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浩瀚历史的沉淀,是岁月刻下的印记,是人类留下的珍贵财富,它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人类世界。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
2008年,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马具制作经验,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已成为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历史渊源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马背民族”著称于世。蒙古族人民为了追逐水草,经常地搬迁,过着游牧的生活。蒙古族人民为了方便游牧生活,创造了马鞍马具,其发展经历了由简到繁、由拙劣到精美完备的漫长发展过程。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马鞍的雏形——匈奴马鞍,匈奴马鞍比东胡的发展更快,匈奴马鞍的鞍体简单低矮,前后鞍桥尚未出现,类似坐垫。还有秦朝时出现低马鞍,具有代表性的是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的陶战马,马背上雕塑的马鞍就是个鞍垫,垫上有皮肚带三条将马垫固定在马背上,皮肚带都有扣,都在马肚的左侧,马的臀部勒后鞧,马头套着,用青铜铸件和铜丝穿编石灰石块而成。
西汉的晚期,一种凹型的的高鞍出现了。两晋南北朝鲜卑东胡的支族出现前后桥凸起的马鞍,马鞍两端从平坦转为高翘,限制了骑手身体的前后滑动趋势,提供了纵向的稳定性,所以称之为“两桥垂直鞍”。
隋唐时期,突厥人的马鞍的形状又有了新的变化,前鞍桥高而直立,后鞍桥向下倾斜,称之为“后鞍桥倾斜鞍”。这种样式的马鞍,方便骑乘者的上下,是马鞍发展的一大进步。
元朝出现了后桥较低的征战马鞍和前后桥平缓的生活马鞍,此时的马鞍具就更为种类繁多了。明代的马鞍做工简单,装饰物很少,俗称简式马鞍。
清代的马鞍装饰华丽,做工精工细,有坐鞍、驮鞍、车鞍和喜鞍,而且清朝还出现了景泰蓝马鞍(又称珐琅)。近现代的马鞍继承了历代马鞍基本造型和装饰纹样。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工艺特征
蒙古族马鞍分为以下几类:
按用途分:有生活马鞍、庆典祭祀马鞍、赛马马鞍以及拖官章的马鞍。
生活用的马鞍如坐鞍、驮鞍、车鞍、狩猎,放牧。出席礼仪活动时用的马鞍,坐鞍做工考究,有金的、银的、铜的、漆的等等,例如清康熙皇帝的皮鞍,驮鞍的装饰简单,全是木头做的,驮鞍有两种,一种是中间掏空,放物品。一种是两边带钩,钩住物品。
按照人类的居住地点可以分为鄂尔多斯马鞍、察哈尔马鞍、卫拉特、科尔沁马鞍、哈萨克马鞍、土尔巴扈马鞍、乌珠穆沁马鞍,巴尔虎的马鞍等等。巴尔虎的马鞍前后鞍鞒低,底座宽大,银饰用的特别多,图案细致。马镫比别处大一些,有的地方,即使一个部族,马鞍方面也有微小的差异,而阿巴嘎式马鞍主要用于游牧。哈萨克马鞍又被人们称为军用马鞍,用于内蒙古地区和新疆地区,前鞒细小后鞒宽大。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传承保护
蒙古族马具制作精良、选材方便,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其制作综合了木工、刺绣、毛皮、编织、金属等制作工艺,在蒙古族传统手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具是草原游牧文化的标志,凝聚着手工艺人的聪明才智,它的产生在北方草原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集中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意识及其民族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
蒙古族马具制作综合了木工、刺绣、毛皮、编织、金属等制作工艺,制作技术精良、用料考究、使用舒适、装饰华美,特色鲜明,集中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意识及其民族文化特征,具有特殊的工艺价值和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信息
阅读 ()
1 注册微信号怎么注册第二个阅读 ()
2 怎么把照片变成卡通头像阅读 ()
3 手机越充越少电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