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典籍里的中国智慧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生产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而生态植保作为农林业发展的护航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有谁能想到在古代,没有专业的植保体系,古人是怎么进行监测防治的呢?

著名古籍《中庸》中有这么一个理念:“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那个时候人们就发现了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同生而不相害,才使得自然生态一直处于平衡状态。这个理念引导着古人利用自然本就存在的生长规律走上病虫害的防治道路。

《泛胜之书》里记载了麦、禾等庄稼的选种技巧。选麦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选禾:择高大者。以穗大、植株粗壮者为种。选稻,穗饱满者。古人在很早的时期就实践了遗传生物学中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个时候的害虫食性杂,见啥都吃。

而明清之后,害虫不吃的庄稼开始多了起来。《救世简易书》中也提到:臭麦、豌豆、小扁豆等等。这些作物无不辛辣、恶臭,倒使得虫子敬而远之。此时,智慧的农人也发现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会增加某种昆虫的数量。正是因为发现这个规律,套种也慢慢开始出现。汉代得套种技术已经初具规模,魏晋南北朝发展迅速。当时的老百姓都认为桑苗底下种植绿豆和小豆,不仅使豆子的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对桑苗的成长也非常有好处。

汉代王充在《论衡 物事篇》有云:故诸物相贼相利,含血之虫相生服、相啮噬、相啖食者,皆五行之气使之然也。而《泛胜之书》中也提到禾麦轮种。《齐民要术》中有:“种麻得良田,不用故墟。故墟亦良,有点叶夭折之患,不任作布” 合理轮作防治病虫害,这种技术在当时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除去轮作,以虫治虫是另一种比较好的防治办法。《南方草木状》提到:交趾(广东及越南部分区域)人以席裹并巢贮黄猄蚁卖于市,该蚁可使南方柑树免于群蠹(小虫子)所伤。黄猄蚁的治虫性能须依靠集体力量,故应并巢而卖。

另外鸟和蛙是昆虫的天敌。天敌防治在古籍中也能找到记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