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收皮季节又到了,这次小编为大家搜集了新会柑各个采收时期的名称、常见常用的别称以及历史出现过的名称(规格、分级的称谓)。
最新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中,按照采收时间或果实特征可以把新会柑的不同时期分为胎柑、青柑、二红柑、大红柑。前两者陈化后为青皮、后两者陈化后为红皮。
新会柑最早从3月底,最迟到12月都有成品,名称其实非常多,以下按新会柑的生长周期为大家盘点一下。
青皮时期3-5月采收的小胎柑特征描述:基本没有果肉的实心小果,晒后果体保持饱满。3月底开始有米粒、绿豆般大小的胎果,此后越长越大,常见1-2cm左右大。
名称,别称,可制作成品:柑胎,个青皮,青柑子,BB果,柑莲子,柑丸等等(此时期别称非常多)。
5-6月采收的大胎柑特征描述:开始有果肉,但皮肉分离程度低,较难开皮。不开皮直接晒干后,果体会有明显凹陷,卖相较差。可以开四花青皮,多连果肉一起开,一起陈。此阶段较少商品化的成品。
名称,别称,可制作成品:大柑胎,四花青皮(带肉或不带肉均有)。
6-8月采收的小青柑特征描述:有果肉且皮肉较好分离,可开四瓣或三瓣的皮,属于常见的药用青皮形态。挖肉填茶后即为早期大热的小青柑茶。
名称,别称,可制作成品:早水,四花青皮(开四瓣,不带肉),果仔皮(开三瓣),小青柑茶。
9-10月采收的青柑特征描述:长得比较大但果实还没成熟,此时可以直接开常见的三瓣青皮了。
名称,别称,可制作成品:青皮。
注意所有青皮其实都是未成熟的果实,所以口感有自然的苦涩是正常的,煮泡得淡些,可品其香而不吃其味。
红皮时期
10-11月采收的二红柑特征描述:果皮开始着色,但未完全着色,生理仍未充分成熟时。二红柑呈黄绿相交。气味清香雅致,既有红皮的功效特征,也比较耐储存。适合大批量储存,是市面上的主流产品。
名称,别称,可制作成品:二红皮,微红皮,黄皮,拣红,苏红,柑普茶。
注:
1. 拣红一说是青红分级时拣下或自落果实剥下的,多青黑色;另一说是黄绿各半或绿多黄少的二红柑。但总体对拣红的描述,约是指青柑与二红柑交界转化时采收的货式。
2. 苏红一说是色红略带青色,此说应归为二红柑;另一说是红黄兼有,此说应归为大红柑。但总体对苏红的描述,约是指二红柑与大红柑交界转化时采收的货式。
大概11-12月的大红柑特征描述:果皮已基本着色,生理已基本成熟时。大红柑呈黄色至朱红色,基本不带青色。不耐储存,但因颜色鲜艳,糖分高,气味较为甜香浓郁,受人喜爱。
名称,别称,可制作成品:大红皮,极红,头红,冈州皮(庄口),柑普茶。
综合几个不同说法及民间旧称,二红到大红的历史规格,其实就是红皮从绿到黄到红的程度。
拣红:黄绿色,青中带黄,绿多黄少,现在也有人称此为“微红”。
二红:黄色,黄中带青,黄绿相间。
苏红:橙黄色,红黄兼有,微略带青色。
极红:橙红色,红多黄少。
头红:红色,皮张大。俗称“冬至皮或冬后皮”。
冈州皮(庄口):比头红更红、更大、更厚。
不过其实现在的新会柑皮已经没有分得那么细致了,因为其实陈化了以后,二红皮和大红皮就已经很难分了,皮张大的青皮和微红皮也很难分,但由于青红的功效不同,所以一般注意区分好青皮、红皮即可。
新会陈皮原创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内容参考来源:百度百科。
我是陈皮人家,相信老陈皮会讲故事。
专注新会陈皮文化传播,欢迎关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信息
阅读 ()
1 注册微信号怎么注册第二个阅读 ()
2 怎么把照片变成卡通头像阅读 ()
3 手机越充越少电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