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慎思追远清明

清明时节追思先贤蕴藏着悠久的中华文化,饱含着我们対于春光无限的感慨,也饱含着敬奉先祖的这份追思。那清明到底是怎样慢慢成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呢?它有哪些民俗活动呢?

一、清明节的来源

清明节是与端午、春节、中秋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秋战国《论语.学而》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表达了中国人对先祖先贤、对逝去亲人的崇敬与缅怀,这也是清明节核心精神的体现。我们现在的清明节是融合了中国古时的寒食节和上已节。寒食节是祭扫先祖的;而上巳节是发生在水边的祓禊,在农历三月三到水边沐浴去掉身上的晦气,这本是当时的风俗。清明、寒食、上巳的时间很接近,人们慢慢地将这三节日连在一起,并将扫墓、踏青和到水边祓禊结合起来。从唐代开始清明慢慢地从过去单纯的节气过渡为一个节日,祭祀扫墓的风俗在这个时候融入了清明,寄托了从古至今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敬和追思。清明节对于中国人来讲有挺复杂的情绪,一方面它有对故人对先祖的缅怀伤情,慎终追远,缅怀先祖,所以不免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这断魂就有点失魂落魄,也许是诗人刚刚祭扫罢了,也许是想起了某个亲人;另一方面清明时节又是人们迎春开展农事活动的时候,是充满希望和快乐的,所以又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画风,让人立刻感到诗歌意境非常清新,所以一方面追怀先祖,一方面还有面对未来。

清明最早是一个节气而不是一个节日,它作为一个节气早在汉代以前就有了。节气通常是古代人民总结出来的、用于指导劳动生活的气候规律,而不像现在是作为一个节日。清明从字面意思理解为清爽而明净,让人感觉到人间四月芳菲天的美好,对于世间万物来说清明就是辞旧迎新的节气,此时气温回升,春风和畅,这时的春风叫“清明风”。《淮南子.天气训》里有“春分则加十五日 ,斗指乙则清明风至”的记载,意思是春分后的十五天,当北斗的斗柄指到乙位时清明风就来了,人们闻到这个风的气息,感受到她的温暖和湿润。其实不光是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名称都富有诗的气息,比如雨生百谷为“谷雨”,露凝而白为“白露”,古人用这个真实有形的自然现象来标注抽象无形的时间。古人把这个自然时间划分了很多时段,“气候”的“气”就是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有“三候”,就是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节”,六节为“一时”,四时为“一岁”。

古人也对二十四节气有比较形象的表达,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套明代的《月令图》,它是现存最早的能比较形象画出不同节气特征的月令图册,尤其是节气里面的“物候”,比方清明的三个候,第一候为“桐始华”,这个华就是古代“花”这个字,就是开花的意思,过了清明这五天内白桐树就逐渐开花了,这是“一候”;第二个五天就是“二候”,田鼠化为鴽,这个鴽就古书上指鹌鹑类的小鸟,古人发现这个时间田地里的田鼠变少了;到清明第三候的时候,叫虹始见,就是这种霓虹开始出现了,古人观察天下雨的时候,这个雨滴经过太阳一照就出现了彩虹,古人把这个季节变化的现象记录了下来形成了古时《二十四节气歌》,这不仅有先民农耕文明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还有中国人将这种特别浪漫的哲思反映在这里面。节气歌内容如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从这《二十四节气歌》当中可以感受到我们中国人对于一年四季轮回的生动有趣的描述,特别有诗意。

二、清明祭扫与农事。

先秦时代北方中原一带祭祀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到唐宋后清明祭祀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在宋朝时,规定从寒食到清明祭扫坟墓三日,明清扫墓活动得到沿袭,延续至今。在清明节,人们通过一次次祭拜先祖先贤的方式来一次次追根溯源,追随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有一件唐代的长沙窖题诗壶上记载有“寒食元无火,青松自有烟。鸟啼新上柳,人拜古坟前”。这里面就提到了坟前祭扫,而“寒食元无火”是说人们在寒食节禁火、改火的风俗。从文献上看,改火这个传统最早是每一年要重新钻燧起火,把旧的火毁掉,在这段时间火就停了,在生成新的火之前,人们在停火之前就得提前把食物做好,那吃的食物就是凉的,这就叫寒食。

南方就习惯于这时用一些青汁加上糯米做成青团。清代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就记录了青团的做法,即上面的青糕、青团是通过“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现在比较多的是糯米团,其温润可爱,非常可口,色如碧玉。我们中国人是有依时令而食的这个传统,清明正好是吃新鲜艾草的时候,青团这种食物到现在大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大概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这段时间是雨水开始慢慢丰富起来,对于农耕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有句谚语讲“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二十四节气包括里面的物候,其实都是我们的古人在长期生活的观察中总结出的自然规律,用之于农事生活,所以才有“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清明这个节气对于农事活动非常重要。先秦古藉《荀子》就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从“遵循四时,丰衣足食”而能感受到中国农耕文明开始,古代人民对于大自然的四季轮回就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中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北方是粟种文明,南方是稻种文明,在浙江上山遗址出土了“万年稻米”,它证明了在一万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已经开始栽培水稻了,当时的先民把这个稻壳稻叶碾碎了掺杂在陶土里做成了陶器,考古学家在出土的陶片和烧土块中都发现了稻谷的遗存物。这粒万年稻谷映射出中华万年的农耕文明。当然要催生出一粒粒的稻米,雨水是不可缺少的,在农耕文明中,这个春雨真的是贵如油。春耕要有春雨,作物才能更好更快地生长,而且文人墨客看到春雨落下,真的是感到春意盎然、诗情画意。想当初唐朝杜甫在成都见到一场春雨下来,诗兴大发,吟唱出“好雨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此诗中诗人用拟人手法对春雨进行了细腻的描述,诗人心目中这春雨都变成喜雨了,也就是春雨对于农事和人的生活来讲都是及时雨,诗人对春雨带有很浓厚的情感,这首诗也让人们感受到春雨的如风似雾的柔绵和细雨菲菲的如诗如画。下面以一首《清明》唱词,让我们走进那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图景中:“一度春来,柳色染烟雨。一抔轻尘,新泥满蘅芜。山河不改,游人早换。唯有思念,寄在春深更深处。一笛飞絮,相忆人何许?一炷心香,寒食暖山居。风物依然,旧路谁同?离恨化酒,点滴浇作笔下书。”

三、清明踏青

从唐朝开始时又添了个新的内容,那就是郊游和踏春,就是将上巳节气的踏青活动放在一起了,这时清明春游就越来越兴盛了。

北京故宫博物院有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一个青绿山水画,这个画面上湖光山色,有的是在湖边漫步,也有几个仕女在湖里荡舟,还有人在山上骑马,湖面波光粼粼,岸上青山叠翠,一派春光的景象。这个画很古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卷轴山水画。阳春三月,阳光明媚。赏春丽人,袅袅婷婷。

游春是古人在清明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古诗词中就有描写年轻女子清明出游的情景。杜甫在《丽人行》的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写了唐代虢国夫人游春的场景。

欧阳修也在《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中描绘了清明节人们在西湖边春游的热闹场面:“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隋唐各式女俑展现了隋唐女子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在新疆博物馆收藏的唐代彩绘舞女俑,面部淡抹胭脂,眉间额际饰红色钿,唇点朱,外罩彩色窄袖缉衣,腰系花棉宽带,披帛绕肩,衣裙曳地,苑若女子踏春出游,在一片春景中翩翩起舞。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代贴金彩绘陶女俑,塑造了女子形象头挽半翻髻,面容娇好,双目低垂,樱唇微起,上穿宽领短袖衣,下着长裙,足穿云头鞋,亭亭玉立,楚楚动人。通过绘与塑的巧妙结合展现艺术感染力,使人联想到隋唐女子们在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清明前后纷纷走入春景,观景赏花,踏春起舞。

青明节古人踏青赏春,那也一定少不了欣赏田园风光,特别是宋代人很会享受生活,比方说秦少游(秦观),他是苏轼的大弟子,写有一首词《行香子·树绕村庄》,词文如下:“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全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唐代诗人王维在其《寒食城东即事》中写道:“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寒食之时,造大麦粥,人们常以斗鸡、蹴鞠、打秋千作为踏青的户外娱乐项目。古人们除了在上已日这一天来踏青,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相亲,青年男女在水边互相泼水嬉戏,如果有中意的,他们就向对方表达一下心意,永结情好。

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就有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在《诗经》中记载这种男女之间的春游,特别是《郑风·野有蔓草》,其诗文如下:“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恋歌,写一个露珠未干的早上,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间路上不期而遇,相互倾心,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欣喜之情难以抑制。作为华夏先民圣洁自由的婚恋性爱的赞歌,无论是诗意想像,还是真实写照,此诗都带有原始的纯朴性和直率性而不同于后世表现男女邂逅的诗作。

四、清明插柳

清明插柳风俗由来已久,民间相传从隋代开始流行。插柳和戴柳的习俗和我国古代的种柳、爱柳之风有关。

“吹面不寒杨柳风”,古人在这个季节也是喜欢折柳、插柳、簪柳,人们常说“无心插柳柳成荫”,那都是对春的希望,所以把柳条插在家门上,或簪柳,别在自己的头上,那青青的柳枝,就让人显得春意盎然,心情格外的舒畅,你的生命力也就像这绿色的柳枝一样。

汉代太尉周亚夫在军营种了很多柳树,使军营得名“柳营”;唐朝文成公主出嫁时,把一株长安的柳树带到了拉萨,并亲手种在大昭寺前;晋代时,全国遍植柳树,称“官柳”。古时文人骚客也写了很多咏柳的诗词,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于柳树的喜爱。“柳”与“留”谐音,古人常用离别赠柳来表达难舍难分的心情。而且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它常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有了,特别是到了宋朝时非常兴盛。在南宋《武林旧事》里记载了都城临安清明插柳的情形:“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人们把插柳当作是春天浪漫的仪式,所以当时有一首诗就写说:“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而且柳之谐音为“留”,古人折柳惜春,也折柳赠别。那么在《诗经》里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来表达这种惜别之情。唐代王维是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就用了“柳”这个意象来意味着“留”,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由于运用了巧妙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浓郁深挚的感情,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在唐代便被谱成歌曲演唱,成了离筵别席上的送行之歌,称为“阳关曲”。

谈王维之诗而感受到千年的离愁别绪,真可谓“低吟,白雪,逢阳春;送君,别去,无知音;高台,孤矗,昂首望;穹凄,尽兮,宙宇敞;车马,纵兮,雁飞翔;春复,秋往,世无常;曲清,默兮,落暗香;何年,何月,蹉跎降;莫问,莫观,莫惆怅;山石,林木,无易样”。

“朝雨后,柳色新;一杯酒,辞故人”,这是王维诗中所表达出的深切思念与不舍之情,也是最真切的嘱托。

五、清明放风筝

在清明节中还有一个活动是孩子们感受到乐趣最多的,那就是放风筝。孩童时代,以前的人们大多自制过风筝,各色式样,风筝一旦放飞到天空,人的心情也随之放飞出去,欣喜而畅快,风筝飞得越高,心愿也飞得更高,也把人们不愉快的事放飞走了,感觉随风而逝了。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放上天空飞翔。风筝最初是古代军事上用来传递消息的工具,后逐渐演变为民间娱乐玩具。风筝造型各异,花样繁多,常见的是各种动物、卡通形象。人们在纸鸢上挂上竹管,风一吹它发出呜呜的声音,发出筝的鸣声,所以就叫做风筝了。风筝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历代诗人曾写下不少形象生动的风筝诗令人赏趣。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当时放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时还把明亮豪华的灯笼带到夜空,犹如“花雨阵洒仙凡路,红灯遥映碧宵空”。宋代开始风筝这个名称就很普遍了,清代古籍《帝京岁时纪胜》里就记载了当时京师清明节人们出城祭扫后放风筝的情景,当时还比赛放风筝,看谁的放得高、放得远,这充分说明当时清明放风筝是多么地盛行。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里面也有一段描写宝玉、黛玉放风筝的段落,后来清代有个画家孙温耗尽了三十六年的心血创作了一套《红楼梦》画册,就是以《红楼梦》为主线,这其中的一张图就是放了三只风筝,有童子、仙鹤和蝴蝶。

清代诗人张劭在《纸鸢》中写道:“众簇春郊放纸鸢,踏歌凝笑线连牵。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避雨寻来芳草地,乘风游遍艳阳天。黄昏人依楼头看,添个灯笼在天边。”这首诗将风筝在碧空中的各种形象、声响、色彩描绘得淋漓尽致。所以中国是风筝的故乡,现在山东潍坊每年都会举办世界最大最壮观的风筝节。

六、清明拔河

清明拔河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拔河也叫施钩或牵钩,就是把一根绳子分出很多小绳头,让人拽着,用于士兵的力量训练,后来演变成大众的娱乐项目。拔河这个项目最早从唐代开始,不过拔河的绳子与现在不太一样,有一部古籍《封氏闻见记》有相关拔河比赛的详细记载。每根绳子可以分出许多小绳子,参加拨河者一人拽一根,绳子长四、五十丈,两支队伍就把这个小绳头挂在胸前一块使力拔,人们在两支队伍中间绳子处竖着一面旗子,大家击鼓呼唤“加油”,场面非常激烈、热闹。

据说唐玄宗对拔河非常喜爱,他曾在清明节组织上千人的拔河活动,阵仗惊天动地的,当时有个大臣张说就写下:“今岁好拖钩,横街敞御楼。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唐·张说《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从诗词中可以看到当时拔河场面多么盛大。

七、清明荡秋千

荡秋千也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在汉代时就出现了,盛行于唐宋时代,它是清明、寒食节不可或缺的活动项目。清明节有这么多的体能活动,很可能是继续了寒食节的一些风俗,吃了冷的东西,需要运动来活络筋骨、暖暖身体。“秋千”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讳,改之为“秋千”。唐代古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当时宫廷里“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到了宋代时还出现了一种“水秋千”,在宋代古籍《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人们在画船上,竖起秋千的架子,旁边还有乐队伴奏,表演者上了秋千越荡越高,几乎与秋千架平行时,往前一荡,然后一个跟头就翻到水里去了,这是非常惊险的。“水秋千”这个名称听起来特别文雅,但实际上是挺惊险刺激。唐代诗人韦庄在《长安清明》中写“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宋代宰相文彦博的诗《寒食日过龙门》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下秋千挂彩绳”。可见在当时民间,不少家庭设置有秋千。

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幅晚清任熊画的仕女荡秋千,他是根据清代一个诗人姚大梅所写诗里头的一句“内家汉戏秘秋千”来呈现的,画中秋千比现在的复杂多了,前后可以荡六个人。画面中的人是特别的开心和高兴。

但有的人看到秋千,往往引起他的愁绪,特别是在清明时节,比如清代的大词人纳兰性德借写《秋千索·游丝断续东风弱》而抒发自己的伤心情怀:“游丝断续东风弱,浑无语、半垂帘幙。红袖谁招曲槛边,弄一缕、秋千索。惜花人共残春薄,春欲尽、纤腰如削。新月才堪照独愁,却又照、梨花落。”这首小词又是抚今忆昔,见到月照梨花和往昔秋千索的景象而触绪情伤,怀念起“惜花人”来了,看到院子里满地飘落的莉花和空空如也的秋千,睹物思人,忆起逝去的美好时光,顿时感觉这院子里非常的寥落,纳兰性德在词中用简单的几句话道尽了他的离别之痛及对故人的思念。

八、清明新茶

清明除了是春耕、祭扫、踏青、放风筝、拔河、荡秋千的时节,也是采集新茶、喝点清明茶之时节。自古就有“清明连谷雨,采茶正当时”。中国茶文化传承数千年,“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茶学家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这正好是清明前后,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的百科全书”。

宋代梅尧臣也在诗中写到“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宋·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由于《茶经》的广泛影响,陆羽从唐后期开始就被人们封为“茶神”,当时卖茶的人都要供奉瓷制的陆羽像。比如像这件五代时期的白瓷黑彩的瓷人像,只有十厘米高,产自当时河北邢窖的产品,与它一同出土的还有一套白瓷茶具,也是很精致可爱。瓷像盘坐着,头戴高冠,穿着交领衣服,手拿长卷,好像正在研读的样子,根据瓷像衣作和当时出土信息,专家论证这个瓷像应该是“茶神”陆羽的瓷像,他手里的长卷应该是《茶经》,瓷像的制作其实前后经历过三个多世纪,当时制作的数量应该是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能够确切考证的只有这一件,所以它是非常珍贵的。当时商家卖茶叶时,顾客买够一定数量就会得到一尊陆羽像,因为人们很崇拜陆羽。

宋代风行点茶,点茶成为宋代四雅之一,点茶所用之茶以新为贵,每年清明节前后新茶初成,用于点茶颇佳。在宋代,上至宫廷文人,下至商贾黎民,皆好饮茶,点茶艺术快速发展。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有精妙论述,其中记载点茶有七汤,汤瓶注水,茶筅击拂,茶汤逐渐形成“疏星皎月”、“珠玑磊落”、“粟文蟹眼”、“轻云渐生”、“浚霭凝雪”、“乳点勃然”,最后“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形成美丽的沫饽,尽显茶汤之美,自然而然美轮美奂,后人称之为“七汤点茶法”。

品茶很有情趣,茶能带给人们非常清新的味道,其实很多古代文人在品茶的时候又能品出另外的味道,比如苏东坡,当时他在密州(现山东诸城)作知州,也正值寒食清明之际,他写下了著名的“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这首词上片写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正是黯然神伤时,也是寒食改火之时,生起新火,喝起清明的新茶,一切的人生都有新的开始。这首词的巧妙之处在于本来是烟雨柳斜斜,是有点感伤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一瞬间又转回来,既有对过去的一种怅惘,又有对未来的一种希望,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这一曲《望江南》仿佛就是一杯清明的茶,韵味悠长 从歌词中也体味着所蕴含的绵绵不绝的思念,真可谓“春风,春柳,春花,春意透窗纱;清歌,清酒,清茶,清梦到故家;少年,鲜衣,怒马,意气似风发;且呼来,乾坤之大,倾杯尽流霞。看山,看水,看画,看雨潇潇下;知你,知我,知它,知音在天涯;少年生了白发,故事添风沙;任几番,浮沉飒沓,闻香品新芽。”

读罢苏轼写的《望江南》,总免不了想起了他的另一首描写清明时节西湖美景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这首诗将西湖与西施联系在一起,把一个女子容颜跟一个湖水的阴晴联系在一起,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天才的创新之作。

南宋时西湖十景图开始盛行,西湖十景包括苏堤春晓、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柳浪闻莺、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断桥残雪、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它南起南屏山麓,北达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千米,历史上许多画家都描绘了西湖十景,明代画家刘度的《西湖十景图册》,其中一页就是苏堤春晓,其笔法严整,设色清新淡雅,描绘了苏堤报春的美妙景象,苏堤两岸,桃红柳绿,杨柳依依,艳桃灼灼;湖中扁舟,水波粼粼。画中表现出清明时节繁花盛开的自然风光和人们踏青游玩的欢乐气氛。该画面的构图、色彩,让人感受到春天勃勃生机和活力。

九、清明上河图

如果说到清明,要用古人的画面来展现的话,中国老百姓妇孺皆知《清明上河图》应该是首选之画,描绘了当时北宋都城汴京的清明时节繁华市井之貌,是一座活在画卷里的千年京师古城,真可谓:“一点点花红柳绿,一蓬蓬人烟泛起,一重重楼台,喧嚣入梦里;一幕幕红尘点滴,一行行远方行旅,一处处街头巷里,一层层卷帘酒旗斜阳里,一片片都成记忆;长长的画卷里,容下了有几许,容下了多少人梦里汴京,再留下几生几世的谜题;长长的画卷里,容不下有几许,容不下踏花归来的雅意,容不下恬静春光千里,再淡出不容分说的梦里;仿佛若有声音,在古往今来的繁华里,仿佛不曾离去,有一座城活在画卷里。”

千年城市,繁华市井,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让人遐思感叹,曾经的京师繁华落尽,巷陌烟雨已经随风而逝。

至此,我们用古韵新语话说了清明节的来源与民俗 ,其实对于逝去的生命,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特定的缅怀方式。对于中国人来讲清明节就是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此时的中国人一定会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感恩和对他们的纪念。中国是一个强调忠孝的国家,中华民族是重视自己的先人,祭祀黄帝陵就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精神寄托;对自己先祖的祭扫和崇拜,也是中国人家族认同的纽带,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家国情怀的体现。古人说长相思勿相忘,这既是最深切的嘱托,也是最深情的怀念。清明节是将过去与现在、今人和古人、生者与逝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现在是从历史走过来的,我们的现在也会成为历史,中华民族薪火相传,一代代生生不息,慎终追远、尊亲敬祖也是我们对自己民族和国家历史的尊敬和传承;清明节既是与过去的郑重道别,也是迎接新生的仪式,它是一开始就是一场与春天温暖相遇的节日,我们走近自然、亲近自然,就是表达对生命感恩的最好方式,所以清明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是非常特殊的,一方面它情感深厚,意蕴深远,承载着中国人对于生命的哲思;另一方面,它又承载着中国人对每一年全新的时光的憧憬和向往。我们在祭拜先祖当中去敬畏我们的历史和过去,我们要用努力和勇气去创造全新的未来。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