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满族的特色食物是什么

满族先人的饮食习惯与汉族人有很大的区别。满族人世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其饮食习俗大都有北方森林民族的特点。行围打猎中得来的野猪、狍子、鹿、熊、山鸡、鱼类等,都是满族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满族菜讲究“扒”、“烧”、“烤”、“烀”、“炖”。其烤鹿肉、烤小油猪、白肉血肠、渍菜白肉火锅、扒熊掌、烧野猪肉、煨蛤士蟆、烀肘子以及萨其玛、鹿肉水煮饽饽、太祖吃包、苏叶饽饽、奶乌他、酸汤子等,是满族传统饮食中的佳品。

满族饮食发展的顶峰当是“满汉全席”的出现。满汉全席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是满族菜与汉族菜相结合而形成的,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满族人人主中原,在不同程度上开始接受汉族文化,并且在饮食上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在宫廷,皇上的膳桌上也开始出现汉族菜肴,并且与自己传统的满族菜肴一起成为宫廷御膳。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了满汉结合的菜肴“满汉全席”。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满洲菜多烧煮,汉人菜多羹汤”。这句话比较精辟地概括了满菜与汉菜的特点,也是满汉全席的基本特征。

介绍几种传统的满族菜代表

吃火锅是满族传统饮食之一。古时,女真人出猎野餐,常用篝火烧陶罐煮食,以后用铁锅代替,便发展成吃火锅的食俗。清代皇帝更喜欢吃火锅,乾隆皇帝下江南,每到一处必吃火锅,使火锅走向了大江南北。嘉庆皇帝设“千叟宴”,共用火锅1500多个,可谓盛况空前。满族火锅吃法独到,“陆海空”皆有,无所不吃。有雀火锅、地上锅、天上锅、水中锅、白肉火锅、鲜鱼锅等。

“吃包”是满族的传统吃法,也就是吃包子饭。即将煮熟的米饭同炒熟的菜肴,加上葱段、面酱等,用洗净的菜叶包起来,双手握着吃。传说这种吃法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发明的,所以又叫“太祖吃包”。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年七月初五,清宫御膳房必做苏叶菜包,供帝后食用。

白肉。过去的营房旗人非常喜欢吃猪肉。猪肉有种种做法。他们特别喜欢吃白煮肉。就是把肉洗净用白水煮熟,然后切成薄片,沽酱油吃。这种白煮肉多半是比较肥的,也有带些瘦的,切成薄片,上肥下瘦,摆在盘中,一片白色,所以也叫做白肉。也可以把切肉片剩下的肉块切成肉末烫饭,叫做“白肉烫饭”,味道很美。吃白肉或白肉烫饭,多在冬天或在年下,因为冷天吃了之后,可以出汗生暖。

满族人喜欢喝豆汁,豆汁也成了北京各族人民都共同喜爱的风味小吃。作为北京人,我认为豆汁并不难喝,关键还在于会不会熬。熬豆汁时,要随手洒些杂和面或棒子面,边洒边熬,汁面溶合,但要适可而止,不要太稠。这样,豆酸减少,米香增大。开锅之后,放于桌上少时,即可饮用。喝之可口开胃,特别香美。再食“外九里一”(窝头),拌上“穷三样”(芝麻酱、腌韭菜花、辣青椒糊),豆汁会喝得更美。只要你胃口能够吸收,豆汁真是物美价廉的风味食品。豆汁还可以煮面,加些“青豆嘴”、“腌雪里红”,随熬随放些白面。面不要大多,稀溜溜的最好。熬好之后,少加点盐。冬天晚上下大雪,吃起来“热乎乎”、“香喷喷”,又暖肚又开胃。夏天,吃了可以催汗。经常吃也可以按自已的兴趣加点“作料”,爱吃辣的加点青椒,爱吃咸的加点酱油,有人愿意加点“卤虾油”,特别提味。

白肉血肠是满族祭品和食品。旧时萨满教立杆祭天,杀牲后将猪解成大块,放入锅中,清水煮之,称为白肉。杀牲时用盆接血,用手将凝成血饼的血攥碎灌进洗净的猪肠扎紧,放入锅中煮熟即成血肠。祭祀时作为供品,祭后全家分享共食。以后发展成为满族极喜爱的传统食品,也称为现在东北风味餐厅必备的一道菜。

馇子,满族风味面食’又叫“酸汤子”、“臭米子”、“酸浆子”。一种做法是将玉米泡开磨成水面,用纱布滤出渣滓,倒在盆或桶中发酵,到有酸味时就可制作。在左手拇指上戴一个铁片做的锥形“汤筒”,右手将玉米面糊塞进汤筒用力推压,面糊从筒的细端被挤出成条,随挤随将细条甩进沸水锅内,煮熟加作料即可食用,其味微酸爽口。另一种做法是将荞麦面和成稠状发酵,在一块猪哈拉巴(肩胛骨)上凿一些小圆洞,将发酵荞面糊在哈拉巴板上挤压,使成面条漏入沸腾锅中,挤出的馇比细粉条略粗而短,但比汤筒挤出的要长。夏季,馇子还可拌狗奶子(植物名)、蜂蜜、芝麻做为甜食。这种做法甜中带酸,味美适口。

水团子,满族风味面食,又称“漂饼”。将黄米浸泡磨面。制作时用温水和面,用手捏成扁圆,投入清水锅煮熟,故曰水团子。又因入锅后打浮漂起,所以又称“漂饼”。若用于祭供“佛托妈妈”,要用颗粒饱满的新米磨面制作,以示诚意。这种找不到近似的配图。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