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发现孩子有偷盗行为父母该怎么办

我在这里想问一下大家小时候是否有过偷盗行为呢?父母亲都是这么做的呢?

那么近日,江苏南通,一对夫妻拉着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到派出所,要求警察把他抓起来。民警细问之下得知,原来男孩是他们的儿子,为去同学家玩偷拿父母100块钱。在民警的耐心教育下,男孩认识到错误向父母道歉,并将剩余50元归还。同时,民警对两位家长也进行了教育,应采取更合理的方式,不应让孩子害怕警察。

我觉得民警讲的还是对的,他比这对夫妻更懂得教育孩子!这种行为确实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

我记得我小时候拿了邻居家的东西,是偷着还回去的,谁都不知道,也是一种小幸运。

一份儿童心理咨询门诊的资料显示,在44名有不同程度“偷窃”行为的孩子中,6.8%是在4~5岁时拿家里的钱。

63.7%发生在小学阶段;29.5%到12岁以后才有“偷窃”的行为。

面对孩子偷盗问题不同阶段的孩子,教育有不同的做法。

六岁之内孩子的“偷窃行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幼儿时期(0-3岁)到学龄期(3-6岁)的孩子,很难区别东西的“所有权”,或者干脆不能正确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所以很多孩子都会犯“偷”这个错误。试想一下我们小时候都有偷窃的行为长大了反而就没有了。

教育学家卢梭曾说:“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多数不知道什么是偷,并不是代表孩子的品行不端正,父母也不必过分的愤怒和焦虑,甚至是过激地打骂,对于孩子的心灵也会造成不小的伤害。有时候孩子的这种行为可能是一种心灵体验。父母只需要把偷和拿这个概念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年龄大的孩子的“偶偷”

如果感觉问题不严重,孩子只是偶尔为之,尤其是第一次,数额也不大,可以假装不知道,尽量给孩子留足面子,想办法不动声色地告诉孩子以后什么时间需要钱,向父母要就是了。同时要注意平时给足孩子零花钱。

如果感觉需要谈,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谈这件事。千万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定性为孩子“偷”,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只是觉得他拿钱时应该打声招呼,他的行为只是不妥,而不是坏。一定要让孩子确信,在父母眼里他绝没有“偷”,绝无道德问题。同时,在钱的使用上要和孩子达成共识,告诉孩子以后拿钱时告诉家长一声。

建议对于年龄大的孩子,适当的时候要给予可支配的零用钱了。教育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观念。

年龄大的孩子的“惯偷”

这个时候确实需要重视了,了解孩子偷窃的真正原因。实际上无论孩子出现任何“偏差行为”,行为上的错误,都是因为孩子日常的养育方式,已经不是最顺畅和充满爱的养育方式了。用孩子的行为看到我们的关系。这些行为,不仅仅包括了偷东西拿东西,还包括了打架斗殴,网瘾游戏,早恋等等。这些所有的行为,背后的解决根源,都只有一个: 良好的亲子关系 。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亲子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一名家长都应当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特点,始终以非凡的耐心,调试、构建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让平等、理解、信任、关爱成为家庭生活的主旋律,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如果我们小时候的“偷窃”经历没有得到好的处理,可能会给我们留下一辈子的伤痛,也可能误入歧途。如果小时候的经历没有被强化,现在想想可能是一段可笑的回忆。所以孩子的教育用对方法很重要。大家还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留言讨论,我们一起交流学习成长。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