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罗汉豆做法

蚕豆,老家叫罗汉豆

最近路过菜场看到满地都是各种各样的豆,鲜艳欲滴,让人爱不释手,初夏就是吃豆的季节,江南水土肥沃,豆的品种也多,蚕豆、碗豆、毛豆、四季豆、长缸豆、荷兰豆琳琅满目,看也看不过来,但有二种豆我一直混淆着,老是叫错——那就是蚕豆和碗豆。在咱老家蚕豆被叫做罗汉豆,碗豆被叫做蚕豆,从小就这么叫着也没有感到啥两样,自从到杭州后去菜场才发现,杭州人口中的蚕豆就是我们平时叫罗汉豆,而我们平时叫的蚕豆呢,在杭州人口中则叫青豆或者甜豆。

这点杭州人倒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小的叫豌豆,也叫青豆,大的叫蚕豆,也叫大豆,剥出的蚕豆肉掰开两瓣,就叫豆板。然而,就是这两种看似平平无奇的豆,却因为它们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还真把人搞糊涂了,包括我也是其中之一的,说出来不怕难为情,我这个农村出来的人,连个豆子也分不清。为了弄明白我还真特意查阅了资料,在《科普中国˙科学百科》中是这样描述的:蚕豆(学名Vicia faba L.),别名:南豆、胡豆、佛豆、罗汉豆、兰花豆、坚豆、大豆。属于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以南为主。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主要产自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青海等省,宁波、张家口、青海和甘肃所产蚕豆是中国四大名贵蚕豆品种。豌豆(学名Pisum sativum L.)豆科一年生攀援草本,高0.5-2米。全株绿色,光滑无毛,被粉霜。别名:青豆、麦豌豆、寒豆、雪豆、毕豆、麻累、荷兰豆、回鹘豆。中国主要分布在中部,东北部等地区。主要产区有四川、河南、湖北、江苏、青海、江西等多个省区。豌豆原产地中海和中亚细亚地区,主要散布在亚洲和欧洲。

说起豆子就有一肚子的回忆,炒黄豆、炒蚕豆、炒罗汉豆是小时候的零食之一,炒黄豆、炒蚕豆可以下酒,随时可以炒,唯一罗汉豆是在端午前后炒的,这有没有风俗的关系不得而为之,春天结束后进入夏天,罗汉豆是最先成熟采收的农作物,因此总要炒着来一锅,咬着嘎奔响的罗汉豆,品尝着收获的喜悦,不知其它地方有没有端午炒罗汉豆的风俗(没有考证过),发掘发掘说不定会成为一种农耕文化。罗汉豆从嫩到老都可以吃,嫩的时候剥去豆荚,拿水一煮,放点盐和小葱就是一碗香喷喷的过酒小菜,做法也简单方便,饭店改良后成了葱油蚕豆。说到罗汉豆便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呐喊·社戏》,他在文章中是这样说的:“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这里描绘得不是很明白,容易让人误会带壳煮,这样不好吃,我老家也属绍兴的没有这种吃法,可能他没有写清楚。小时候我们也干过这一手,一群人跑到田地里偷偷摘一些躲到山里煮着吃。杭绍地区的人最喜欢的吃法是豆板炒肉菜①,味道好而食材简单,清朝大学者袁枚先生在他《随园食单》里就收录了一种蚕豆做法的描述:“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食方佳。”现在的饭店和高档酒店都喜欢用半老豆做葱油蚕豆,在沸油中爆炒加入葱段煸香,是一盘绝佳的下酒好菜。

随着季节的变化,嫩罗汉豆慢慢变成老罗汉豆,就不适合清炒了,这个时候适合做油炸豆瓣或者做“茴香豆”。说起茴香豆,免不了又想起鲁迅先生和咸亨酒家,在先生的笔下出现过好多次,最著名的片段,当属孔乙已在咸亨酒家吃茴香豆的那一幕,孔乙已在先生笔下是个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贫困又潦倒,却不失书生气,始终保持那一点点傲骨,又有一丝丝爱心,我到蛮喜欢这个人物,他代表着旧中国千千万万穷苦人,书中是这样写道:“有几回,邻居小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小孩子吃完豆,仍旧不散,双眼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遮住,弯腰下去讲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个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因此这一群小孩子全部都在笑声里走散了。”这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就成了百年名句,成了流行网红语,更造就了绍兴茴香豆,上海城隍庙的茴香豆成了豫园的金字招牌。

而我小时候最爱吃的是炒罗汉豆,那个香味足以使人久久不能忘怀,每年这个时候老同学大连兄总会在朋友圈晒他炒罗汉豆,虽然炒得墨乌切黑,但还是保持了香味和松脆,总会勾起我的味蕾。记得以前在老家四月底五月初,田间、山边种满了罗汉豆,此时叶已发黄,大多枯萎凋落,拔豆大多选择在早上或傍晚,然后一脚一脚②的捆起来,挑到田塍和道地里,倒挂在树上、晾衣杆上,经过一二的太阳晒,基本干了,就可以收藏了。这满杆子的豆引得路过的小孩子嘴馋不已,此时家长也会拿已经晒干的一些豆枝,摊在拼垫③上用木棍不停地挑打,经过一轮打击豆与枝、荚已基本分理,然后用格筛④筛干净,这打豆捡豆看着是一件小事,那绝逼是苦活、累活,干活时要用沙巾或围巾把口和鼻围得严严的,不然那豆的绒毛会吸入你的肺部,这可不是一件闹着玩的小事,轻的咳嗽不已,重的会引起肺病。只有经过筛、挑一系列动作后才有干净的豆子,才可以炒着吃,小孩子很容易满足,裤袋里装着热乎乎的豆子到处显摆,此刻也是最欢乐的辰光。记忆中在分田到户前几乎年年如此,看着罗汉豆在道镬⑤中“噼噼叭叭”的跳动,不一会儿鼻中就闻到焦而香的豆香味,哈喇子都会流三尺长,看着锅中的豆子和锅下的豆萁,“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曹植的七步诗便浮现在眼前,豆的痛苦成就了孩子的欢乐。中国人对吃的研究是相当的用心,除了这几种吃法,还有相当多的吃法,也算把罗汉豆的价值利用得透透了,比如罗汉豆经爆米花机爆过后成了脆豆,经高温油炸后成了兰花豆等等。

碗豆,在老家就叫蚕豆,吃法简单,摘下来清水洗干净,直接下锅放些盐煮开了就可开吃,既能下饭吃也能用手抓着吃,一人能干掉一大碗足足可以,不过我家种的不多,不知道什么原因?平时想吃都是去菜市场买的。蚕豆是时鲜货,吃的时间更短,老了的蚕豆有时候也炒着吃,还蛮香的,味道不比黄豆差,不过炒不好会僵掉的咯嘴巴,有一点不明白蚕豆一种也有好几十斤,炒着的也不多,但不知道多了的豆去哪了真是没有记忆。到是市面上比较流行吃蚕豆,种类比罗汉豆多,早几年流行的美国青碗豆,衍生了好多产品,商家就是精明能把豆的利益最大化,变着法子让你消费,什么蒜香味、酱汁牛肉味、蟹黄味、烤肉味、香椒味、芥末味,应有尽有,也算是把蚕豆价值做到了极致,不过讲真味道也的确可以,我喜爱的零食不多,蚕豆就是其中之一,近年胃不太好不能挨饿,一饿眼就发花,所以办公室内备着零食,青豆、炒米和杂粮饼干成了零食中的常客。

中国人喜爱吃豆,初夏罗汉豆、蚕豆是桌上常客,也是时鲜货,杭州人喜欢吃水煮蚕豆(青豆),品种也分得很细,分青豆和甜豆,青豆适合水煮和炒三鲜丁,甜豆多用于与肉、海鲜搭配,比如甜豆炒牛柳、甜豆虾仁;仲夏四季豆、长缸豆、荷兰豆是家常便菜少不了的,但主要也集中在江南地区,北方地区更倾向于各种瓜,汪曾祺先生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之《蚕豆》中说:“北京人是不大懂吃新鲜蚕豆的。北京人爱吃扁豆、豇豆,而对蚕豆不赏识。” 但江南一带的人们却把鲜嫩的蚕豆当作一种天赐美食,没有蚕豆的春天就没有灵魂。

注:

①、肉菜:诸暨土话,“肉”乡音,手揉压的雪菜,也叫雪里蕻

②、一脚一脚:诸暨土话,“脚”乡音,把的意思;

③、拼垫:诸暨土话,“拼”乡音,晒谷子用的竹垫子,也有人写成“拼簟”,个人认为垫更为贴切,到是“拼”字有待商榷;

④、格筛:诸暨土话,“格”乡音,农家筛米的工具,竹子编的圆匾,大约60~80cm左右,内有小孔,格筛孔大、米筛孔小;

⑤、道镬:诸暨土话,“道”乡音,家中烧饭的铁锅。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