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麻黄桂枝汤处方-伤寒论祖方,桂枝汤加减

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麻黄桂枝汤,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美食。

本文目录包含多个相关词条,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1、伤寒论祖方,桂枝汤加减2、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五十)3、比较麻黄汤与桂枝汤在组成、功效、主治方面的异同4、中草药名方:桂枝麻黄各半汤的功效与作用伤寒论祖方,桂枝汤加减

答桂枝汤是《伤寒论》里一首经方,只有五味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姜和枣还都算是生活中能接触到的食材。在《伤寒论》里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方剂,然而就是看似简单的几味药,一个治疗外感的发汗方,被后世医家研用至深,注述详实,清代的柯琴称 “此为仲景群方之魁”,坊间更有“桂枝汤加减治万病”的说法,虽然基于科学严谨的精神,这种美誉值得商榷,但时至今日,桂枝汤的加减变化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都极为广泛,这自然不是一首简单的发汗方能达到的。

桂枝汤的配伍

原书记载桂枝汤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大道至简,五味药之间相互配合就演绎出对立统一的经方配伍规律。

桂枝汤之所以称其为调营卫、和阴阳的第一方,关键就在于桂枝配芍药,这也是本方的灵魂所在。桂枝温卫阳,通经络,解肌驱邪于外;芍药敛营阴,固腠理,缓中和里于内。两药等量,势似彼此对立,互相抵抗,但一阳一阴,一动一静,一开一合、一散一敛,互相配合,二药同用后因和合而产生一种新的作用,它含有二药之个性而又中和之,药虽“相反”而实能“相成”。看似相互对立,又以对方的存在而发挥自身作用,达到协调统一。

桂枝与甘草配伍,体现辛甘化阳之意,有桂枝甘草汤治疗发汗过多、心阳耗伤的心动悸;芍药与甘草配伍,体现酸甘化阴之意,有芍药甘草汤治疗阴津不足脚挛急。这是桂枝汤里体现的两组协调统一的配伍原则。五味是自有阴阳属性的,辛味开泄发散属阳,酸味收敛固涩属阴,而甘味为中焦脾胃之本味,《内经》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甘味不具备明确的阴阳属性,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既有甘温的黄芪、人参健脾益气,也有甘润的麦冬、沙参养阴益胃。当辛味与甘味同用时,辛味能温运脾阳、甘味能补养气血,二者相合有辛甘扶阳暖中之效。酸甘化阴,从味觉上最易体会,一般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酸酸甜甜的味道,一想起到酸甜的味道,就忍不住流口水,但是单纯的酸味或甘味并没有那么强的效果。所以酸味能收敛生津,甘味能益胃滋阴,一滋一敛,相互配合,更能促进脾胃生化津液的功能。

大凡姜枣同用,亦为调和营卫之剂,姜以主卫,枣以主营。大枣可缓和生姜刺激之性,生姜可防止大枣中满致胀之偏,二者合用,能增进饮食消化,有利于其他药物的吸收和作用的发挥。

全方配伍特色,一为攻中有补,攻指驱邪外出,补主要是补中焦脾胃之气,“胃为卫之本”,故能扶助卫外阳气;二为散中有收,芍药微酸微寒,收敛止汗,形成了它散中有收、散中寓敛、开中有合的特点,能散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三为“表中有里”,既能从表以解散风寒,又能从里以健脾胃、助心阳、柔肝木。这就是桂枝汤被冠以“群方之魁”的最大原因。

桂枝汤发汗与止汗

桂枝汤加减变化多,治疗范围广,在《伤寒论》中既说“病常自汗出者……宜桂枝汤 ”又说“可发汗,宜桂枝汤”,可见桂枝汤既能发汗也能止汗,有一种双向调节的作用,根本在于桂枝汤可以调和营卫。

营卫是一个生理概念,《灵枢·营卫生会篇》讲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气运行于脉中,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卫气运行于脉外,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营气属阴,也称营阴,卫气属阳,又叫卫阳。张景岳说:“脏腑筋骨居于内,必赖营气以资之,经脉以疏之。皮毛分肉居于外,经之所不通,营气所不及,故赖卫气以煦之,孙络以濡之。”正常情况下营气卫气一阴一阳,一动一静,营卫和合,周行全身,发挥濡养脏腑,固护肌表的作用。

唐宗海说:“皮毛一层为卫所司,肌肉一层为营所宅”,体质好的人感受外邪只伤及卫分皮毛一层,卫阳被遏,皮毛闭塞无汗时,发汗解表法可以驱邪。禀赋不足或平素体质较弱的人,营血虚于内,卫气虚于外,营卫和合程度不高,也不甚稳定,就容易感受外邪。风寒邪气侵犯人体,容易直透卫而入营,导致营阴外泄,进一步打破营卫和合的平衡状态,造成营弱卫强、营卫不和的局面,病位在肌肉一层,所以要用解肌驱邪,就是仲景所说的:“桂枝本为解肌”非发汗也,桂枝汤就是调和营卫所设。前面说桂枝温卫阳,芍药助营阴,两药一阴一阳,同时着力,并且针对营卫之气化生之源——脾胃,还用炙甘草、大枣、热稀粥来滋养,通过诸药配合,把虚损的补起来,把不和的调和起来,这样就能自然把邪气祛除。所以说桂枝汤既不是发汗剂,也不是止汗剂,是一首调和营卫的解肌剂。

桂枝汤的加减应用

综观《伤寒论》的113方里,桂枝汤为加减变化最多方剂。很多方剂都是桂枝汤演化出来的。徐忠可说:“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当代著名医家祝谌予认为“对于一切因脾胃虚弱所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桂枝汤为主方”,由桂枝汤衍变的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等方剂就是以桂枝汤为底,治疗虚劳不足之证,体现其温中补虚之能。

桂枝汤加减变方有26首之多,用以解表,有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栝楼桂枝汤、桂枝加黄芪汤;用以补虚降逆气,有桂枝加桂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用以补阳助阳,有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加附子汤;用以调血治血,有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汤;用以调补阴阳气血、有新加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以治水气病,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由此论之,桂枝汤的加减变化之方体现了桂枝汤之用,表里气血病均可治疗,实为一首难得之良方。张仲景将其加减化裁,所涉之证甚广。然而仍有其规律可循:一是桂枝汤之加减,关键大多在桂枝与芍药之变;二是除用于解表外,凡治里证,终不离温补、温通、温化之情。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五十)

答倪师双手摸着病人的右手,右手摸手背,左手摸手心。

倪师:还好,(随后又摸了一下病人的额头)都还好,手比较凉一点点。(起身走向黑板)

倪师:诸位,知道他为什么十二点钟开始。(全身酸痛)我们先开处方给他。

麻黄两钱,杏仁两钱,麻黄用多少钱,杏仁就用多少钱,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然后,炙甘草五钱,生姜三片,大枣十二枚,炙甘草,生姜,红枣用多一点,就是补充他肠胃的津液,麻黄,杏仁,桂枝,炙甘草,就是麻黄汤,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就是桂枝汤,这就是麻桂各半汤,剂量上的时候,病人有汗,津液受伤很多,所以,我们把麻黄用少一点,桂枝用多一点,桂枝用三,白芍用三,等量的时候,一个让动脉血管加速循环,一个让静脉血管加速循环,病人就会再出一次汗,把里面的风寒病毒去掉。

麻黄杏仁加进去,等量的时候,这个麻黄汤发出来的汗,肺里面的汗,就是他热里面的汗,高热,体温会发烧的来源在肺上面。所以,这么多年来,风寒在他的身体里面从来没有跑掉过,一直在那个地方,我们用麻黄发的时候,用杏仁把津液再补充回来,这样的话,只能让病汗出去,正常的津液会回头,就不会有问题。这就是处方的方剂的剂量和处方的定义,麻黄桂枝可以用在一起。

吃下去的时候,全身会冒微汗,这是我预测的,微微的汗,因为桂枝二麻黄一就会走表,但是微微的汗,与他现在流的汗不一样,他现在流的汗叫做病汗,全身发出来微微的汗,就是过去的风寒往外走,(炙甘草,生姜、大枣)这个把他的肠胃津液补足,就再也不会有大便的问题。

他现在已经两三天没有大便了,他小便有点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稍微加一点点大黄,这个大黄的剂量不能加多,大黄用一钱半。桂枝汤加大黄,因为在我们发汗的时候,很怕燥矢,宿便产生的沼气会往上冲,病人头会晕,人会感到不适,少量的用大黄就是顺便把沼气排掉。但是,当我们在解表的时候,是不可以下,这是伤寒论的原则。

如果像得了麻黄汤证,麻黄汤在表证,皮肤上面,肺主皮毛,就在肺上面,一攻下,你没有开小青龙,大青龙,攻下,开承气汤,表邪会下陷,表邪下陷到胸腔,就是心下痞,就在胸胁这个地方,就产生了甘遂半夏汤证,如果在肋间的积水的话,就产生了十枣汤证,还有以后陷胸汤,小陷胸汤,大陷胸汤,都是被误下造成的。

为什么伤寒论要讲这些,除了提醒医生,病人有表证的时候,不可以攻里,还有一个,病人并不晓得要攻里,病人也不知道,刚好得了作风感冒,这时候,肚子还饿,胃气还在里面,看到有桌上有便当,很好,又把便当吃掉,结果便当是坏掉的便当,坏掉的便当吃下去,有了伤寒表证,又上吐下泻,自然而然被攻下了,不是被误下,而是被环境所造成的。所以,一定要知道补救他的方式。这是我们当医生要注意的事情。

倪师:(对患者)你先吃吃看,好不好。

刘力红:现在就要用大黄吗?

倪师:现在就要用一点点大黄,因为他已经两三天没大便了吗?

患者:昨天倒是解了。

倪师:解的多不多?

患者:解了来还可以。

倪师:昨天解一点

患者:唉,昨天解,今天没反应了。

倪师:小便比较黄?是什么颜色的黄?

患者:如果喝水喝多了,老解便,它就慢慢变成清的。

倪师:(对刘力红)还是用一点,没关系,因为我们用解表,桂枝汤加大黄是经方里面的处方,就是万一病人有宿便在里面,还没有完全清出来,有伤寒表证,可以两个一起用。但是,绝对不可以用单味的攻下。单用小承气,大承气,调胃承气,是不可以用。用在桂枝汤或者麻黄汤里加,是可以,没有问题。

倪师:(对病人)好吧,你吃吃看。

患者:你

倪师:这个吃下去,如果对的话,你胃口会打开,我们怎么知道好了,很简单,如果你现在吃,今天中午,如果你下午吃,晚上吃,明天中午,忽然胃口大开,中午的时候胃气回复,你就好了。烧也退了,可以回家了,不用住院了。看到什么都想吃,你就好了。

患者:好,!

倪师:但是,你刚恢复的时候,不要乱吃,什么大排挡,烧烤,从头吃到尾,那不行的呵。吃一点比较清淡一点的东西,蛋都不要吃。你给学生们摸摸你的脉。

患者:好。(同学们开始摸脉)

倪师:你们摸他的脉,轻轻摸到皮肤上就有脉,病还在表,摸到皮肤上有脉,脉是浮脉,什么是皮肤,皮肤主肺,他的伤寒还在肺里面,那么多年来的风寒还在肺里面,没有进去。有浮脉就可以解表,如果病人大渴,非常的渴,不断地喝水,还有便秘,解表就要小心了,因为代表津液不够,你要先补充他的津液再去解表。

所以:遇到大渴,肺里的津液不够的时候,让病人多吃一点水梨,水梨色白入肺,吃了水梨,然后再去发汗,同样的桂枝汤啊麻黄汤下去,因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刘力红:就没有完全用桂麻各半的,解表会不会有效?

倪师:解表会有效,就算没有桂麻各半的话,这个麻黄汤就可以把肺里面的风寒去掉,这个桂枝汤是把肌肉里面的风寒去掉,他肌肉痛,关节痛,如果只用麻黄汤,只发肺里面的津液,关节四肢还是会痛,肌肉痛的话还在里面,肺里面的风寒造成他忽冷忽热啊,他很冷,就要靠麻黄和杏仁,觉得很热,就要靠桂枝白芍。

下面整理一下这个怕冷又怕热的方子:

麻黄两钱,杏仁两钱,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五钱,生姜三片,大枣十二枚,有便秘加少量大黄一钱半。六碗水煮成两碗水,因为是发汗,用大火煮。

比较麻黄汤与桂枝汤在组成、功效、主治方面的异同

答桂枝汤和麻黄汤的比较

麻黄汤,依中医教科书《方剂学》的记载,其功用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证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三五、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9g)桂枝二两(去皮6g)甘草一两(炙3g)杏仁七十个(去皮尖6g)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三六、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三七、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与桂枝汤比较,一治表虚证,一治表实证。有汗无汗是一个重要的鉴别标志。林忆曰:“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无汗是表虚表实的区别,仲景曰“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汗不能出是卫气被遏,荣气郁滞,腠理闭塞,经脉不通。麻黄、桂同相配,一发卫气之郁以开腠理,一透营分之郁以和营卫,君臣合力,增强了发汗解表之功,是麻黄汤的主要特点。麻黄汤是发汗重剂,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是诊治要点。若误用之,发汗过多则亡阳。若亡阳,仲景用四逆汤救之(附子干姜干草),甚则用回阳救逆汤。麻黄汤中用麻三桂二,以麻黄为君桂枝为臣。若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能够调和荣卫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臣,解肌发表温经散寒,既增强发汗之力,又调和荣卫。杏仁有宣肺平喘之功,炙甘草能缓麻桂峻烈之性。麻黄汤的用法,基本上和桂枝汤相同,这是不需要服药后喝热粥。“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发汗均需“取微似汗“而不可大汗。麻黄汤和桂枝汤一样是汗法的基本方,由此可衍生出许多有名的压迫发汗的方剂,在下节中我们来考察这一点

中草药名方:桂枝麻黄各半汤的功效与作用

答桂枝麻黄各半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桂枝5克(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3克大枣4枚(擘)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2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5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1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70毫升,半日许服尽。调养如桂枝汤法。

【主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无汗,身痒者。

提醒您:桂枝麻黄各半汤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麻黄桂枝汤处方-伤寒论祖方,桂枝汤加减》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ccv168.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