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形容秃黄油的美味

中国人不时不食的讲究一直都有,

唯一严格遵守的,

大概只有大闸蟹了。

“九雌十雄”,说的是农历九月吃母蟹,十月吃公蟹,时候不到黄膏发苦,过了时候黄膏又精瘦了,蟹季在乎的只是蟹黄蟹膏的最佳赏味期。眼瞅着天气越来越冷,留给大闸蟹爱好者的时间毕竟也是不多了。

但聪明的中国人始终会想到保存的方法,在半年乃至一年的断档期里,仍然可以随时享受大闸蟹的风味。

最近,一部减肥者拉进黑名单的美食纪录片席卷社交网络。不少粉丝开玩笑的说到,躲过了《舌尖上的中国3》,躲的过《人生一串》,却没想到怎么也躲不过《风味人间》的诱惑。

由《舌尖上的中国》1、2季导演陈晓卿

携原班人马耗时4年的美食匠心制作,

每一帧画面都媲美大片,

构图、色彩、节奏……

人间太值得了

节目组在苏州挑选地道美食,

那是全中国人民心尖上的大闸蟹,

而大闸蟹当属阳澄湖的最佳。

一碗秃黄油,

将大闸蟹的精华牢牢锁住,

在更绵长的时间里,

供饕餮品味这道“神仙美食”。

做一份秃黄油,大概需要600g的蟹黄蟹膏,相当于二三十只“公四母三”的大闸蟹,甚至更多。据说,最好的秃黄油,可以用筷子一挑就挑开,甚至筷子尖都能感觉到那种粉酥油润的感觉,油的质地已经均匀到了螃蟹中。

有诗称:“黄油盈冰盘,蟹味惊四座。嫩玉娇欲滴,金脂香犹软。”秃黄油用料精细。在剥出蟹黄和蟹膏的时候,不能渗入一点点蟹肉。

秃黄油这道菜出自苏州,名字一听古怪,其实「秃」字是苏州话里的「忒」,特别纯粹的意思。取纯粹的雌蟹黄,和雄蟹的白膏,再用肥猪油来爆香,单听做法,已知其味之香浓。秃黄油要粘,也要腻,其他菜都怕肥腻,唯有秃黄油非又肥又腻不可。

烹饪时,热油下葱姜爆香,下肥膘末、蟹黄油,加酒闷透,加高汤及盐,烧足透,略上勾芡即可出锅;上席时配上姜丝。

秃黄油早前是一道官府菜,价格昂贵,现在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秃黄油本来是苏帮菜的一种,在《风味人间》里搭配了米饭,而来到苏州,那肯定要配面的!无论搭配何种主食,都是属于对这道菜现代化的演绎。

秃黄油 面

金贵的秃黄油配上苏式面,怎一个“醉生梦死”了得。

相城的苏虞斋可以说是做面条的高手,掌勺的张师傅精通淮扬菜、苏帮菜,是中式烹饪高级技师。苏虞斋是张师傅退休后的心血之作。

这次苏虞斋趁着大闸蟹最肥美的时候,推出了四个浇头。秃黄油、蟹虾二鲜、蟹粉蹄筋、蟹粉狮子头,看这个阵仗,是果然没有一只螃蟹能活着爬出去啊。

一碗螃蟹唱主角的面,为了能把主料的精髓发挥到极致,面条的配法上是有区别的。譬如秃黄油、蟹虾二鲜是配的干拌面,蟹粉蹄筋、蟹粉狮子头搭配的是汤面。

秃黄油:每一口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小编说了那么多秃黄油的制作方法,今天的重点一定是介绍这碗面的。

苏虞斋的用料比较实在,一碗面是二两半的秃黄油,由于费时费力,到底是面条中的“爱马仕”,拆出来的秃黄油那么金贵奢侈,每天秃黄油的供应量也就30来份,去晚了就没有了。

蟹粉蹄筋面

蟹粉蹄筋是地道的苏帮菜,水发蹄筋泡到不硬又不烂是需要一些火候才能做到。而出色的母蟹蟹膏激发出蹄筋的鲜味,每一口都浸润在蟹油里的蹄筋爽滑不腥,就一碗浇头,满口都是浓郁的胶原蛋白。

看了这么多介绍,

说秃黄油是蟹菜中的极品应该没人反对。

但值得提醒的是,

蟹黄富含胆固醇,

需要注意适量饮食才健康。

好在苏州人吃任何菜都讲究精、细、少

奉行的都是“少吃多滋味,多吃少滋味”的吃食宗旨,

品味,

以品为主,方知本味。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相城大道833号凯翔广场1层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