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中语文老师在讲解“墨守成规”这个成语的时候,说过一段慷慨激昂的话。
“这个世界上,最没有说服力的话就是,‘我们一直就是这么做的。’一直这样做,就能代表这样做就是对的吗?”
生活中,有很多事做多了就会变成习惯,但习惯很可怕,因为习惯是有好有坏的。
还有一些所谓的“常理”其实比习惯更可怕,因为常理并不是真理,如果没有一双辨证的眼睛,一味地遵循常理,很有可能走歪了路。
到了烹饪这件事儿上,也是一样的,一些看似是常理的做菜方法,可能会埋没食材的味道,甚至有可能阻断厨艺进步的阶梯。
这篇文章,算是一个思考吧,看看是否有些做菜的常理,并不是真理呢。
例如:
炖肉不用香料;
刷锅不用洗洁精;
葱根,香菜根用来做菜;
炖肉,用焯水的原汤;
在烹饪上,做一些“违背”常理的事儿,能推开一道新的味道大门也说不定。
炖肉不用香料
在我们常规的认识里,炖肉出锅时满屋的香味儿,那是香料的功劳。
尤其是在我家老爷子的烹饪世界里,所有的香味,都是香料给的。我家厨房,就跟香料博物馆一样。
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有,甚至是不是香料,只要长得像的,老爷子都会买。
炖个肉,有时候锅里的香料比肉还多。可想而知,那味道得有多香,匪夷所思的香。
有一次老爷子炖肉,我们村长路过我家,以为啥东西着了呢。我爸邀请他吃肉,村长一溜烟儿就跑了。
像我们老爷子这样的,应该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人都会认为香料是炖肉必不可少的调料。
香料们,各有所长,能去腥,能增香,能提鲜,能增色,用好了的话,把肉香托起来,还有悠远的回味。
但用不好的话,就成了炖啥肉都一个味儿。
大家试试我这个不加香料的卤肉饭,或许能对香料有个全面的认识。
精五花,先切厚片,再改刀成条。锅里放一点点油,开小火,五花肉下锅煸炒。肉变色,先出水,然后是腥味。水煸炒干,腥味散去,开始出油。炒出大部分油脂,肉条开始微微变黄,下白糖。炒到肉条焦黄,下姜末和洋葱末。姜葱末炒香后,下花雕酒,烹出酒香。喜欢的话,这时候可以下点杏鲍菇条。烹酱油,炒出酱香。给一点胡椒粉,也可以不给。加热水,大火烧开后,保持十分钟。根据腥味多少,决定要不要再给一次花雕酒。酱油找色,盐调味,可以来电鱼露增鲜。转高压锅,压好以后再转砂锅慢炖。进了砂锅以后,可以选择同时卤点鹌鹑蛋啥的。这个做法,肉在进到嘴里的一瞬间,我们就会有知道,原来肉的本香这么美味。
香料对于炖肉来说,是锦上添花,可不是雪中送碳。我们要靠手艺去掉肉腥,提出肉香,而不是指望香料来帮大忙。
但香料也不是敌人,根据个人口味,食材新鲜程度,以及肉的种类,合理适当地搭配香料,以肉香为主,香料为辅的原则来对待肉,肉才会还以咱们满口香。
关于香料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主页合集里翻看下,写过不少了,应该会对大家认识香料有些许帮助。
刷锅不放洗洁精
我姐每次来我家吃饭,都想带走我炒菜的锅,用她的话说,我这个锅好像天生不粘,做出来的菜都比别的锅好吃。
她一直以为,我是花了大价钱,买了口好锅。但当她得知我的锅是充话费送的时候,惊讶着大嘴一口气吃了好几个卤蛋。
为啥我充话费送的锅,会比她花了好几百块钱买的各种科技加身的锅还好用呢?
可能是因为我比较懒,又比较抠,平时刷锅的时候,都不怎么爱用洗洁精的关系。
倒也不是从来都不用,油渍比较顽固的时候,肯定还是要用的,只不过大多数的时候,我都是用热水加钢丝球来洗锅。
一顿饭要炒好几个菜,一道菜做好以后,趁着锅热,开热水,再加上钢丝球这个神器,稍用点力气,锅就能被刷得蹭亮。
等吃完饭,最后一次刷锅的时候,偶尔会用一点洗洁精,来彻底地清洗。
如果用了洗洁精,就把开火把锅烤干,然后放一点点油,滑遍了它再关火。
其实呢,锅粘不粘,不在锅。而在用锅的人,会不会养锅。
以前的文章里我提到过很多次让锅不粘的最有效方法,干锅烧热,加油润遍,关火放凉,再开火加热,这时候的锅,就变成了妥妥的不粘锅。
原理很简单,咱家的锅看起来表面光滑细腻,实际上缝隙多得很,食材下锅以后,都陷进了坑坑洼洼的缝隙里,所以才会粘锅。
干锅烧热,缝隙变大,冷油下锅,钻进缝里,关火放凉,油被留住。
再开火炒菜,没了缝,也就不粘了。
这就是让锅不粘的大概原理了,这么看来,洗洁精确实能破坏不粘效果。
但为了干净和卫生,锅还是要清洗干净,只要学会了不粘锅技巧,平日里多关心一下自己的黑锅,这就可以了。
别扔葱根
我相信大部分人在择菜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把葱叶根葱根扔了吧,葱叶可以熬葱油,会被一部分人留下。
但葱根,又脏又丑,没几个人愿意让他出现在自己做菜的锅里。
扯句远的,作为香料界里的大神,花椒。几乎家家都在用,但我们用的只是它的果实。
其实花椒叶比花椒更好吃,花椒叶里的花椒精油同样丰富,如果较真的话,花椒树的枝干里都含有花椒精油,甚至花椒树的根里,含量更丰富。
见过花椒树的朋友肯定都知道,那花椒树,离老远都能闻到特殊香气。
回到葱身上,被我们忽略了的葱根儿,其实是葱身上,葱味儿最浓的部分。
但拿他炝锅炒菜的话,的确不合适。卷煎饼的话,就更不行了。
那葱根儿作为葱味儿最大的部位,扔了可惜,又没有用武之地,可咋整呢。
炖肉的时候使,葱根洗掉泥,带着一点点葱白,跟香料和生姜,一起先下锅炸出香味,烹酒,烹酱油,如果用到醋的话,也趁着热乎烹一下,加热水烧开,炖肉的汤水就准备好了。
用一节葱根,至少能省掉两节葱白。
同理,香菜根儿,也这么用就行。
其实除了炖肉,用葱姜香菜汁儿的时候,用根儿也行。
放一块儿捣碎,加水过滤出汁水来,用来腌肉,味道嘎嘎香。
既然说到根儿了,我还想多提一嘴,被我们扔掉的香菇根儿,其实也是个好东西。
喜欢那种筋道耐嚼口感的朋友,建议别扔掉香菇根,自己做成酱,越嚼越香。
自己做香菇酱其实很简单,攒着香菇根儿,改刀成小方丁。
下油锅炒香,炒出水分。
剁碎的郫县豆瓣酱,开小火下锅炒酥喽。
加点辣椒面,孜然面,盐和糖调味儿。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这样了,可以加点肉丁炒进去,放点黄豆酱和甜面酱也行。
焯水的原汤炖肉
肉类食材焯水,是去腥跟深度清洁性价比最高的方法。尤其是带骨头的,血水残留越多,腥味异味也就越大。
冷水的时候,就把排骨放进去,水面大一点,灶火小一些,让温度慢慢上升。
原理就是初中物理知识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随着水温逐渐升高,热量向排骨内部渗透,温度上来了,血水们开始兴奋起来,来回乱窜的时候,顺着组织间的缝隙,就跑到水里来了。
温度持续升高,血水凝固,被沸腾的气泡托起到水面,拿着勺子把他们捞起来扔了,这个过程就把腥味给赶走了。
为什么水要大,火要小呢?
水多点,存储溢出血水的空间就大。火小点,温度上升得慢,给血水流出的时间就长。
因为等水温太高以后,排骨表面蛋白质凝固,形成了一道屏障后,血水渗出就不那么容易了,这也是为啥焯水要冷水下锅的原因。
如果再搭配上葱姜和酒的话,去腥效果就会更好。
话说回来,焯过肉的水,虽然血末被打去不少,但汤里面的“脏东西”还是会残留许多。
所以大部分人,会选择把焯肉的水倒掉。
不过,现在有很多人提倡肉不要焯水,因为焯水会损失一部分的滋味儿跟营养。
这话怎么说呢,温度升高以后,可不止血水分子变兴奋了,排骨本味因子,有营养的分子们,都跟着嗨起来了,也会有不少跑到水里。
更何况,还有一些水溶性的蛋白,会很轻易的被热汤捕获了。
要干净,还是要营养要美味呢?
这个抉择并不难,焯水之前,排骨先泡一泡,血水能走一部分。
焯水的时候,手勤快一些,把能看到的血末打干净一些。
然后再多点耐心,等不反末子了以后,再关火捞肉。
肉汤别着急扔,镇一镇,等“脏东西”沉底儿了,只取上面清亮干净的原汤就可以了。
正式开炖的时候,别用水了,用这原汤,把失去的滋味儿再补回来,肉香还是那么香了就。
当然了,麻烦一点的方法也是有的。
鸡胸肉剁成肉蓉,分几次打到原汤里,冷肉的吸附力把脏东西吃住,开小火升温,似开非开的时候再捞出肉蓉。
不仅能清理原汤,还能继续增加肉香。
其实类似的一些貌似违背常理的烹饪技巧,还有不少,因为篇幅的原因,就留着以后再分享吧。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信息
阅读 ()
1 注册微信号怎么注册第二个阅读 ()
2 怎么把照片变成卡通头像阅读 ()
3 手机越充越少电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