皇帝朱元璋就命令从人口密度相对大的山西往外移民。山西人是什么人?山西人死不离土,活不离娘啊!那个朱皇帝就捉唬山西人说,凡不愿意迁移的就到洪洞老槐树下集合。这一下,老槐树下挤满了人,很多村子则几乎走空。随后,明军进入,一把火烧光了所有的房屋。可怜的山西人被明军包围,然后登记造册,反绑双手,押上大迁移的征程。为了防止被迁移的人逃跑,明军在每个被迁移者的小脚趾甲上剁了一刀,作为记号。于是被迁移的人群哭声连天,震动了天庭。王母娘娘于心不忍,就让观音菩萨作法,让这一刀变成永恒,以便日后离别的亲人相认。据说,现在人们称上厕所为解手,便来源于那次大迁徙。迁徙途中,移民双手被绑,凡大小便,均需向解差报告:“老爷,给我解开手,我要大(小)便。”喊叫多了,解手便成为上厕所的代名词,沿用至今。
其实,关于小脚趾甲两瓣瓣的故事,民间版本很多。一种是姥姥讲的那种,还有一种是羊舌氏的传说。据传,商朝的殷王剑刺羌女,羌女的肚子里跳出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刚跳出母体就手握脚趾,嚎啕大哭。殷王掰开手看,只见他俩的小脚趾甲被剑刺成两瓣。后来,他们同黄帝的子孙通了婚,后代的小脚趾甲便都成了两瓣瓣。
当然,这两个故事都是传说。但小脚趾甲两瓣瓣的来历则不断被后人所演绎。小说家往往喜爱赋予某件事物象征意义,于是在《最后一个匈奴》这本书中,小脚趾甲两瓣瓣便成为纯正匈奴血统的佐证。书中主人公说:“我是异族,我身上有纯正的匈奴血统,所以我有一双好看的脚,两个小脚趾甲都是完整的。”作者显然抓住了人们喜欢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的心理,把小脚趾甲两瓣瓣说成是汉人的后裔,把小脚趾甲一瓣瓣说成是匈奴人的后裔。不过,随着各民族之间的通婚及融合,小脚趾甲一瓣瓣也好,两瓣瓣也罢,好像并不能证明纯或不纯。
到底小脚趾甲两瓣瓣是哪个民族的后人?我听过很多种说法,有说是汉人,也有说是满人。2003年我去法国时,曾在足疗屋遇到一个韩国人,他说韩国有四分之一的人也是小脚趾甲两瓣瓣。我听后感到欣慰,大槐树“人丁兴旺”竟然“兴旺”到韩国,这绝对是大槐树上那个老鹳没能想到的。
有意思的是,出门在外,只要说起这个话题,人们也不管脚臭不脚臭,也不顾是否在大庭广众之下,立马会脱鞋脱袜来个“验明正身”。我有时真怀疑“大槐树”有那么大的生育能力吗?如果没有,为什么中国人的大槐树情结如此浓厚?
明朝山西大移民
学习历史我们知道,关于移民,古今中外数不胜数。明朝的移民可能是最大的一次。
朱元璋还算不赖,是把农民从人多田少的“窄乡”迁移到人少田多的“宽乡”。对自愿外迁的还予以奖励,对不愿外迁的则实行派迁。如,有丁无田者举家外迁;丁多田少者,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移民到了外迁地,由当地政府安排迁入村庄,划拨田亩,发放耕牛、农具、种子及安家费,并免赋税数年。
据《明史》载,明洪武、建文、永乐56年间,有移民记录的达41年,仅从山西就外迁百姓18次。外迁的移民数洪洞人最多,因为移民都集中在大槐树下出发,于是洪洞大槐树便深深地烙印在移民及其子孙的心中,大槐树上的老鹳窝也成了故里的标志。因为移民当局不允许同姓迁往同地,且此地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所以分别时便有了很多亲人日后相认的“创举”:有锅的摔锅,有碗的摔碗,几个弟兄各执一块;什么也没有的,干脆咬个牙印。于是便有了祁县“打锅牛”,长治郊区“铁锅申”,晋城泽州“牙印刘”等故事。
再就是不得不走时,回头望望大槐树上的那个老鹳窝。望,也是背井离乡时不得不望。否则,那个不吉利的老鹳,山西人是不待见的。
明朝山西大移民,这要从“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那个一代天骄说起。中国历史上,元朝的疆域是辽阔的,然而,统治者对百姓的横征暴敛,则逼得百姓难以生存,揭竿而起于是成为常事。元军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同时,对百姓滥开杀戒,动辄屠城灭镇。兵火之外,水旱蝗疫,灾情连连。至元末,冀、豫、鲁、苏北、皖北等地,百姓十亡七八。刚刚建立的大明王朝,面临着中原地区人丁不足、土地大片荒芜的窘况,于是,决定实行移民屯田战略,恢复中原地区的人气和经济。当时山西表里山河,西南有黄河围护,东面有太行屏障,易守难攻,战火少有波及。再加上多年风调雨顺,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出现了地少人多、有丁无田的局面。据明洪武初年统计,当时河北人口189.1万人,河南189.3万人,山西竟达403万人,比冀豫两省总和还多。朝廷除从江南往凤阳等地移民外,重点便瞄准了山西。
据《明实录》载,山西移民的地方主要有汾州、辽州、沁州、泽州、潞安州、平阳府,共辖51县。而平阳府(今临汾市)就辖28县,人口最为稠密。其中洪洞县是平阳府的人口大县(现今人口仍达73万,比山西大部分省辖市市区的人口都多),且地处交通要道,自古就设有较大的驿站。驿站北面二里之遥就是标志醒目的“树身十数围、树阴蔽数亩”的古大槐树及宏大的广济寺。于是,负责移民的官员在这里设立中转站,编排队伍,确定去向,发放“凭照川资”。
山西人移民到哪里去了?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史料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其中,河南123个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42个县市,山东109个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316个县市,陕西、甘肃、宁夏182个县市,黑龙江、吉林、辽宁171个县市,浙江、福建、江西227个县市,广东、广西、贵州248个县市,四川、内蒙古、青海274个县市,云南、西藏、新疆210个县市,海南、台湾111个县市。
上党也曾大移民
明朝山西移民,上党无疑也在大移民的行列。
据《明实录》记载,明洪武年间的上党,以潞州为中心,南带泽州,北连沁州,共3州12县,泽州人口50万,沁州人口13万,潞州人口竟达110万。泽潞两州人均耕地6至7亩,沁州只有3亩多一点。这自然成为移民的理由。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八月,朝廷单独徙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今河南安阳)、真定(今河北邢台)、临清(今山东临清)、归德(今河南商丘)、太康(今河南太康)等闲旷之地,令其耕种,并免其徭役3年,发给钞锭,以备农具。洪武二十二年九月,沁州民张从整等116户自愿外迁屯留,朝廷仍赏钞锭,以示鼓励。洪武二十五年八月,朝廷又选沁、汾、辽、太原等地民丁七卫,每卫5600人迁往大同等地屯田。永乐十二年到永乐十五年,朝廷又三次从泽、潞、辽、汾、沁等府州迁民至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
1982年,洪洞县在《参考消息》上刊登启事,征集有关洪洞迁民的资料。到1986年底,共收到全国21个省400多个县山西后裔寄来的大量谱牒和碑文,虽然这些资料大部分都将洪洞大槐树作为当初诀别山西的最后标识而传与子孙后代,但其中有很多上党移民的影子。例如,河南偃师县韩寨《大明处士张公大老之墓碑》载:大老系张氏始祖原籍山西长子县南和村人;安阳鹿山村嘉靖三十八年《明故始祖牛大林之墓志》载:始祖牛氏讳大林自上党迁而卜居于此;河南东明县卢寨的《卢氏谱序》载:我祖讳士元者自潞安府潞城县。现北京大兴县尚有许多以上党县名命名的村庄,如长子营、屯留营、潞城营等。
移民在外,亲人故友相认,首先要靠能够一辈一辈记得清的家谱。其次,就是乡音和习俗。据语言学家裟泽仁先生研究,在河南的修武、彰德等地以及豫西一带,泽潞方言曾经一统天下,虽隔数百年已有很大差异,但由于渊源较深,至今仍有潞泽乡音。再就是习俗。如评剧,就是由上党落子和东北蹦蹦歌舞结合而形成。流行在山东聊城、荷泽、定陶一带的山东梆子,也叫泽州调,又叫本地催
西,而催西字就是由山西人三字组成,充分说明这个戏种也是由晋城传播过去的。
如果家谱、乡音、习俗还无法相认,那就只有看脚趾甲了。洪洞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堂里有两副楹联:一副是“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一副是“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说的都是山西人在异域他乡相认时用的笨办法。
是不是山西人,这个时候还犹豫什么?脱下鞋看看,你的小脚趾甲是不是两瓣瓣?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信息
阅读 ()
1 注册微信号怎么注册第二个阅读 ()
2 怎么把照片变成卡通头像阅读 ()
3 手机越充越少电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