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19种必吃的潮汕小吃

牛肉丸

名小食。来源于客家菜。早期卖牛肉丸的小贩大部分是客家人,他们挑着小担在汕头市挨街串巷叫卖。尤其晚上,在韩堤路八角亭至公园后面的韩江一带,常有穿梭小舟,船头挂着一盏小灯,专为停驳在那里的客家货船供卖夜宵,专卖牛肉丸汤。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街一带饮食摊档甚多,以罗锦章制作的牛肉丸具有特色而闻名。以后又有外马路大香山牛肉丸和镇邦街牛肉丸,各小食摊档均有经营。

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浆,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缽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食时用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至初沸(煮时水不能太沸,否则牛肉丸不爽滑),加入适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沙茶酱或辣椒酱佐食。

潮汕蚝烙

蚝烙是潮汕的特有小食,外地人来潮汕总要尝一尝这一美食。在潮汕城市乡村小市集,常有这种小店或摆摊小贩。这种蚝烙,是用地瓜粉溶于水,拌葱珠,在一个平底的铁锅上煎,加上海蛎(潮语叫蚝),再下蛋花,取起蘸鱼露吃。这蚝烙有两种做法,一是农村中比较便宜的做法,就是舀一铜匙的地瓜粉水,向宽口铁锅上一倒,再放下几粒海蛎,就翻一翻取起来,乘热并撒上一些胡椒粉,蘸鱼露吃;一种是把地瓜粉水倒满了整个铁锅,加上蛋拌匀,加上海蛎,下较多猪油,像浮炸一样,使其带脆,卖时在锅里用平铲将它切成几片,按片出售,再炒上一些海蛎加上,这样的蚝烙,价钱较贵,但很香脆。市镇酒店、小食店多有这种小食,“西天巷蚝烙”是汕头名小食之一。蚝有助于明目,又滑润可口,蚝烙又能热胃,寒天人们更喜欢吃。

潮州腐乳饼

腐乳饼是潮州著名的饼食之一。它柔润清香,甜里带着特殊的香味。

潮州制作腐乳饼不下百家,但最有名的要算潮州市糖果饼干食品厂。它继承传统的工艺,保持了这种饼食的特点。

腐乳饼最初起于何时难以查考。据说,昔年有一位高明的师傅,因愤于老板无情义,离店前夕,暗将厨房里的腐乳、酒、大蒜等物料乱混于大缸里的饼馅中,老板不忍将此物抛弃,将其制成另一种饼,名为腐乳饼,想不到受到顾客欢迎。以后,各饼食店竞相制作这种饼,而且各显所长。这是传说,不一定可信。但这种饼食历史悠久,本世纪四十年代,潮州林权记号的腐乳饼便出名了。

腐乳饼用料奇特多样。它以精面粉制成饼皮。饼馅中,腐乳块百分之二点五,名酒含百分之二,白猪肉要经过精选,切成肉丁,占百分之十八点二,粉糖含量百分之二十七点五,还有蒜头等,配料总共在十四种以上。在制作上也十分考究,投料先后有序,烤焙也有章法。这样,使饼皮薄而不裂,饼馅饱而不露,干润而不焦燥。目前,这种产品已成批生产,并加上漂亮的装潢,每年均有出口。

腐乳饼不仅造型小巧,有独特的南乳、蒜头和酒的气味,香味浓郁,芳香可口,甜而不腻。而且富含糖类、维生素、蛋白质和脂肪,有丰富的营养,是饼食中的佼佼者。

菜头粿

民间小食。又称萝卜糕。菜头系萝卜俗名,菜头粿是潮汕地方年糕的一种,每逢过年时节,各家各户都有蒸制。制作时先将萝卜刮去粗皮,刨成丝,下鼎锅炒软,加入腊肠粒、虾米粒、香菇粒、芹菜粒,和入适量味精、精盐、胡椒粉,同米浆、薯粉拌匀,然后入蒸笼内(先用布垫于笼底)蒸熟,以筷子插入不粘为熟。又法:萝卜丝不经炒过,直接拌入大米粉及其他配料,以水调匀再入蒸笼蒸熟。食用时将菜头粿切块,下平底锅用油煎至呈金黄色即成。菜头粿外酥内嫩,味道清香而不甜腻。

水晶球

名小食。水晶球制作精细,注重于包皮和馅料。分甜、咸两种,馅料不同,各有风味特色。选用上等雪粉,和冷清水拌成浆,把加入适量明矾的清水煮沸冲入雪粉浆,用木棒不断搅拌使之稠结后,在案板上凉凉,再用筛过的雪粉和冲熟的粉皮揉匀成块,制成透亮包皮。甜馅料一般选用由红小豆制成的甜豆沙(或甜芋泥);咸馅料选用绿豆,先压成豆片去壳,蒸熟后加入猪肉料、虾料粒、葱料、胡椒粉和鱼露,一起拌匀即成,用水晶状包皮包上不同馅料制成球状,放进蒸笼熟熟取出,最后放进煮沸的猪油浸煮。水晶球色白透明,甜馅味道清甜,咸馅香郁,具有潮汕风味。早在20世纪40年代,汕头市的小公园附近行街的潮成号,为专卖水晶球、虾米笋粿等的小食店。

薄饼

凡是尝过“北京填鸭”的人,大都知道肥嫩的鸭肉和脆皮,是包在一块烘熟了的面饼中,再加一甜酱,青萝葡,葱白等持以进食的。这块包在外面的面片儿,形似饼状,但比任何的饼都薄,因而顺理成章的,就有人称它为“薄饼”。但这种薄饼比起潮州的薄饼来,它的“薄”就全说不上了。大约潮州薄饼要十张合起来的厚度,才相等于包填鸭的薄饼一张。换句话说:潮州薄饼的薄度,只及北京薄饼的十分之一而已。

各处的薄饼也都是用面作原料的,本身除了面香外,食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它的作用主要仍是作为包扎一些三鲜之类的配料,食法一般和“北京填鸭”差不多,不过它的馅,一般都离不开猪肉丝、虾仁、香菰丝、荀丝、芽菜、葱白等。更为考究的,当然可以加上鸡丝之类了。食时先把配料脍切炒熟调好味道,再用椒酱、梅酱、甜酱等涂在做好的薄饼上,铺上馅,把它包成长方形,蔌折卷成圆卷,即可以进食了。食薄饼在澄海和潮安最为时兴,潮阳及揭阳一带则较少有。

潮州薄饼为什么可以做得那么薄呢?也许有人以为它是用面棒压出来的,其实不是。它有它的特殊制作方法。它不但不用面棍一张一张辗压,而且做起来时极快,尤其难得的是:饼身一张张厚薄均匀。

制薄饼时,首先用面粉掺水揉捏至有了一定弹力,可以从掌心成团抛出去又利用胶粘回力收回时为准。面团不能太软,又不能太硬,用铁锅(潮人呼为“鼎仔”)加火烧至高热,把生萝葡块点着附有水分的食油揩抹锅面,油不能多,但须均匀,等锅面热得发出青烟,那时即把掌上不断搓捏中的面团迅速地触向锅面,轻匀抹过,面团接触热锅,表面当被粘住时候,立即又把面团利用弹力收回。那么,面团接触锅面的表面部分,便薄薄的附在锅上,趁它熟而不焦,掀揭上来,这就是薄饼了。手法熟练的人,反复地一抹一收;一张过了又一张,十分快捷,偶尔遇到有个别薄饼因面团抹过锅面时不够匀整,出现一些大小孔隙,他们也善于急用掌中面团轻轻加以充补。所有薄饼按次叠好之后,要用湿布张盖,以防止水气的蒸发,同时也保持它的柔软,不至风干。

薄饼除了可以用来包配三鲜熟料进食外,也可以把它包上生馅投油锅中炸成春卷。这些都是咸食,也有甜食的,潮人称之为“糖葱”。“糖葱”是用糖掺配少量面粉,蒸煮多时,逐渐去掉水分,使之成饴,然后反复加以提炼,使具韧脆之质,再把它做成中有葱孔的长方形。糖葱很容易松碎。糖葱入口酥脆而香甜,比起其他各地著名茶食来,糖葱有它特别的优点和独具的地方特色。

食薄饼的时间,一般时兴在清明节前后,这时家家都备办配料,制作一番,薄饼商贩,也随之得市三倍。可是,现在人们多已不拘节气,什么时候想吃,只要有薄饼可购(因为制薄饼是一种特殊技术),随时都可满足口腹之欲了。

虾米笋粿

名小食。注重粿皮和馅料,制作时十分讲究。粿皮用优质的大米和糯米制成:先将大米和糯米洗净后用冷水浸泡3小时,用石磨细磨成浆,再用布袋装好加压揉干水分,放进蒸笼蒸10粉钟后取出,加适量冷开水揉拌成块,制成粿皮。馅料主要把赤肉、白肉、虾米、竹笋、香菇切成粒状,加入适量油煎葱珠、方鱼末、味精、胡椒粉、芝麻油、鱼露、精盐、猪油一起拌匀制成。将每粒粉团压薄成圆形粿皮,包裹馅料捏成上面突起呈球形,下边成半圆形,放进蒸笼蒸12分钟后取出,食时在平底锅中用猪油煎至一边灼赤,盛盘淋上浙醋。特点是上部色泽洁白,底部金黄,有鲜美竹笋甘味,粿皮柔软适口,滋味香醇。

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汕头市小公园行街开设的潮成号小食店,专营虾米笋粿,壳桃粿等。1965年以后,汕头国平路飘香小食店专营潮汕传统名小食,虾米笋粿是其较为出色的小食之一。

韭菜粿

民间小食。选用韭菜为主要馅料(韭菜花、韭黄均可代之),制作时将新鲜韭菜洗净切粒,加入香菇粒、虾米粒,并和入适量味精、精盐、胡椒粉、芝麻油,拌匀成馅料。粿皮通常用番薯淀粉制成。取粿皮压薄成圆形状,包裹馅料后,捏成面上突皱的球形,放进蒸笼蒸15分钟至熟,然后在平底铁锅上用油煎至呈金黄色。味道香浓,外白内翠。街巷流动小食担贩卖的,多取经济型的,馅料纯用韭菜,不加冬菇等细料。

棉城鲎粿

鲎粿,是棉城特有的小食品,是富有潮阳乡土味的小食品。有些回乡探亲的华侨、港澳同胞和在外工作的人一到棉城,总想尝尝鲎粿的滋味。

潮阳何时开始有鲎粿,未有查考,据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说,幼年时就有鲎粿了。可见鲎粿是潮阳“历史悠久”的小食品之一。

为什么它叫“鲎粿”呢?原来有两种说法。

先从“鲎”说起。鲎是在海里生活的甲壳类节肢动物,体呈圆形,尾坚硬,形似鞭剑。鲎粿也呈圆形,恰切地说,圆形的一边有凸出似桃状(平面),也就是很似带尾的鲎肉,所以叫“鲎粿”。这是从形似一的说法。

民间传说:县城有一人家,家姑年迈无牙,不便咀嚼食物,以致消化不良,肚常“生风”。民间本来有制腌“鲎鲑”的爱好,因鲎肉无腥味,能助消化、祛风,成为老年人佐餐之需。这家人的媳妇,对家姑虽然尽心体贴,制了鲎鲑供家姑佐餐,可是家姑不会咀嚼粥饭,仍不能如常进餐,日见消瘦。媳妇心里又疼又急,怎么办呀?要是有一种适合她老人家吃的小食就好了!她想呀想,试呀试,终于制成了一种象粿一样的小食品。家姑一尝,哎呀!这粿稠软而不沾粘,竟可咀嚼,觉得分外香甜可口;吞咽下去,到肚里还是热乎乎的,很是舒服;进食后,不仅不会“胀风”,而且消化正常。由于消化正常,身体很快康复了。家姑问媳妇:“这是什么粿?”媳妇因为粿里掺了鲎汁,就答:“鲎粿。”——鲎粿的名称就从此叫开了。

制作鲎粿,要浸米磨浆,然后按比例混和薯粉,和鲎汁盛在模具中,嵌入鲜虾或肉碎,炊熟后,将粿取出,放在油锅里用文火煎至粿心熟透,但粿面不黄不焦,捞出后加上适量的辣椒酱或豉油,就可进食了。

粿条

潮人对于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粿”。此如萝葡糕,潮人叫做“菜头粿”(菜头是萝卜的潮语别名),年糕叫做“甜粿”,面包叫“面粿”松糕叫“松粿”。而用米粉蒸成薄片切成条状的叫做“粿条”,所以潮语的所谓粿,实际就是别处所称的糕,但包括的范围又不单纯是“糕”。

采用米、麦以及其他杂粮所制成的副食品称为“粿”的,除了潮属各县之外,闽南、海陆丰等地也是如此称谓的。至于香港一些餐室的所谓“贵刁”,实质也是潮语“粿条”的译音。在南洋做粿条生意的,都是华侨,它的制法根本和福建、潮州的相同,不过多加上些咖喱粉而已。这种小食,大概也为当地人士所喜爱,所以粿条也为当地人所熟识。香港餐室又从那里音译过来,名为“贵刁”。有的还郑重其事,加上“秘制”、“马来食品”等等字楼,实在却算不了什么“秘”。而所谓马来食品,不外是潮州粿条的马来化罢了。

在潮汕或海外的潮籍食物馆中,粿条多以炒和“泡”出现于席上。普通炒粿条是先将油锅烧热,放入粿条猛火炒之,再放入肉丝、虾仁等配料同炒上盘的。但也有把粿条垫底,再加上配料与汤的。沙茶炒粿条则是在配料上再加沙茶酱。炒粿的功夫全在油以及火候。油足、火候够,则香浓可口。

潮式粿品中还有一种蒸成半寸厚,切成三角形的“炒粿”,把它炒熟后,加上甜酱油,花生末等配料即成美味的小食。在汕头,炒粿最有名的是永和街口一摊,由于炒得可口,所以每天总是供不应求。到汕头的人,也总要到那里一试。汕头小食有“三绝”,就是:老妈宫(升平路头)粽球,西天巷蚝烙,永和街口炒粿。

鱼丸粿,即是广府人叫做“鱼蛋汤河”的,把粿条放进滚汤的鱼丸汤中泡了一会捞起,加上葱花、猪油、肉片、鱼丸及汤汁即成。香港大牌档的“鱼蛋粉”(即潮州的泡粿条),就是这类吃法,但真正出自道地潮式做法的则很少,所以食起来味道当然要打折扣了。

汕头晨早还有一种早点,叫做“粿汁”的,它是用“炒粿”所用的那种“米粿”,切成条状加水煮至成酱状才进食的。这种粿汁有米的香味,吃时往往以卤汁、卤肉作菜,也有人用卤豆干等。粿汁只有晨早可以食到。清早起来,不大想吃其他东西,这时粿汁一碗,卤肉一块,油炸豆干三四角,便是经济而美味的早点了。

鱼饺

名小食。潮汕鱼饺与其他饺类不同,取海鲜为原料制成饺皮,一般选料于鳗鱼(学名海鳗),取其肉质细腻、鲜嫩。制作时用刀刮出鱼肉,放在砧板上,剔净鱼刺和筋条,再用刀压拍成鱼茸,盛于木盆内加适量味精、精盐拌匀成块,撒上薯粉垫底,用滚面棒将鱼茸块碾薄,用刀切成三角形鱼饺皮。以赤肉、白肉剁成肉茸,炒入方鱼末、葱白末、虾米末、荸荠粒、芝麻油和鱼露,拌匀成馅料,以饺皮加馅料卷成饺形。将上汤煮沸,放入鱼饺滚10分钟,配上香菜、芫荽、胡椒粉和芝麻油,即成汤菜。味道鲜美香爽,具有潮汕地方风味。

鱼丸

鱼丸也是小食的佼佼者。鱼丸,做法与牛肉丸相似,只是它的来历不凡:相传楚平王嗜鱼成性,但又常被鱼骨卡了喉头而恼火,许多厨师因此成了刀下鬼。后来有个厨师在无意用刀背剁鱼时,发觉鱼茸和鱼骨很容易便分开了。于是他灵机一动,把鱼茸挤成鱼丸,煮成了鱼丸汤,竟意外地得到皇上的赞赏。这使鱼丸的声誉增色不浅。

芋泥

芋泥在筵席中往往是作为最后一道菜上桌的,取其头甜尾甜的意思。芋泥的制作方法是:将芋头蒸熟后,碾细成泥,加上豆沙、白糖、炒熟的芝麻粒与白肉丁、煮熟的莲子、少量的橙汁或切碎的柑饼,再蒸一蒸便成了热乎乎而不冒烟,粘滑而不挂碗,清香甜美、油而不腻的潮汕小食。

关于芋泥,人们总喜欢讲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当年林则徐受道光皇帝的委派,入粤禁烟。英、德、美、俄等驻广州领事,设宴请吃冰淇淋,林则徐见这“洋玩艺”直冒热气,不敢贸然入口。老外们见其小心翼翼的样子,便十分不礼貌地笑了起来。林则徐不动声色。次日,林则徐按外交礼仪,设席回敬。几道凉菜过后,便上芋泥,一位领事以为又是凉菜,便用汤匙舀了满满的一勺往口里送,结果烫得哇哇直叫。

翻砂芋

过去是中秋节的应时食品。芋头去表皮后,切成指状小块,放入油锅中炸熟捞起。隔一会儿,再将芋块放人入油中,以除去水汽。然后用白糖加水适量,放入锅中煮,到糖水像胶水一样粘时,即将芋块放入,拌匀捞起,并马上从炉上拿开。这就成了又香又脆的翻砂芋。

棉城冬瓜糕

用冬瓜、白糖、米糖、芝麻、猪肉丁等按一定比例熬制而成,产品黄中透蓝,有透明感;食之柔软清甘,甜润油滑而不沾牙,是棉城传统名产。产品多为内销,供不应求。

普宁豆干

民俗小吃。用大豆作主要原料,掺以薯粉、石膏、卤水制成的豆制品。制作工序是:磨浆、除渣、煮浆、配膏、试粉、掺膏粉、拌和定卤、包块、压块、煮熟,有的煮熟后还用栀子上色。特点是外皮柔韧,内肉嫩滑。普宁市人烹调豆干的方法主要有煎、焗、炸等3种。油炸豆干更是普宁的民俗风味。其皮酥脆,肉嫩滑,清中有香。蘸以辣椒醋,更觉可口。有侨胞把普宁豆干的制作工艺带到国外,经营此项生意。

鸭母氽

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冬节前,农家主妇纷纷舂糯米粉(今多为机械辗制),有的互通有无,馈赠亲友。冬节这天一早,家中大人小孩往往围坐在竹葫或大盘子四周,各自提取事前用糯米粉和水搅搓成的粉团,以两只手搓成弹珠一样的丸子,叫“冬节丸”。“冬节丸” 象征着岁暮之际全家人圆圆满满。有的“冬节丸”还加以橙糕、瓜册糖、豆砂等作馅料,俗称“鸭母氽”,“冬节丸”可任意搓得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取“公孙丸” 好兆头。

老妈宫粽球

老妈宫粽球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前历史了,它的制法十分讲究。粽球产生初期采取的是甜咸双拼料馅,甜馅主要由假豆沙(咖啡渣熬烂后加红糖)、冬瓜片组成;咸的部分中有大片猪头腮(约手掌大小)。由于料足个大,适合当时人们填饱肚子的要求,因此深受欢迎。潮汕谚语“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意为东西要尝过了才知道滋味)最初正源出于此。

此后,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迎合顾客求精不求多的口味,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配方时有改良,制作方法愈发考究。至今,制作延续了泡、炒、煮等十几道工序。

老妈宫粽球采用颗粒饱满且大小均匀的糯米。先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6小时,捞起放置于竹筛晾干,次日下锅用猪油炒后,加入上等鱼露,再炒至米粒晶莹透亮,油香润滑,用盆盛装待用。甜料馅部分为绿豆沙馅(或乌豆沙馅)、莲蓉沙馅和水晶馅,有冬瓜糖和糖腌的白猪肉,外面用猪网朥包裹;咸料馅部分为咸鸭蛋黄、香菇、虾米、腊肠、方鱼末、莲子、栗子和经腌制的南乳鬃头肉。然后用竹叶、咸草包裹扎成六角球形,放进锅内煮熟。煮粽子的汤料中放有十几中药材,且绝无任何添加剂,有食疗之效。粽球平均四、五两一个。食时解开竹叶盛盘,有棱有角,晶莹润滑、甘甜香咸。

钱仔粿

钱仔粿,俗称软粿,也称糍耙粿,是潮汕人在秋凉季节的粿品。

外观为直径5~8厘米的圆饼。按照传统,潮汕人的家庭糕点粿品,钱仔粿是中元节时才做得,是按照时令、农副产品登场和人们的需要而制作的,很有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用糯米碾粉后拌水捏成团状,放在开水里煮熟成为圆如鱼状,置于盘中,蘸上捣碎的炒花生米、芝麻和白糖,用筷子夹成小块,入口就可嚼吞,既润口,又易咽,适合人们秋凉的口胃。每逢农历七月初七“婆母生”和七月十五“中元节”,孩子辈边吃钱仔粿,边唱这样的歌谣:

“钱仔粿,软绵绵,老人奴仔都爱尝,芝麻花生蘸满满,一口钱粿一口香; 钱仔米果,甜滋滋,免包免馅省工夫,阿娘亲手做好粿,阿奴食好去读书。”

正因为钱仔粿脍炙人口,不论老幼吃了都会留下难忘的印象。许多侨居国外的华侨,特别是侨居泰国的侨胞,对家乡的美食更是永不忘怀。他们一回到乡里,遇到秋凉节令,免不了就会想起尝尝钱仔粿这一美食。

鼠壳粿

鼠壳粿是潮汕特色小吃之一,一般在过年前三四天才做,不过现在也有很多小摊每天都有卖。

鼠壳粿是用鼠壳草(即白头翁)捣烂拌米粉作皮,以甜豆沙作馅,用圆形粿印(模型)包制而成,蒸熟后的一种米制粿品。朴籽粿是用一种叫朴籽树的叶和果核捣烂拌米粉浆,加糖发酵,装入桃形陶制粿印或小碗蒸熟后的粿品。白头翁是胃药,有去瘀,调和胃气作用。朴籽叶也有清脾健胃作用。鼠壳粿的用料主要有:鼠壳草、绿豆(做馅)、面粉。

首先鼠壳草要把有棉的那个头部摘出来,剩下的丢弃。然后用水浸上一两天,每天都要换一次水。浸完水后沥干,放在石舂里面捣烂,捏成一团一团下油煎,然后再放在面粉里面和,最终便有了绿色的鼠壳草面团。

再拿出一小团面团碾成薄皮,包进绿豆沙,用模印印成图片中的桃模样,再放进蒸炉里蒸熟就行了。

一般的鼠壳粿都是放在香蕉树的叶子上面,再放进去蒸的,这也是鼠壳粿不同与其他果的一点。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