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不禁想起家乡

想起家乡滋味浓

作者:一山晚啼 字数: 1521

提笔时我已记不得怎么就想起吃鸡蛋糕来,但一想起那个味道,就一边吞口水,一边陷入一种回忆。

很久以前,父亲时常从街上买点鸡蛋糕回来。放在碗柜里。在那一两天,总不时打开拿两个来吃。后来我自己也偶尔买。在县城建设路上,就有好几家蛋糕店。把原料倒在模子里烘蒸,呈圆柱形,上面撒有黑芝麻。料真价廉。这样的蛋糕,十分蓬松,柔软,很香甜,也很新鲜。好吃,想吃。但一次总不能多吃,一般吃四五个就过够瘾了,吃多了“泱人”(腻味)。

也不知是什么缘故,每想起来,总觉得是家乡的东西好吃。虽然在城市也能买到,但吃起来,滋味,感受,真的是两样。

又想吃油条。

吃油条由来已久。小时候,吃油条的次数并不多,能吃到油条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因为油条要花钱买,那时候,一分钱也是钱啊。忘记了一根油条是多少钱?记得跟爷爷吃油条,吃后沾满油的手指,总要在头上来回抹擦,等于给头发上油,意在给它营养。如今,谁会这样干啊?如果有谁这样做,不仅让人笑,还会当神经来看待吧,呵呵。

老家的油条,面发得好。油锅翻腾炸制,发出滋滋响,全身金黄捞起来。早餐,两根新炸的油条,一碗白粥,足矣。吃油条,个人喜欢趁热吃。冷的,凉了,变软。吃起来少了香脆。或者油条蘸豆浆,随便泡一下来吃,别有口感。

在惠城,一些早餐店也有油条卖,但是,炸制得不透,硬。我想主要是面发得不一样吧,或是其他的原因。老家的油条是炸透至骨里的,不仅仅是表面。吃起来特别香,过瘾。

以前在上海,还有在南京,也吃过当地的油条,跟家乡的油条口味都差不多。这大概跟地域相近有关系。

其实在龙丰也见到有卖油条的。摊摆在路口边,形如家乡,看那箩中炸制好的油条,应该与家乡油条差不多,想必是外地人。记得吃过一回。淡忘了。想起的,仍是家乡的油条味。

毛香粑

恐怕每年清明一到,都会馋毛香粑。毛香粑正是清明前后的特色食物。早春,长在田埂水边的,叫水菊。清明时节,天暖升温,万物生长。在山林,荒坡,一种叫“毛香”的草本植物冒芽生长出来,它尤其喜欢生长在松树底下,从一层枯松针地面探出头来,或是石坡边上。一丛丛向上,灰白色,毛绒绒,随手摘几朵一揉,青色的汁液,手上沾香。和糯米粉和在一起,包不包馅随你喜欢。馅多是米丝豆腐肉丁。鲜香软糯,特有乡村风味。这似乎只有家乡有,因为,只在家乡吃过。而且,是在少年小时候吃的次数多。那个时候,每年家家都会做的。如今,像过年的很多习俗,比如打豆腐做米粑等自家都不做了,上街上买,好像应付。前面提到的水菊,是一样的做法,叫水菊粑,口味差不多。水菊生长在田埂地边,毛香生长在山坡,大概山上更兼灵气,所以毛香粑比秋水菊粑更香醇更浓郁。

毛香粑绝对是农村平凡枯燥生活的调味剂,是过年后又一种好吃的,享口福的,打牙祭的食物。给乡村生活添了一种乐趣,给人一份回味。

还有虾米豆腐。

我虽然曾学过一点厨艺,叫我去做虾米豆腐也做得出来,但我绝对没有自信会比妈妈做的好吃。所以,我想吃虾米豆腐,指的是妈妈做的虾米豆腐。妈妈做的菜,没有不好吃的。真的,不骗你,千真万确。

妈妈做菜出菜慢,我想,大概正是因为慢,菜更入味,滋味更浓。

虾米豆腐,不过是普通的家常菜。料也简单。虾米,豆腐,半荤一素。加一点肉丁,以肥肉为主。小葱相佐。虾米调鲜,肥肉丁调味,猪肉的油香味,搁在一起煮,浸润其中。菜成后,要有一定量的汤。一勺子虾米豆腐,三分之一的汤汁。一勺子一口或做两口,送入口中,香嫩无比,爽歪歪,人间值得。

如果现在叫我来吃,我保证可以吃两海碗。可以当饭吃,当大餐享用。大快朵颐。绝不夸张。

就是这样的一些家常菜,已有些日子,很长时间,没有吃到了。

想起吃的,我便在想,要不买套厨具回来,想吃时自己来做些。以后租房子也方便。

想起家乡滋味浓啊!然而,总感到这滋味已经成了过去。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