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山药蛋简介

高考回家的小儿,自行用他表婶送来的新刨的山药蛋炒好了一盘山药条,色香味俱佳。拍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果然令人垂涎欲滴。

山药蛋就是土豆,官名叫马铃薯,但邢台西部的山里人习惯了,称土豆叫白山药,甘薯叫红山药。但这山药不是做中药的那山药。

提起山药蛋,就想起小时候吃山药蛋的一幕幕。那时候,一到暑了伏刨山药的季节,谁家也是一大锅豆沫汤煮进半篮山药蛋,一家人一顿都要吃完一锅山药蛋。吃饭的时候,大人小孩都端着满满一碗的山药蛋,来到吃饭场,人人都在山药蛋后面大块朵颐。边闲话边吃山药蛋,孩子们更是争先恐后,生怕锅里的山药蛋轮不上自己吃了。除了煮着吃,孩子们还会用山药蛋捣烂乎了,加入炒面拌着吃。母亲和奶奶还把小些的山药蛋擦成丝儿,拌上玉茭面,蒸成山药“不烂”,配上新小葱与蒜泥,那才叫个香,一顿吃上两大碗,那才叫得劲儿。

种山药的季节,是开春到“春分”节气。那时候,在春分之前,每个生产队就会派上到邻近的山西界内,和顺县松烟公社一些村去换山药籽,也就是山药种子。邻近山里境内的气候比邢西要冷一些,那里的山药蛋到我们这里就挺能结,这就是气候差异的原因,所以那时候每年都要到松烟去换山药籽。

听大人们说,那时候上山西,到谁家换山药籽,谁家都得管吃饭。山西那里地土广,虽然一年只种一季玉茭,可粮食打得多,吃上不受制。但我们这里就不行了,尽管每年收两季,而人口多,地土少,怎么干一年到头不够吃。去山西换山药籽,可以吃一顿饱饭,特别能吃一碗光粮食的炒面,谁也不愿丢弃这样的机会。

常听大人家在吃饭场上说,去谁谁家,四五个人吃了人家半锅撒面粥,一大升炒面;去谁谁家,吃了人家半箅子蒸团子,还有多半锅稠米汤;去谁谁家,偷吃了人家半盆子油炸糕。偷吃了人家油炸糕的人,那可就像过了年,我们这里过年也难吃上。我们小孩子们是去不了山西的,只能听听大人侃大山,因为去山西都是爬山路,小孩子们根本走不了,也走不动!唯一希望就是吃上山西的“山药花”。什么是山药花呢?就是背回来的山药蛋,把有芽子处,用刀刻下来,剩下没芽子的山药蛋,就是山药花了。山西的山药蛋真好吃,干面干面的,入口即化,在锅里煮得时间长了,就会化在锅里。

春分种下山药,一个多月之后,才会陆续出芽,随着松土除草、浇水追肥,山药一天天长高起来。慢慢地滋杈分枝,再浇几次水,就会开白花了。

到了端午节前后,正是家家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少人家就开始盯着自家的那份山药蛋了。特别是菜园里有了墩豆角和小墩瓜,摘回一把来,再挖回几个新山药蛋,母亲和奶奶就会做一锅面片汤,把这些一古脑都煮进锅里,扔进可以数清的几个面片,戗锅一勺新小葱儿,满街都能闻到香味。谁家小孩端上这样一碗面片汤走到街上,就会引来满街啧啧称赞声。尽管此时的山药蛋吃得还有些不劲道,不干面,能吃饱肚子已经不错了!

等到了暑伏,队里才开始刨山药蛋的,可自家的那份山药蛋也快吃完了。队里的山药蛋一分到家里,便是孩子们高兴的时候了,有了山药蛋,谁也不会饿肚子了。放学回家,就可以先从锅里捞一个山药蛋先解解馋。谁家的饭锅里都是大大小小,跟头拨浪的山药蛋。那时候的山药蛋,就是拌福。邻居大娘家七八口子,二哥与三哥一回到家,就抢着先到锅里去捞山药,大娘给他们每人点着数,不偏不倚。邻居明子家里属他小,他家人口更多,他家的那口大锅他都够不着去舀饭,每回家人们还没回来,他就爬上锅头,错开锅盖,先捞上一碗山药蛋。他妈见了,每次都警告他,别掉到饭锅里。他这才跳下锅台,端起碗一边吃去了。

刨回家的山药,首先要挑选大的好的,装袋准备冬天入窖储藏,以便翌年开春有吃的。另外再把个儿小的山药蛋也拣出来,小山药不好煮着吃,就蒸山药“苦累”吃,要不时间长了,发蔫出芽,更不好吃了。那时候,炒个山药条菜很少,除了家里用人,这才擦一瓢山药条,用几根新小葱,炒一小锅山药条,自己舍不得吃一口的。

如今虽然还有不少村里人保持着种山药蛋的习惯,可谁也不种多少。平时除了炒菜吃,更没人往豆沫汤里煮了。老人们常常提起当年大碗吃山药蛋的情境,年轻人谁还能听下去,孩子们更不愿吃煮山药蛋了。也是的,四季蔬菜都有卖的,自家也是豆角茄子西红柿种一大畦,憨憨的山药蛋早就遭受冷落了。可我们吃山药蛋长大的这一代人,可是仍念念不忘啊!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