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凳子的凳是

凳,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所坐的凳子。它是专指蹬具,而不是坐具。人们把无靠背坐具称为凳子,那是后来的事了。

我国的凳子早在汉代就已出现,辽宁辽阳汉墓壁画《杂技图》中就有凳子的形象。(《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5期)。这种坐具两头大,中间细,形如细腰鼓。

辽阳汉墓壁画中的细腰圆凳(摹本)

图中描绘一杂技艺人正在圆凳上表演。这种坐具,发展到两晋南北朝乃至唐代使用的更为普遍。如:龙门莲花洞中就有一妇女坐在细腰圆凳上。

龙门莲花洞南北朝时期细腰圆凳(摹本)

此外,敦煌257窟还绘有坐方凳的妇女。这些资料足以证明我国凳子的起源当在汉魏时期,但这时还没有凳子这个名称,人们都习惯称为胡床。

1959年,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墓出土两件瓷凳模型,凳面长方形,中间有两个小方孔(《考古》,1959年10期),凳腿与凳面同宽,和现代的石凳差不多。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实物凳子资料。

唐代,随着高形家具的发展,凳子的使用也多了起来。唐代《官乐图》中描绘许多宫中妇女围坐在一个长方形的大案周围宴饮、演乐,她们所用的坐具都是很漂亮的带花纹、垂流苏的月牙形杌凳,也叫“月牙杌子”。

唐代《官乐图》

这种坐具,在唐代《挥扇仕女图》中描绘的更加细致。从形式和彩绘看,很像是在漆地上彩绘的花纹。在腿足之间的牙板上,钉有金属环,各结彩带一束,更使家具平添几分美观。

唐代《挥扇仕女图》

金属环还有另一个作用,不用时,可以随时拎环将凳子提起,活动极为灵便。它既有美观效果,又有实用功能。这种坐具在当时非常盛行,直到五代时,这种月牙凳还很受欢迎。

魏晋时期出现的细腰圆凳到唐代还很流行。近年来西安一带发掘的唐代墓葬中屡有发现。西安王家坟唐墓出土的三彩女坐俑就坐的是这种坐具。从它的发形看,不像是普通仕女,而且只出土一件,估计是此墓女主人。据此可以想象出这种坐具已被当时上层贵族们所赏识,成为一种专门的坐具了。

唐 三彩梳妆女坐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 三彩女俑 故宫博物院

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介绍说:

“腰鼓形坐墩,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大小不一,因为还用于熏衣被或巾帨,近年战国楚墓出土的熏笼,还多如一般鸡笼。《楚辞》称笼篝。或如捕鱼罩笼。也即《庄子》中‘得鱼忘筌’的‘筌’。多用细竹编成,讲究的朱黑髹漆加金银绘饰。汉晋时通名熏笼,南北朝时转为佛教中特别受抬举的维摩居士坐具。受佛教莲台影响,作仰莲覆莲形状,才进展而成为腰鼓式。唐代妇女坐具,亦因此多作腰鼓形,名叫‘筌台’或‘筌蹄’。宫廷用于老年大臣,上覆绣帕一方,改名绣墩。妇女使用仍名熏笼,转成腰圆形,则叫月牙几子。另用曲几固定作靠背即成栲栳圈几子。”

唐 三彩女子俑 东京国立博物馆

唐代还有长凳,敦煌473窟中的唐代壁画《宴饮图》中的长条凳,可坐四至五人,另配有相应长度的条桌。

唐代壁画《宴饮图》

五代家具较唐代又有发展,出现了圆凳和两头小,中间大的鼓式墩。高度也在不断增加,《韩熙载夜宴图》和五代《宫中妇女图》中的绣墩和圆凳,就是对当时生活情景的真实描绘。

五代《宫中妇女图》

宋代是我国家具业空前发展的时期,突出表现在高足家具的普遍应用。家具的造型也向艺术化、合理化发展。如:宋代名画《小庭婴戏图》中的方凳,凳面不用镶板,而用席心,四足削出马蹄。

宋代《小庭婴戏图》

宋画《浴婴图》中的圆凳,不用四足,而用藤条弯作圆环,将圆环拼连起来,上安坐面,下安托泥,意在利用藤环的弹性。坐面板心还彩绘大团花。

宋画《浴婴图》中的藤条圆凳

后来又有人模仿藤圈的形式作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大圆墩,四周开圆形亮洞,如宋人《婴戏图》中的大圆墩,四周开七孔,腿足彩绘花纹,托泥下作龟脚。从形象看,无论从造型上还是装饰上都达到了异常精美的程度。

宋 苏汉臣 《秋庭戏婴图》台北故宫藏

《秋庭戏婴图》中的黑漆坐墩

表现市民生活的家具和上层贵族不同,这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了解当时的情景。

宋《清明上河图》中的家具

图中描绘的沿街小店,布满桌凳。从形态看,制作都较简单,看不出有什么装饰。但就其造型来说,普遍使用了侧脚和收分作法。

明 黄花梨直枨刀牙板方凳

这种作法,北京匠师们称“四腿八叉”。长边称“跑马叉”(形如马跑的时候前后腿腾开的样子),短边称骑马叉(形如人骑在马上两腿叉开的样子),侧脚、收分、马蹄的使用,标志着宋代家具已开始进入科学发展阶段。

明 黄花梨罗锅枨加矮老方凳

元代家具基本继承宋代遗风,家具的使用和发展变化不甚显著。坐具中凳子的等级稍次于椅子。

到明代,凳子大体分为方、圆两种。以方凳种类最多。装饰手法及造型也各不相同。在各种形式的凳子中,又分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类。

明 黄花梨裹腿双圈卡子花方凳

有束腰的都用方料,圆腿的极为少见。而无束腰方凳则方腿、圆腿都有,如:罗锅枨加矮老作法,裹腿作法和劈料作法等。

明 黄花梨裹腿双圈卡子花方凳

有束腰的可用曲腿或三弯腿,而无束腰的都用直腿。

明 黄花梨有束腰三弯腿罗锅枨长方凳

明 黄花梨裹腿双圈卡子花方凳

有束腰的足端都作出内翻或外翻马蹄,而无束腰的腿足不论是方是圆,足端都不加任何装饰。

明 黄花梨有束腰内翻马蹄长方杌凳

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影木心者,有各式硬木心者,有木框漆心者,还有藤心、大理石心等,用材和制作都很讲究。《长物志》中说:

“凳亦用狭边镶者为雅,以川柏为心,以乌木镶之,最古。不则竟用杂木,黑漆者亦可用。”

明末清初 黄花梨瘿木面鼓凳成对

凳子又称杌子,或杌凳。杌,本是古时胡床的别名,俗称交杌。由于椅凳名称的广泛使用,杌也就明确地专指无靠背坐具了。

清 紫檀带踏床交杌

凳子又有长方式和长条式,人们常称其为春凳或条凳。

春凳形如炕几,可容两人或三人并坐,必要时可以放置器物,当炕桌使用。

明 黄花梨有束腰罗锅枨二人凳

条凳也可两三人同坐,但由于坐面较窄,仅可供坐,别的用处不大。

明 黄花梨条凳

明代的圆凳也称圆杌,一般形体较大 ,四足蓬出,足端向里兜转,削成内翻马蹄,名:鼓腿彭牙。

明末清初 黄花梨瘿木面圆凳

凳,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所坐的凳子。它是专指蹬具,而不是坐具。人们把无靠背坐具称为凳子,那是后来的事了。

《释名·释床帐》说:

“榻凳施于大床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床也。”

是一种上床的脚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脚踏。脚踏,也称脚凳。

晚明 黄花梨滚凳脚踏

明代还有一种能使人强身健体并能长寿的脚凳,明代史书多有记载。如《长物志》说:

“脚凳,以木制滚凳,长二尺,阔六寸,高如常式,中分一档,内口空。中车圆木二根,两头留轴转动,以脚踹轴,滚动往来。盖涌泉穴精气所生,以运动为妙。”

《遵生八笺》说:

“滚登,涌泉之穴,人之精气所生之地,养生家常欲令人摩擦。今置木凳,长二尺,阔六寸,高如常,四柱镶成,中分一档,内二空中车圆木两根,两头留轴转动,往来脚底,令涌泉穴受擦,无须童子,终日为之便甚。”

明代的绣墩多为圆形,个别也有方形的。其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形如花鼓,故又有花鼓墩的称呼。

清 紫檀木雕花纹绣墩

用材有各种木制、蒲草编织、竹藤编制以及雕漆、彩漆描金和瓷制等。木制多用较高级的木材,且以深色为好。通常所见为紫檀、红木所制。

清乾隆 紫檀嵌景泰蓝绣墩

清 黑漆描金龙凤纹绣墩

明 龙泉窑青瓷刻花鼓式坐墩

在造型上,除圆形外,还有瓜棱式、海棠式等。晚期出现六角、八角的,也很雅观。

清 黃花梨嵌大理石面坐墩

清 紫檀直棂式坐墩

清 紫檀木雕花纹绣墩

在使用上,还根据不同季节辅以不同的坐垫。《长物志》提到:

“冬月用蒲草为之,高一尺二寸,四面编束细密坚实,内用木车作板,以柱托顶,外用锦饰。暑日可置藤墩。宫中有绣墩。形如小鼓,四角垂流苏者,亦精雅可用。”

以上所说甚明,蒲墩是冬天的坐具,取其柔软,外用锦饰,在于御寒。藤墩多在暑月使用,取其通风透凉,故在南方使用藤墩或藤心坐具比较普遍。在明代绘画中,藤墩的形象就很常见。

明晚 黄花梨束腰马蹄足方凳

木制绣墩多仿花鼓形式,两头各做出弦纹一道,雕出象征钉鼓皮的钉帽,既简单又美观。鼓腔挖出两个开光亮洞,既破除沉闷,又便于挪动时搬抬。这种器物,在明代家具体系中,也不失为上乘作品。

清早期 鸂鶒木六开光坐墩 故宫博物院藏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