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高粱主要分布在

今天我们来聊聊高粱土壤耕作的主要方法。目前高粱产区采用的耕作方法,主要有平翻耕法,垄作耕法和深松耕法。而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平翻耕法。

平翻耕法,平翻耕法是采用最多,分布最广的传统耕法。这种耕法可创造平坦严醉的土壤表面状态和上虚下实的耕层结构。平翻耕法有三个土壤耕作环节,即基本耕作——耕翻,表土耕作——耙、糖、压和中耕。所用畜力农具有木犁、拾子、耙、糖(粉子)、碗子和锄头等;常用机引农具有机引五锌犁、双向犁、平翻深松犁、圆盘耙、钉齿耙、镇压器等。采用机引农具克服了畜力农具形成的三角犁底层及贮水、保摘能力不强的弱点,使耕层得以加深。特别是在土壤有机质少、粘重或春早地区,这种耕法可使耕地表面形成疏松的隔离层。该隔离层既可控制土壤水分蒸发,又可使耕层松紧适当并逐步加深。

耕翻的深度和时期,耕翻的主要作用是变换耕层层次,疏松耕层,使土壤疏松散碎呈团聚体状态。只有适宜的耕翻深度才能产生良好的农艺效果。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1977)大面积调查结果,若以耕深12-14cm的高粱产量为100,那么,耕深增至15-18cm时,产量可达118.1;增至19-21cm时,产量为128.4;再增至22-25cm时,产量则高达144.6。但是耕翻太深会使生土翻到地表.造成耕层土性生凉或透风跑墒,不但不能收到增产效果,反而会造成减产。确定适宜翻深度时,应考虑气候特点,土壤类型,品种根系伸长的有效深度,机械动力状况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当前高粱地的耕翻深度一般为16-20cm,较深的为20-25cm,带深松铲的可达25-30cm。

根据前述加深耕层对高粱增产效果的研究,高地的最大耕翻深度应在30cm以内。春播区和春夏兼播区通常是秋翻的比例为大,而南方高粱区因春夏秋三季皆有播种,所以也都有耕翻。一般的规律是伏翻优于秋翻,早秋翻优于晚秋翻,秋翻优于春翻。承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55)比较结冻前土壤水分含量,证实在各种土壤上早翻都优于晚翻。确定耕翻适宜时期的主要指标是土壤含水量。一般土壤自然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时为耕翻适宜时期。直观经验是用手握工能成团,手松开时土团落地后能立即自然散落为适宜耕翻时期。

表土耕作与浅耕,耕翻之后至播种之前进行的耙、粉、压或起垄等作业称为表土耕作或整地。它是耕翻的辅助部分。在轮翻耕作体系中掌独进行耙茬播种,则有以耙代耕、实行浅耕之意。表土耕作的目的是创造良好苗床,为一次播种出全苗作好准备。耙、精、压等表土耕作可使高粱地表净(无病、虫、草害)、平(地面平坦)。

耙地,把地是一项主要的整地措施。它有碎土保墒,处理残茬,翻埋粪肥利平整地表的作用。

耕翻过的土地必须及时耙糊,否则会失摘严重,造成出苗不良和降低产量。承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55)查明,翻后不粑地,结冻前土壤含水量较耙地的低3.3-7.2%。耕翻后不秋粑地,虽然春季及时进行了耙捞,但也因失摘严重而出苗不齐,减产7.5%。马德成等(1963)曾测定,耕翻后连续耙压可使耕层土壤水分含量提高2-8%。若耕翻时土壤水分含量适宜,可在犁后带钉齿耙,或者合墒器随翻随耙。干旱地区应特别注意避免翻耙脱节。

在干旱地区确定耙地时期应特殊注意土壤墒情,必须翻耙连续作业。但是,地势低洼或积雪时间长的地区,秋季耕翻后可不耙或粗把过冬。这是因为这类地块土壤含水量较多,耕翻后立即把地反而会压实耕层。不耙或粗耙会有冻华、散摘和熟化土壤的作用。这种做法在盐碱地上有防止盐分上升的作用。秋季耕翻后不能及时靶地而须早春耙地者,或需春翻春耙者,都应在保墒期以前进行,目的是保住返浆水。早春化冻时期正是耕层水分汽化并经地表蒸发的阶段,此时进行靶地能切断表土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在北方早和粑地是防春早保春墒的切实有效措施。

深耕轮翻地区,当高粱接大豆或玉米茬地时,往往直接进行浅耙灭茬处理。在轻质土壤或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上,用轻圆盘耙放大角度并增加负重可耙深7-10cm。若土质粘重则可缺口重耙耙地,可将残茬切碎并埋至10-14cm深。这种以耙代耕的做法在东北地区较为普遍。

镇压,播前和播后进行的镇压,有压紧耕层,使播深一致,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的作用。秋翻地地面有坷垃时,早春顶凌镇压还有碎土作用。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镇压的次数和压紧程度都不一样。在干旱地区,往往从防旱保墒出发,实行多次镇压或镇玉与耕地结合。对一些漏风土或质地砂性的土壤,以及耕翻后过于疏松的土壤,均应加强镇压措施。

一般,在播种前后常需镇压2-3次。经过镇压可减少土壤大孔隙,增加毛管孔隙,促使毛管水上升,有利于种子发芽和保苗。穆振中等(1963)指出,在春播于旱地区秋压或春压后,土壤含水量都有增高,保苗效果好,其中又以春压二次效果最佳。

畜力耕翻时常用石硫子或木酸子,干旱地区沟种时用鸭蛋硫子镇压。机耕时常用环形镇压器或V形镇压器。环形镇压器除了镇压接摘外,还可以在地面形成一层干土覆盖层,减轻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

好了,本篇文章就到这里了,大家在阅读后,是否有所了解了呢,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