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故宫玉器展

16.玉璧

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

径28.1厘米孔径6.3厘米×5.7厘米厚13厘米

玉通体呈黑色,强光下显墨绿色。周边不甚规整,两面抛光,一面光素,一面镌刻乾隆辛未(乾隆十六年,1751年)御制《题汉玉璧》∶"藉甚结璘车,飞来古月如。吉云常映护,精气早含储。佩德思无败,不雕质有余。永惟君子贵,讵止重瑶琚。乾隆御题。"末署"乾隆"方印。题诗上方镌刻篆书"荆璆"二字。

齐家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上游青海东部、甘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因 1924年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首先发现而得名,距今大约 4000~ 3900年。齐家文化玉器是在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玉器基础上,受良渚文化玉器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以璧、琮为主的玉文化。以仿生产工具类的几何形玉器居多,形体硕大、厚重,所见有铲、凿、斧、铸、多孔刀、钺,此外还有璧、琮、多联璧、镯、环、佩等。玉材多为本地所产透闪石玉,或为产自新疆的和田玉。礼器类玉器大多选材精良。齐家文化是继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之后最重要的玉文化,与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均存在一定的联系。

17.玉兽面纹圭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长21.8厘米 宽5.5厘米 厚1厘米

墨玉,一端有赭黄色沁 钻一孔,孔下装饰两组凸弦纹以及两组兽面纹,一组阴刻,一组浮雕。类似的兽面纹在山东日照两城镇发现的龙山文化玉圭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被认为属山东龙山文化的玉圭上皆有所见。

龙山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并因此得名。主要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山东,距今大约4000~3500年。玉雕阳线的使用是其特色,并首见镶嵌绿松石玉器,开夏、商时期同类装饰之先河。

18.玉兽面纹圭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长20.8厘米 宽6.5厘米 厚1厘米

玉整体呈牙黄色,局部有白花或呈褐色沁斑。长条形,一端略宽有刃;另一端双面管钻二孔,一大一小上下排列。近孔部阴刻线刻划回纹、几何纹组成的兽面,两面纹饰基本相同。兽面略作虎面形,与石家河文化玉器虎面类似;其上的"介"字形冠,同见于传世山东龙山文化玉圭以及出土的石家河文化玉器之上;而以阴刻回纹、几何纹构成神人兽面图案,在良渚文化玉器上亦流行。本品的兽面纹图案与已知新石器时代玉器上的同类图案既有相同之处,但区别亦相当明显。

玉圭是中国传统礼仪玉器,源于作为工具的石斧、石铲,但脱离了作为工具的实用性,而成为象征等级、权力、秩序的礼制性瑞玉,在促进社会集团军权的强化、王权的形成过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直到封建社会晚期,依然是权力和地位的标志物。

19.玉钺

新石器时代

长225厘米 宽16.3厘米厚0.7厘米

玉呈青灰色,表面有大面积白色花斑。片状,略作梯形。上端弧圆,钻两小孔。下端平直。两侧一边较倾斜,一边略平直。两面抛光,一面残留弧形切割开片痕迹。

玉钺是新石器时代重要的玉兵性礼器,由斧、铲类器发展演进而来,在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凌家滩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中皆有所见,其中尤以良渚文化所出最为精美,组合亦最为完整。玉钺表面大都光素无纹,仅良渚文化出土的少量玉钺雕刻有鸟纹图案。从反山12 号墓出土玉钺及其附件看,当时是利用玉钺上的穿孔用绳将其捆绑在木柄(即秘)上。木柄上端嵌玉瑁,下端嵌玉镦,形成完整的组合。

反山12、14、16号墓,瑶山7号墓所见之钺,出土时均位于尸骨左手部位,与《尚书·牧誓》载"王左杖黄钺",即周武王誓师时,以左手执黄色钺,正相契合。商代遗址中尚见玉钺出土,其后不见。周代则出现了铜钺。商、周时期玉钺、铜钺的组合方式和使用方法,皆承袭新石器时代而来。

20.玉刀

新石器时代长28厘米 宽6.4厘米 厚1.1厘米

玉呈牙黄色,局部黄褐色,有绺裂、絮斑。两面抛光,两端似经改制。一侧有刃,另一侧有两个单面钻孔。玉刀一面镌刻篆书乾隆辛亥(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御题《咏古玉琰圭》∶"琰圭有锐锋,不知认刀斧。斯器长九寸,制正合乎古。温润而廉刚,喻因除恩取。那辨几千年,嗟出谁家土。"末署"乾隆辛亥御题"并阴文"八微耄念"印。另一面镌刻阴文"古稀天子之宝"、阴文"八徵耄念之宝"、阳文"太上皇帝"印。

玉刀是新石器时代玉兵性质的礼器,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如甘肃、青海的齐家文化以及陕西神木石卯龙山文化,其后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遗址中亦有零星发现,之后不见。玉刀一般略作长条梯形,一侧出刃,一侧钻数量不等的孔。形体硕大、厚重,有的长可达五十余厘米。新石器时代的玉刀一般光素无纹,夏代玉刀见有两端出锯齿状阑(齿)、表面阴刻平行线及网格纹者。

21.玉鸟兽纹圭新石器时代

长10.4厘米 宽3.6厘米厚0.8 厘米

玉呈青黄色,有赭黄色沁斑。一端有一单面钻孔,一端出刃。两侧修治不甚规整。一面装饰阳文鹰鸟图案以及阴刻花纹,另一面阴刻兽面纹以及几何图案。

类似的鹰鸟图案见于龙山、石家河文化玉器,兽面纹则与石家河文化玉器上的兽面纹类似。

22.玉圭新石器时代

长13.9厘米 宽4.1厘米 厚1.1厘米

玉呈牙黄色,有赭黄色沁斑。上端有一双面钻孔,其下之孔未穿透。一侧系后磨。下端出刃。一面镌刻篆书乾隆庚子(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御题《咏周玉尺》∶"周尺未盈尺,汉前果是前。自然存古穆,曾弗事绸镌。物阅沧桑世,吟惭四十贤。量材设相拟,惟帝尚难施。"末署"庚子新春御题"并阴文"太"、阳文"环"二印。

从御制诗看,乾隆帝认为此类器乃周代古尺。清宫旧藏此类玉圭多件,表面多经染色、打磨、改动,并镌刻乾隆帝御制诗,表达其对器物年代、定名的看法。显见乾隆帝对此类玉器曾一度颇有兴趣。

23.玉圭新石器时代

长13.3厘米 宽5.9厘米 厚0.5厘米

玉染赭黄色,有改动。上端钻大小二孔,下端出刃。一面上部装饰回纹、锦纹两条纹饰带,其下镌刻篆书乾隆乙未御题《咏汉玉斧佩》∶"玉德具温润,斧形寓浸戕。佩兼古西董,用协此柔刚。中蕴脂羊白,外彰蒸栗黄。周欤将汉也?世代卒难详。"末署"乾隆乙未御题"并阴文"乾"、"隆"方圆二印。此圭于清代被收纳于"含章比德"木函之中。

24.玉圭

新石器时代

长13.8厘米 宽4.6厘米_厚0.5厘米

玉青黄色,有黄褐色斑。一端单面钻大小二孔,另一端出刃。两侧略薄。一面镌刻楷书乾隆庚子(乾隆四十五年,178o年)御题《周代半玉尺口号》∶"周尺欠犹一寸强,考难缺折始何方。昔那全竟今那半,此所短输彼所长。"末署"乾隆庚子御题"并阳文"太环"方印

25.玉铜柄戈

长24.6厘米铜柄宽6.8厘米厚0.4 厘米

玉呈青碧色,大面积白化,有赭黄斑,表面残留织物纹。玉援薄平,上下两侧出刃,其中上侧两面皆有一道长凹槽,援尖中部起脊。援身上部居中钻一孔。铜柄表面镶嵌马赛克式绿松石,组成鸟兽图案。

石、玉戈目前最早分别见于河南以及陕西神木石卯龙山文化,它们是夏、商、周时期玉戈、铜戈的前身。玉戈与玉圭、玉钺一样,在促进社会集团军权的强化、王权的形成过程中曾起重要的促进作用,为玉兵类礼器。早期玉石戈多光素无纹,表面亦不起脊。商代玉戈内、援处多几何纹装饰或镌刻铭文,表面起脊。戈上的脊线设计乃是冷兵器时代增加武器杀伤力的一种手段。青铜柄上的松石镶嵌强化了玉戈的仪仗性。

26.玉戚

长15.1厘米 宽14.7厘米厚0.6厘米

玉呈青黄色,有絮B、络裂,局部有黄褐色沁。略作环形,两端底圆,一端磨出六个月牙形刃.另一端表面碾琢阳文兽面,兽臣字眼,双勾羽状眉,鼻子部位作阴刻菱形,两颊以及口部阴刻涡卷纹。两侧略平直,歧出两组四个对称锯齿。两面抛光,另一面光素。

戚为玉兵类礼器之一。据其形制可分两类。一类形似斧、钺而两侧出锯齿状阑,一端钻小孔或无孔。这类戚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中已然出现。另一类造形似环,中心钻大孔,两侧出锯齿状阑,一端略方折,磨出数刃,若本品,首见于夏代遗址出土。两者的共同特点是器身两侧出锯齿状阑。斧、钺等器侧出齿阑的做法,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玉器。由是观之,戚形制的渊源,或与环形器、钺均有一定的关联。有学者因此将戚归入钺中。商代征战频仍,钺、戚、矛、刀、戈之类的玉兵杖非常发达,殷墟妇好墓所出玉兵共计54 件,足见其盛。玉兵类礼器,可能用于战前的誓师、战后的凯旋,或是庆功歌舞之中。《礼记·明堂位》∶"朱杆玉戚,以舞大武",推测即是手执固定于红色杆子上的玉戚跳"大武"之舞。

27.玉牙璋

长36.8厘米 宽116厘米厚0.6厘米

玉呈浅褐色,有深色斑点及白色花斑。上端歧首式,出刃,作内凹弧形。璋身两侧各内弧,左右对称。下方侧出锯齿状阑,并有四组阴刻线装饰。阴线下方钻一孔。牙璋一面较平整、光滑,另一面中部有一道中部浅、两端深的长阴线槽。

牙璋首见于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夏、商、西周时期有较多发现。香港战国至西汉遗址中亦见两件。此外,在越南年代约为龙山文化晚期至商末的遗址中也发现了八件。四川广汉三星堆晚商遗址所出之牙璋,数量多,造型丰富,是牙璋发展的最高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外各博物馆收藏的牙璋达二百三十余件。

牙璋之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典瑞》∶"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表明其与军事的关系。它与石戈很可能同时作为龙山文化时期礼仪性的玉兵。晚清学者吴大徵在《古玉图考》一书中首先将传世品中似圭而上端有刃、下部出阑的玉器定名为牙璋。此称一直沿用至今。关于牙璋形制来源及名称,学界尚有"骨铲形玉器"、"刀形端刃器"及"耜形端刃器" 等不同推测。

28.玉有领环

径12厘米_孔径6.4厘米厚1.6厘米

玉通体染黄,内圆圆周凸起,两面打磨光洁。一面阴刻抽象化的若鸟似螭纹饰,线条流婉转。

有领玉环(璧)在河南以及四川广汉三星堆晚商遗址,成都金沙晚商至西周初遗址中均有发现,而尤以四川地区最为多见。本品表面的阴刻线条犹若汉代玉雕上流行的阴刻游丝线。北京清初黑舍里氏墓出土的两件玉牒式佩上曾见游丝装饰,清宫旧藏少数玉器上亦见。推测本品器表繁缛的游丝图案系清代所加。清宫旧藏商代有领环多件,其中一件染色后一面镌刻乾隆辛丑(乾隆四十六年, 1781年)春御题《咏汉玉碗托子》。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表面镌刻乾隆庚戌(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新春御题《古玉托子配以定瓷碗适然成咏》。乾隆帝认为此有领环为古之碗托,只不过不知何时碗、托分离,只剩托存。为此,乾隆特地为两托各配玉碗、定窑瓷碗一件。

30.白玉龙纹管

长7厘米 径2.5厘米

白玉,有黄褐色沁斑。管形,一端大,一端小,中间略束腰。表面阴线勾勒龙纹及卷曲几何纹。碾琢工艺、纹饰有明显的商代特征。

玉管在良渚文化玉器中非常多见,但作上下等粗的管形,与本品造型略异。类似造型的管形饰在商墓中较为多见,如江西新干大洋洲晚商墓葬出土的两件,表面饰多组凸弦纹,推测是组佩的构件。这类管形佩饰西周依然流行。陕西长安张家坡村 58 号墓出土的四件,为玉三璜组佩的构件。

玉管形饰清代称瑞子或瑞,清晚期吴大徵《古玉图谱》有录,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亦见其名。

29.青玉璇玑

径7厘米孔径65厘米厚0.7厘米

青玉,边缘有赭黄沁斑。环形,圆周逆时针方向等距侈出牙角形。两个牙角之间的圆周上再出锯齿状阑。

璇玑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商、西周、春秋时期,一般出三或四个牙角。其定名,最早见于清末吴大徵《古玉图考》,认为这类玉器就是《尚书·舜典》"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的璇玑。古时用琮和璇玑组合,观测星宿,以判吉凶。这一观点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璇玑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夏鼐认为璇玑不是天文仪器,而是兼具礼仪形制的佩玉。关于璇玑形制之渊源,学界亦有不同看法,有认为源于玉璧,故命名"牙璧"者;亦有认为源于水和风的旋涡现象或日晕现象者。山东二里头龙山文化司马台遗址所出玉璇玑,出土时与有领玉环相套合,且可以旋转。此虽为孤例,但亦为璇玑的功能解读提供了线索。

32.青玉螳螂

高8.4厘米 宽1.2厘米 厚0.5厘米

青玉,通身黄褐沁色,局部绺裂。螳螂整体呈片状,双目鼓凸,双足屈于腹下,似蓄势待发,颇具动感。颈部及腹部分别装饰双阴刻线,以表现螳螂身体特征。尾端尖细。青玉螳螂造型简洁、生动。类似的螳螂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有出土。妇好墓是商代晚期的大型贵族墓葬,出土玉器达七百余件之多,以动物造型的小件玉器最具特色。螳螂形玉器目前仅见于商。此玉螳螂尾端尖细,或亦可作为解结之熊使用。

31.青玉高冠鸟商

高13.1厘米 宽3.2厘米厚1.5厘米

青玉,有白色絮斑以及黑色芝麻糊式斑。圆雕鸟形,头部高耸叠瓣状长条形冠,冠顶作圆桃形。鸟勾喙,阴线双勾眼及卷曲几何纹。鸟尾及爪下均出榫,以固定于其他物体之上。

此鸟的造型以及阴线双勾技法具有商代晚期玉鸟的典型特征。叠瓣状的长条形冠,类似商代早期的柄形器,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早期4号坑遗址、殷墟妇好墓出土玉柄形器,均作类似的叠瓣装饰。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