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拉条子和炒拉面

看这碗面之前,先耐着性子听我讲一个故事。

在96年那个炎热的7月,我参加了高考,然而因低于分数线40多分而折戟。那时候整天在学校惹是生非、吊儿郎当,考上才怪。待在家无所事事,对未来一片茫然,不知将来何去何从。有时候想,考不上就算逑了,在家种地娶媳妇不也过一辈子。百无聊赖中,和哥嫂还有同村的几个人去了西安打工。去的是灞桥区的一个砖瓦厂。我现在还在固执的认为,砖瓦厂里面的活简直就不是人干的。在近40度的炎热夏日里,我,带着1000度的近视镜,赤裸着上身,穿着大裤衩,汗流似水泼地拉着1000多斤重的湿砖坯来回奔跑,一趟才给一毛钱!住的是石棉瓦搭成的工棚,近20多个来自天南地北的人挤在一起,呛鼻的烟味、酸臭的汗味充斥着整个房间,人们肆无忌惮的讲着黄色笑话。屋顶上居然偶尔有蛇消无声息的爬过,悬挂的2个吊扇死了命的转,也驱赶不走重重包围过来的炎热,还有蚊子。晚上睡在工棚里,第二天肯定会被叮成“香肠嘴”和“肿泡眼”。无奈,只能睡在露天的砖垛上,靠风驱赶蚊子。第二天醒来,露水居然打湿衣服和头发。早餐吃的永远是青辣椒拌黄瓜、馒头。馒头一口咬下去,居然有半截苍蝇在里面,另一半截已经咽了下去。做饭的是我一个远方亲戚,暴脾气的我因为他的抠搜居然一脚踢飞了他蹲在地上端在手里喝米汤的碗。前年过年回老家还看见了他,有点尴尬。干活的有甘肃的、四川的、陕西的、河北的,有受不了累偷偷跑的,被老板派人追了回来一顿好打。不说了,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呀。。。。

坚持了20多天后,终于支撑不下去了,提出要回家。老板同意走,但一分钱没给。我和同村40多岁的老徐下午3点从玉祥门坐上回家的大巴车,翻山越沟,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到了县城。县城离居住的镇上还有18公里,夜半三更的,哪里坐车,我们两人只能待在凌晨寂静的县城街道里等候天亮。8月初,黄土高原已经到了仲秋时节,夜里的温度已经降到10度以下。汽车站对面的一家理发店居然亮着灯,我和老徐就着灯亮坐在理发店的台阶上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我,穿着半袖的衬衣瑟瑟发抖,而老徐居然穿上了他从家里带的军绿大衣。那时候,我体会到了幸福是什么了!幸福就是他有军大衣,而我没有。肚子咕咕的开始叫了,饥寒难耐,我和老徐商量着去马莲河桥头农贸市场去找吃的。记忆中,农贸市场西侧一溜儿都是买小吃的。到了农贸市场发现,看守小吃摊的人们都已关灯睡觉了,鼾声此起彼伏。市场最南边,还有一盏灯亮着微弱的光,我们赶了过去。原来摊主半夜起来要去方便,在我们的央求下,他点燃了炉子。鼓风机的声音吵醒了旁边的摊贩,在他们不满的嘟囔中我终于吃到一碗热腾腾的炒面,一碗在我记忆中停留了20多年的炒面。记忆中,好像里面放了豆腐、菠菜。

凌晨6点,天蒙蒙亮,一辆装满粮食的拖拉机经过,我和老徐爬在了高高的、一晃一晃的麻袋上朝家的方向驶去......那是1996年8月1日,那天早晨的雾好大......

1997年,我考上了大学。几年后,本家叔叔的孩子要考大学,向我讨教学习方法。我说:让他去一个月的砖瓦厂吧!

好了,故事讲完了,开始说面吧!

第一步:面里放适量盐活成面团,充分揉匀,饧半小时。然后擀成面饼,切条,搓成圆的面剂,抹色拉油,蒙上湿布,饧半小时。第二步:将饧好的面剂轻轻抻开,揪成十公分长的面条投入烧开的水里。煮熟后过凉水待用。第三步:葱蒜炝锅,倒入西红柿和青红椒炒,然后将西胡片、白菜倒入翻炒,翻炒的同时放入十三香少许。第四步:菜炒熟了,将过水的面条捞出放入锅里,淋一点老抽,进行翻炒,充分将菜和面混合后即可。如果喜欢西北美食,看完请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就恋这把黄土。如想了解更多西北美食做法,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西北美食聊咋咧。原创作品严禁剽窃盗用,违者严究!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