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家乡的传统技艺

在我的故乡-鲁西南曹县苏集镇白集村,小时候叫苏集公社白集大队,当时每个生产小队每年都会利用零星地块种植一些苘或麻。苘或麻的秸秆经坑沤后,纤维质就剥脱开来,撕扯下晾晒干燥。一般到冬季农闲时,临庄的打绳匠就会来给各生产队打绳。

打绳匠的木制摇绳机,亦称“拧车”,旧农书称为“纫车”,为“繟绳器也”。拧车大都是有五个部件,即基座、把子、打子、绳滑子、捋绳夹板组成。

摇机基座在相对一米宽的地方各栽一个长1.2米、直径最小10厘米的木桩,一定要栽结实。同时,钉上一块长1.2米、宽15厘米的木板,将其钉在两边的木桩上。木板中间位置并列打若干眼孔,一般为2—6个眼孔。

摇把子:近似于直角s形状的铁制品,有指头粗细。一头有一圆孔,孔上吊一直径为5厘米的绳扣;另一头为手柄。制作一块长80厘米,宽15厘米的木板,中间各打若干个眼,一般为2—6个眼,套装在手柄上。制作几股绳坯就套穿上几个摇把子,使其能同时左右旋转。

打子:为三角形的榆木墩子,大头直径约30厘米,平面上方打一10厘米的圆孔,上安装一个长60厘米的木柱。木柱上端打一眼,安装一个摇把子。下端为v字形的双叉,向左右分叉张开,长度一米不等。

绳滑子:也称瓜瓜子和瓜蛋子,中间大两头略小,圆形状,是长为20厘米、小头直径为10厘米的木制品,一般为榆木。两头周边分别刻有四道绳槽,用的时间久了,绳槽就磨得又宽又亮。中间部位的两边各有手柄,便于握手操作,专为合绳之用。

捋绳夹板:将一根直径为10厘米的榆木截成20厘米长,从中间破开,将两头削小一些,其中一头各打一孔,用皮绳将两块木板拴连起来。用时将绳坯夹入两板中间,来回捋直,使其平滑。在绳坯合成后,再通过捋绳夹板将绳来回捋直,使其表层光滑柔软。

打绳的制作过程一般分为三步:

第一步把长麻条用摇绳机摇成绳胚子。首先摇制单股绳坯,在摇机的钩子上扣住第一根麻条,由徒弟摇机,打绳师傅拽住转动的麻条并且不停添上麻条,绞紧好的麻绳坯绕成一个个绳团备用。

第二步就是用绕好的胚子打绳。两个摇机相对而放,摇机之间的距离就是成品绳的长度。将麻绳坯来回拉,扣在两边相对的摇机挂钩上。合股时需三人同时作业,两边的摇机各自反方向摇动,绳坯在一步步绞紧,俗称“上阵”,第三人平端着挂有四至六个纺锤体的操作杆缓步从一个摇机走向另一个摇机,每个纺锤体刻着两道凹槽,用于两股合并的收束,当收束到一定程度即可。若要制成粗壮的缆绳,还需三股合并。这道工序需四人合作,两人摇机绞紧,另外两人抬着一个更大的刻有三道凹槽的纺锤体前行,身后的三股麻坯就合成了一股绳。如麻坯在中途绞乱了,持锤人就要招呼两头的摇机人停下来,待理顺后再开始继续摇。

第三步麻绳打成后都要先去毛须,然后再用破旧鞋帮子捋一遍。经这样处理后,绞辫成的麻绳不仅结实,还光滑不碍手。接着,还需经过查检、烘干、盘整等工序,方能成合格的绳子。

如今,美观耐用的尼龙等化纤绳索,逐渐替代了麻绳,即使在一些行业使用的麻绳,也是机器加工制作的,这一行当现已难以寻觅了。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