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张巡历史评价

千古留名千万骨——张巡的成名之路

张巡,翻开史书,关于他的记载时间横跨也就1年多的时间。756年登上历史舞台,757年谢幕退出。不过就是这短短1年多的时间,却是张巡最辉煌的历史,也由此名流千古,并被后人立庙永享祭祀。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张巡借此乱世开启了他的人生高光时刻。发端于守卫雍丘,至睢阳开启开挂模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达到人生巅峰,创造了历史鲜有的睢阳之战。

张巡用兵善于虚实结合,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目的。在守卫雍丘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雍丘令令狐潮叛唐后,张巡乘机占领雍丘,张巡有2千多人,令狐潮有4万余人马,张巡守,令狐潮攻,这就是当时双方的战力对比。此战中张巡的军事才能得到了体现,也可以说是他的狡狎。其中有三次,第一次,双方对战几次后,张巡方弓箭不足,便乘夜把穿着

衣服的上千草人从城墙上用绳子放下去,敌方以为是对方士兵,便射箭攻击,张巡借此获得充足弓箭。此计是否让大家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不过罗贯中的草船借箭是其虚构的情节,张巡草人借箭却是历史史实。罗贯中或许还借鉴了该故事。借箭的同时还给敌方制造了一种“狼来了”的假象。当狼真来了的时候,对方却毫无防备,张巡大挫令狐潮方。第二次,雍丘城内薪木殆尽,张巡谎称放弃城池,希望对方让出一条道让他们撤走。令狐潮信以为真,结果张巡领着士兵到城外转了一圈,拆掉了许多房子的木头,完事带着又回城去了。第三次,张巡和令狐潮说,你给我三十匹马,我有了马就带人离开,雍丘城给你。令狐潮又信了,张巡却把马分给士兵,回复说,我是想弃城,但手底下人不听,我也没办法。双方大战,令狐潮战败逃走,不再来攻城。不知是张巡太过于狡诈,还是令狐潮过于单纯,俗话说,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但令狐潮被张巡的同一种骗术骗了三次,彻彻底底被张巡玩弄于股掌之中,四万人愣是被两千人打的七零八落,令狐潮的老脸算是被踩到十八层地底去了。兵不厌诈,张巡在此把“诈术”用到了随心所欲。不过也就是对令狐潮,如果换作一个实战经验丰富的将领,警惕性高,对敌人从不轻信,张巡的成名之路或许会来得晚一些。

在周边被叛军占领后,张巡主动放弃雍丘,转战睢阳,与许远、姚誾、雷万春、南霁云等会合,开启了安史之乱中最为惨烈的睢阳之战。张巡方以最多时7000余人对战对方十余万人,凭借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多次击退对方进攻,苦苦支撑10月有余。最后阶段,在长期围困之下,睢阳城内兵力不足、粮草殆尽,派南霁云突出去寻求救援,基本无人援助,在临淮节度使贺兰进明处,设宴乐接待,但也只是接待,并无提供支援。最后在宁陵获兵三千,突回睢阳时只剩千余人。内外交困局面下,张巡、许远先后杀掉自己的妻妾、家仆供兵士食用。据史载:“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人之将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遣民止四百而已。”食人三万,全城最后只剩下400人。张巡等人在城破之时被俘,后被叛军所杀。

这就是张巡在史书上留下的1年多的记载,被后人铭记而千古留名。睢阳之战之惨烈不在战况之惨,而在于3万无辜百姓被唐军所食之惨,如此悲惨恐史所罕见。安史之乱局势稳定之后,关于张巡,当时就有人指责其食人做法的残忍和违背伦理,后在其好友为其立传辩驳中,肃宗以其有功于唐给予表彰,后世历朝历代也对其颂扬并在清代配享太庙。张巡被后世所赞扬,我认为有两点:一,杰出的军事才能,以不到1万的兵力抵挡叛军十几万人,坚持近一年,如此能力确实令世人佩服;二,张巡的忠烈精神,对唐王朝的忠诚可谓日月可鉴,绝不投降,战至最后一刻。如此忠烈应该是后世王朝对其推崇备至的重要原因,以此榜样的力量维护王朝的统治。至于历代所说的阻挡叛军,使江淮财赋之地免于沦陷,为唐王朝提供赋税支撑则不完全正确。关于睢阳之战的评价,我觉得司马光的评语更为切合实际:“唐人皆以全江、淮为巡、远功。按睢阳虽当江、淮之路,城既被围,贼若欲取江、淮,绕出其外,睢阳岂能障之哉!盖巡善用兵,贼畏巡为后患,不灭巡则不敢越过其南耳。”保全江淮,并非是因为睢阳地理位置有多么重要。要知道睢阳位于今天商丘市,地处平原,并非是像函谷关那样的天险,叛军大可绕过睢阳进攻江淮地区,没有如此,只是因为张巡占据睢阳,不拔掉此城,此地就如一颗钉子,叛军在进攻过程中时刻要提防背后的张巡,也就是后方不稳。所以说,更确切地说是睢阳之战牵制了叛军,并非阻挡,才使江淮之地得以保全。至于为唐王朝提供税赋支持则有待商榷。江淮税赋运往中央政府需通过运河到洛阳,再到长安。睢阳位于隋唐运河沿岸,当时河南、关中等地已被叛军占领,关中地区南部又有秦岭阻隔,河南是江淮赋税转运必经之路。这也是叛军一定要占领睢阳的原因,必须占领运河这一重要通道,否则即便占领江淮,税赋也难以为其所用。因此,睢阳之战的历史意义在于牵制了叛军占领江淮以获取此地的赋税作为继续战争之源,使战争规模不至于进一步扩大,同时保全江淮免受战争之灾。

另一方面,睢阳之战食人现象也历来被人所诟病。不过从此也可看出一些历史现象。虽然张巡被历代称颂,从他的忠烈精神层面讲确实值得后世铭记学习。但我们深究其忠烈,忠于何人?按史书记载,睢阳之战中,张巡说过:“吾蒙上恩,贼若复来,正有死耳”,“孤城备竭,弗能全。臣生不报陛下,死为鬼以疠贼”,被俘后怒斥反贼“我为君父死,尔附贼,乃为犬彘,安得久!”他的忠为忠于皇权,为皇权可以牺牲一切,当然也包括睢阳城内上万百姓。当然,这就是古代中国皇权专制下形成的社会价值观,皇权等同于国家,效忠皇权即是忠诚于国。我们要求其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又过于苛求,也不符合从历史的客观实际出发。有人可能反驳,张巡牵制叛军十几万人马,江淮广大地区免遭兵祸,是以牺牲局部换取大局。这样的说辞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感情牺牲的不是自己。固守一城,计较一城之得失,并让全城百姓几尽死亡,有此必要吗?如当时人所议:“巡始守睢阳,众六万,既粮尽,不持满按队出再生之路,与夫食人,宁若全人?”此议不无道理。即使是为保全江淮赋税重地,大可沿运河各城节节抗击,一城不守退居下一城阻击,既可更长久阻滞叛军,也可避免食人之惨剧。另外我们要记得,“民贵君轻”历来被古代统治者所提倡,此战可以说揭露了其虚伪性。皇权之下,皆为蝼蚁。为维护皇权稳定,一切皆为刍狗,随时可抛弃。虽说古代以儒家思想治天下,但也不尽如此,就皇权来说,从来是有利则用,无利则弃,否则也不会出现食人三万违背儒家伦理之惨剧。

张巡以不足1万人牵制叛军十几万人,保全江淮之地,他杰出的军事才能、不渝的忠诚、坚韧的品格、誓死不屈的气节值得后世历代敬重、佩服和学习,也是他留名千古的原因。但我们也要记得,他留名千古背后是三万多的累累白骨,不是士兵,而是三万无辜百姓,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有人说当时城内已无粮食,饿死百姓众多,食人不够三万,但即使食人三千、三百,那都是人间惨剧。士兵战死是天职,百姓被食而死则有违伦常,坚守城池近1年,却食百姓充饥,不禁要问,守城为何?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