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一位秦朝老人收到家书

通信不便的古代,写一封家书要多久才能寄到呢?若是不幸遇到战争年代,一封家书的分量有多重?古代身处战争旋涡中的军人,又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

1975年是中国考古界的幸运年,这一年年底时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著名的《田律》就是在这些古墓中挖掘出来的,还有我们今天要说的两封家书。

这两封家书是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墓穴中找到的,这座墓穴的主人叫“衷”,他在去世时把两个弟弟“黑夫”和“惊”写给自己的家书紧紧握在手中,表示三兄弟永远在一起。

历史学家推断当时“黑夫”和“惊”跟随秦国的部队征伐它国,大概走到了今天的河南境内。而他们的老家在湖北,这封信是穿越了燎原战火才到达兄长手中的。

黑夫的信共527个字,当时没有纸张,普通人也不会舍得在布上写家书,因此这527个字是刻在木头上的,极其不容易。

“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前日黑夫与惊别,今复会矣。黑夫寄益就书曰:遗黑夫钱,母操夏衣来。今书节(即)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襌裙襦者,母必为之,令与钱偕来。其丝布贵,徒〔以〕钱来,黑夫自以布此。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智(知)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闻王得苟得…(转背面)

毋恙也?辞相家爵不也?书衣之南军毋……不也?为黑夫、惊多问姑姊、康乐孝须(嬃)故尤长姑外内(?)……为黑夫、惊多问东室季须(嬃)苟得毋恙也?为黑夫、惊多问婴记季事可(何)如?定不定?为黑夫、惊多问夕阳 吕婴、匾里 阎诤丈人得毋恙……矣。惊多问新负(妇)、妴(婉)得毋恙也?新负勉力视瞻丈人,毋与……勉力也。”

黑夫在信中首先向母亲和兄长问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和弟弟的情况,尽量不让家里担心,然后就切入了正题,要钱。

黑夫催促家里要尽快给自己和弟弟送钱过来,还要给两人做点夏天穿的衣服。他知道家里的经济情况,哪怕字要一个一个刻上去,他也反复嘱咐家里要仔细了解一下市面上布匹的价格,如果不贵就把衣服坐好了寄过来。如果贵多寄些钱就好,他们可以在这边自己买布做衣服。接着又解释了一句,战事频繁,自己不知何时能回家,因此钱要尽可能多的送过来。

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懂事且孝顺的男子。不能帮助家中增加收入,还要让母亲寄钱,他难以启齿,但为了生存下去,又不得不提。

钱的事情嘱咐完,他又问起了官府授予家庭爵位的文书。征战在外是为了保家卫国,也是为了光耀门楣,这个文书至关重要。难得的是这个男子每时每刻都很知礼,时间紧凑,刻字又费时费力,他还是嘱咐家人要对给家里送爵位文书的人道谢。

他又让兄长代他向两位老人问好,向姑姑姐姐问好,家庭中最容易起矛盾的婆媳关系他都有注意到。这个男子,真的是心思细腻,温和有礼。只可惜,没有生活在好时代。

“惊”应该是家里的老三,黑夫的家书中简单提起过。与哥哥的家书相比,惊的家书要更加直白,也更加令人心疼。

“惊敢大心问衷,母得毋恙也?家室外内同……以衷,母力毋恙也?与从军,与黑夫居,皆毋恙也。……钱衣,愿母幸遣钱五、六百,布谨善者毋下二丈五尺。……用垣柏钱矣,室弗遗,即死矣。急急急。惊多问新负、妴皆得毋恙也?新负勉力视瞻两老……(转背面)

惊远家故,衷教诏妴,令毋敢远就若取新(薪),衷令……闻新地城多空不实者,且令故民有为不如令者实……为惊祠祀,若大发(废)毁,以惊居反城中故。 惊敢大心问姑秭(姐),姑秭(姐)子彦得毋恙……?新地入盗,衷唯毋方行新地,急急急。”

开头同样是问候母亲和兄长,然后是嘱咐家里寄钱。不同于兄长的细致,惊直接说让家里尽可能多的多寄一些钱,若是钱不多,他们就要死在这里了。这大概就是家中孩子老二和老三的区别吧,老二懂事的让人心疼,老三的要求会相对多一些。两千年前的秦国,也是如此。

惊并不是一味骄纵之人,接下来他在信中表明了自己的婚事。原来他刚刚结婚就出征,与妻子和妴并没有多少时间相处。在信中他嘱咐妻子要服侍公婆,要听兄长的话,用现在的眼光看,惊并不是一个体贴妻子的人。但在哪个社会环境中,惊的做法并无争议。并且这也是一个柔情满怀的男子,他嘱咐兄长不要让妻子去太远的地方打柴,世道太乱要看好她。这大约是乱世中,一个不在妻子身边的普通男子,对妻子能做的、最大的关怀。

家书的末尾他又问候了姑姑和外甥,嘱咐兄长不要去危险的地方,不要担心他。哪怕为他求到的是下下签也不要在意,因为他现在深陷反城。

两封家书的内容就是这些,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记录什么大事,甚至连内容都不是很顺,但从中我们能看到“黑夫”和“惊”对家的重视和眷恋,也能想象得出若是没有战争,这应该是相当幸福的一家人。

温和有度,谦恭礼让,兄友弟恭,但战争毁了这一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千年前的“衷”接到弟弟的家书后准备多少钱寄过去我们不得而知,是做好了衣服寄过去还是东拼西凑多寄点钱,后人也无从知晓。但这些东西,黑夫和惊大概是接不到了。黑夫和惊,应该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温暖的家中。

史学家推断黑夫和惊参加的战争应该是秦王政二十四年,秦楚两国交战的颍陈前线,信中的反城指的是淮阳,他们的最高领导应该名将王翦。当年这场战争极其激烈,他们二人既然深陷反城,存活的可能性并不大。

这一点我们也可以推测出来,“衷”既然把两位弟弟的家书放到自己的棺木中,可见对于他来说十分珍贵。若是黑夫和惊可以平安回到家中,这两封书信的分量就没有这么大了。若是他们后来又参与了其它战争又写了很多封家书,衷也不用把这两封奉若珍宝。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两封家书对于衷来说,是两个弟弟在世间留下的、在他手中的、最后的痕迹。因此他视若珍宝,哪怕去世了也要把它们带到棺木中,与自己永远在一起。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感恩,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