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上海有什么特产,可以带回去给家人的?

1、上海梨膏糖

上海梨膏糖,是上海市特色传统名点,中华老字号产品之一,是上海著名的传统土特产。梨膏糖,以雪梨或白鸭梨和中草药为主要原料,添加冰糖、橘红粉、香檬粉等熬制而成。其历史悠久、经久不衰,深受全国消费者的喜爱。

2、高桥松饼

高桥松饼为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四大名点,因其入口酥松而得名。又因酥皮层次分明,每层薄如纸,别称千层饼。通常用精白粉(面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

经擦酥、包酥、开酥、插皮子、包馅成型、烘烤、冷却、检验、装盒等工序制作而成。成品后,表面呈**,戳记清楚,四周呈乳白色。切开层次分明,皮薄馅多,不偏皮,无杂质,底部无僵硬感。入口松酥,甜糯。

3、五香豆

五香豆又称奶油五香豆,是上海市知名的传统小吃,该食品由上海老城隍庙郭记兴隆五香豆店首创,故又称城隍庙奶油五香豆。皮薄肉松,盐霜均匀,咬嚼柔糯。

吃到嘴里香喷喷、甜滋滋,别有风味。在1930年前,上海已有以桂皮、茴香等香料烧制的小青豆制食品,颇受各地市民欢迎。蚕豆蛋白中的8种必需氨基酸,除甲硫胺酸和色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6种含量都较高,其中以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为丰富。

4、顾绣

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之一。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起源于明代(公元1368~1644年)上海老城厢的顾氏家族。

顾绣因源于明代上海顾名世家而得名。顾名世曾筑园于今黄浦区露香园路,穿池得一石,有赵文敏手篆“露香池”三字,因以名园(今露香园路,即为纪念此园得名)故世称其家刺绣,为“露香园顾绣”或“顾氏露香园绣”或简称“露香园绣”、“顾绣”。它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

5、马陆葡萄

马陆葡萄始种于1981年,至今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马陆镇于1992年创建上海马陆葡萄研究所,2000年升级为上海市葡萄研究所;2002年“马陆”牌通过了上海市优质农产品认证中心的认证,成为市郊第一批“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

难吃的奶油五香豆

路到南京路第一食品厂时,看到有奶油五香豆卖,出于对奶油五香味的偏爱,便买了一包尝尝。想着应该是脆脆的奶油五香味的豆子吧。晚上拆开袋子,豆子拿到手里就感到有点奇怪,丢了一颗到嘴里,便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买到过期的产品了?这么难吃的东西,竟然也能卖?这是人吃的东西吗?

不仅嚼不动,也没什么味道。

看了一下日期,确实没过期。也许是我吃的方法不对?

打开电脑查了一下,确实没买错,这豆就是这么难吃。

下面是网上查到的的评论:

“不怎么脆也不好咬,老太太一颗能吃一天”

“太硬了,咬不动,吃了一颗扔掉了”

“磨牙专用豆”

奶油五香豆的食用指南

一般人都可食用奶油五香豆。

1. 老人、考试期间学生、脑力工作者、高胆固醇、便秘者都适合食用;

2. 中焦虚寒者不宜食用,发生过蚕豆过敏者一定不要再吃;

3. 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者,患有痔疮出血、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尿毒症等病人要注意,不宜进食蚕豆;

4. 患有蚕豆病的儿童绝不可进食奶油五香豆。 奶油五香豆的原料蚕豆中含有有毒的β-氰基丙氨酸和L-3,4-二羟基苯丙氨酸。β-氰基丙氨酸是一种神经毒素,中毒后出现肌肉无力、腿脚麻痹等症状。L-3,4-二羟基苯丙氨酸是“蚕豆病”的致病因子,病症表现为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多为儿童,食后5~24h发病。通常加热烹制可消除其毒性。10岁以下儿童要慎食新鲜蚕豆。因为某些孩子在吃了蚕豆后,全身皮肤会发黄,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尿色加深),因而取名为“蚕豆黄”。其原因是这些孩子的红细胞内缺乏一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物质。当这些孩子吃了蚕豆后就容易发生溶血而出现黄疸,造成严重贫血。  “蚕豆黄”病与遗传有关,这些孩子不仅吃了蚕豆会生病,吃了蚕豆制品如豆浆、粉丝、酱油等也可致病。哺乳期的母亲吃了蚕豆,乳儿吃奶后也可发病。但临床上发现,并非这些孩子吃蚕豆后都会发病,即使发病也并不是每次吃后均出现黄疸,发病与进食蚕豆量的多少无关,所以其发病确切机理尚不十分清楚。“蚕豆黄”病以10岁内小儿、男孩多见,常于蚕豆成熟季节多发,一般在吃后24小时至48小时内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休克、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治疗,发病一到两天内可危及生命。因此专家提醒,尽量不要给年龄太小的婴幼儿食用蚕豆,即使食用,也应该完全煮烂后食用。如果小儿食用后出现皮肤发黄、尿色加深、精神欠佳,就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救治,以免危及患儿生命。

推荐一些好吃的上海菜!

好吃的上海菜:

一、氽四鳃鲈

鱼素负盛名的上海松江鲈鱼,其味鲜美,其肉细嫩,再加上特殊的烹饪技艺,历来被视为上乘珍馐。松江鲈鱼身体肥圆,体长不过十多厘米,重一百多克,头大而扁平,口阔而眼小,黄褐色,身披几道黑条纹,还略带黑点。更奇的是,这种鱼出水后鳃房里仍贮着水,若置于稻糠里,可活四五天。此鱼两鳃前后有一道凹坎,其形与色如同鳃孔,在鳃盖上又有条橙红色的条纹,状似四片外露的鳃叶,故被人称为“四鳃鲈”。

鲈鱼虽小,名气颇大。南宋诗人范成大诗曰:“细捣橙荠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当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对松江鲈鱼作了尽情的赞美。据说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尝松江鲈鱼之后,封其为“江南第一名鱼”,从此松江府年年向朝廷进贡。

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问上海时,曾品尝松江鲈鱼。1983年,上海市锦江饭店曾在香港举办松江鲈鱼烹饪技艺表演,轰动了当地中外人士。可见松江鲈鱼在古今中外都被视为“鱼中珍品”。

上海锦江饭店素以烹制鲈鱼闻名,“汆四鳃鲈鱼”汤呈奶白色,鲜香,肉嫩,味美。

原料:活四鳃鲈鱼750克,春笋80克,蛋清1个,生油50克,葱段5克,姜片5克,黄酒10克,精盐10克,味精3克,清水760克。

制法:鲈鱼洗净,春笋切成片。铁锅用旺火烧热,滑锅后,放入生油,投入葱段、姜片,待爆至呈金**时,即将鲈鱼腹部朝上,下锅略煎片刻,把鲈鱼翻身背朝上,烹入料酒,加盖稍焖后揭盖,加入清水,滚烧5分钟,待汤呈奶白色时,再加盖,用小火焖6分钟,随后揭去盖,加入春笋、盐、味精,用旺火烧后出锅,将蛋清打成蛋泡糊倒入即成。

二、白汁桂鱼

“白汁桂鱼”是上海著名的特色风味佳肴之一。此菜以活桂鱼制成,色质奶白,鱼肉鲜嫩,深受食客们的青睐。

以桂鱼制菜,相传还有一个典故。当年康熙南下暗访民情,一天中午来到西宫门外,见有一酒店,就推门进去。刚坐稳,店小二便满脸堆笑地跑过来说:“客家官,吃点什么?”“一条鱼、一斤酒。”康熙说。片刻工夫,店小二便把酒、菜送到康熙面前。康熙自斟自饮,吃完一条鱼又要了一条。因这鱼实在好吃,康熙就询问:“此菜何名?”“腹花鱼,”店小二答曰,“这鱼腹部长着金**的花纹,所以叫‘腹花鱼’(腹花鱼即桂鱼)。”康熙说:“店家,我给此菜改个名如何?”“好哇。”于是店小二拿来纸笔,康熙提笔写了“宫门献鱼”四个字,落款“玄烨”。招牌挂出后不久,店小二听说是当今天子所写,又惊又喜,赶忙跪倒在牌子前面,高呼:“谢主龙恩。”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以活桂鱼制成的佳肴则广为流传。

原料:活桂鱼1条(约1000克),瘦火腿丁25克,青豆50克,料酒25克,精盐6克,味精5克,葱姜各10克,汤100克,水淀粉10克,生油50克。

制法:

(一)桂鱼刮净鱼鳞,割开脐眼,用筷子从口腔内绞出鱼鳃和内脏,洗净后斩去两侧和背部鱼鳍,下开水锅烫一下捞出,放入冷水中,用小刀轻轻刮去皮面黑衣,在鱼肉两侧各划几刀使其入味,放少许盐擦匀,置长盆内,撒上味精,加葱姜、料酒,上笼用旺火蒸15分钟取出。

(二)将炒锅烧热,倒入生油,放入火腿、青豆、加入汤、精盐、味精,滗入鱼汤,待烧开后用水淀粉着芡搅匀,出锅浇在桂鱼上即成。

三、八宝鸭

“八宝鸭”是上海各家饭店的名菜,但以上海城隍庙上海老饭店烹制的为最佳,故被美食家誉为席上一绝而驰名中外。

20年代初,老饭店并没有八宝鸭。有一天,店主在店堂里听客人谈起某菜馆的八宝鸭如何如何好。为了生意兴隆,店主便带着厨师装扮成顾客专门去某菜馆品尝,并带回一只八宝鸭细细剖析、研究。他们在吸取他人烹调技艺的基础上,在作工艺和用料方面作了改进:一、改八宝鸭拆骨的传统作法,用带骨鸭开背,填入配料,扣在大碗里,封以玻璃纸;二、将烧改为蒸。这样,鸭形丰腴饱满,原汁突出,出笼时满堂皆香。再浇上用蒸鸭原卤调制的虾仁和青豆,使成品更丰富多彩。顿时,老饭店“八宝鸭”名声大振。

原料:光鸭1只(约1500克),冬菇丁150克,净冬笋丁75克,肉丁25克,鸭肫片25克,火腿丁50克,干贝15克,栗子丁100克,青豆10克,上浆虾仁50克,水发莲心25克,糯米饭150克,酱油35克,黄酒10克,白糖8克,味精3克,水淀粉适量,生油10克。

制法:

(一)将鸭子在脊背侧面剖开,挖去内脏,洗净,斩去鸭脚,敲断腿骨,将整鸭放进开水锅中焯水后捞出,洗净,揩干水分,抹上酱油、黄酒、白糖等调料,鸭腹朝上扣入大碗中。

(二)将干贝、冬菇丁、笋丁、肉丁、火腿丁、栗子丁、鸭肫片、莲心、糯米饭、黄酒、白糖、酱油、味精拌匀成馅,填入鸭腹内,把鸭头、颈和脚放在馅心上面,碗上面用玻璃纸封好,上笼用旺火蒸3小时,鸭酥后取下,揭去玻璃纸,将鸭覆在大圆盆中。再将原卤滗入锅中,投入虾仁、青豆,烧开后用水淀粉勾芡,淋上生油推匀,浇在鸭上即成。

四、八宝辣酱

“八宝辣酱”是上海著名特色菜,它是由“炒辣酱”改良而来的。“炒辣酱”是个普通家常菜,以前在饭摊上供应,由于色深味浓,很适宜下饭。在40年代,九江路上的同龢馆厨师们参照上海本地菜“全家福”的烹制法,在炒好的辣酱上浇上一个虾仁“帽子”,又对炒辣酱的原料进行了调整充实,用虾仁、鸡肉、鸭肫、猪腿肉、肚子、开洋、香菇、笋片等八样主要原料烹制,故称它为“八宝辣酱”。“八宝辣酱”味道辣鲜而略甜,十分入味,大受食客的欢迎。后来,上海一些菜馆纷纷仿效,“八宝辣酱”就广为流传了。

原料:上浆虾仁50克,鸭肫片50克,熟鸡丁70克,猪腿肉丁50克,花生仁50克,笋丁50克,熟肚丁25克,水发虾米10克,豆瓣酱25克,辣椒酱20克,酱油10克,黄酒10克,白糖25克,味精2克,肉汤70克,湿淀粉40克,生油150克(约耗70克),葱花、姜末各5克。

制法:(一)取碗一个,放入鸭肫片、鸡丁、肉丁、肚丁、笋丁、水发虾米和花生仁拌和。

(二)炒锅烧热,放入生油,投入葱花、姜末爆香后,即将辣椒酱和豆瓣酱同时入锅煎熬,半分钟后,放入拌和的鸡丁等原料煸炒,颠翻几次,烹入料酒,稍焖,再加入白糖、酱油、味精和肉汤烧开,续用小火烧3分钟,再改旺火,用淀粉勾芡,使卤汁紧包原料,淋入生油,出锅装盘。

(三)炒锅内加入生油,烧到六成热时,倒入虾仁搅散,待虾仁呈白色时,即起锅倒入漏勺内。用原热锅放入少许生油。加入肉汤、盐、味精烧透后,放入虾仁,用淀粉勾芡,淋入熟油,起锅覆盖在辣酱上面即成。

五、清蒸鲫鱼

“清蒸鲫鱼”是上海德兴馆饭店的传统特色名菜。

用鲫鱼制菜,早在清代就有。传说“大蚌炖珍珠”就是大文学家曹雪芹青年时琢磨出的一道名菜。有一次,曹雪芹到苏州姑母家作客。在市场上,看到水盆中活蹦乱跳的乌背鲫鱼,及小贩出售的“浪里鸡头”(芡实)。他雅兴大发,心想何不买回两尾鲫鱼,回去做一道鲫鱼抱芡实的菜。当即买了活鲫鱼和芡实,回到姑母家,请厨师把芡塞到洗净的鱼肚里清炖。厨师如法炮制好后,果然清香扑鼻,非常好吃。曹雪芹边吃边想,这样好吃的鱼菜,得有个好名字。乌背鲫鱼像河蚌,芡实似珍珠,那么这菜就叫“大蚌炖珍珠”吧!无独有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日忽发奇想,叫家人将朋友送来的鲜肉切碎后塞入鱼腹中煎烹,戏名曰:“鲫鱼怀胎”,制法与“大蚌炖珍珠”相仿,结果得到家人一致好评。

据说有一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游览上海城隍庙时,曾到邻近的著名饭店德兴馆用餐,因于右任是陕西人,不喜欢带甜味的菜肴,于是厨师将鱼清蒸。此菜制成后,鱼肉细嫩鲜美,味道特别好。从此,“清蒸鲫鱼”便成为德兴馆的首创上海名菜了。

原料:活鲫鱼2条(约750克),火腿25克,冬笋25克,水发冬菇50克,精盐5克,绍酒25克,味精5克,胡椒粉0.5克,葱姜10克,猪油25克。

制法:

(一)将鲫鱼刮去鳞,去鳃,除去内脏,洗净黑肚衣。冬笋、火腿、冬菇均切成丝待用。

(二)将鲫鱼排列在长盆中,上面放入火腿丝、冬笋丝、冬菇丝、撒上胡椒粉、味精、精盐、葱、姜,加绍酒,浇上猪油,上笼蒸15分钟,取出,除去葱、姜上席。

六、芙蓉蟹斗

我国蟹类很多,有河蟹、梭子蟹、青蟹、溪蟹等等,其中河蟹最受人们欢迎。上海苏州一带更以“阳澄湖清水大闸蟹”驰名。有诗云:“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蟹的营养很丰富,所含脂肪、维生素A和核黄素都较高。尤其是农历九月的雌蟹,十月的雄蟹,卵满膏腻,个大肉多。“九月团脐,十月尖”,是选购清水大闸蟹的经验之谈。

大闸蟹的吃法很多,上海地区在30年代,一般多煮吃或蒸吃。一到深秋季节,饭馆、酒店、熟食店都挂牌经营清水大闸蟹。以后人们嫌用手剥太麻烦,又不卫生,于是以经营蟹宴闻名的上海“王宝和酒家”,就由厨师们剔出蟹肉,按口味精心烹制蟹菜,如“翡翠虾蟹”、“蟹油龙卷”等。其中“芙蓉蟹斗”因其芙蓉洁白,蟹粉鲜美,极受人们欢迎,成为上海地区历史悠久的特色名菜。

原料:清水活蟹12只(约1600克),鸡蛋清6个,青葱丝25克,胡萝卜末1.5克,发菜丝0.5克,绍酒50克,葱、姜末各20克,味精4克,精盐4克,胡椒粉0.5克,清汤50克,生粉10克,白糖25克,生油1500克(实耗100克)。

制法:

(一)将蟹洗净蒸熟,剔出蟹粉,蟹壳洗净吹干待用。炒锅烧热,下生油75克,放葱姜末、蟹粉略煸,透出香味时,下绍酒、精盐、味精、胡椒粉、清汤、炒透,待蟹粉收干时出锅,平均分装在12只蟹壳内。

(二)将鸡蛋清打散,加食盐少许,清水150克,搅至出泡沫时速捞去泡沫再搅。然后将蛋清浇在每只蟹壳内的蟹粉上,并将青葱丝、发菜丝、胡萝卜末放入,缀成兰花图案,随即上笼蒸6分钟左右,待结成白色芙蓉状时,即取出排放在盆内。

(三)锅内放高汤100克,加入盐、味精、烧沸后用水淀粉着芡,加入少许熟油推匀,出锅浇在芙蓉蟹斗的上面即成。

七、竹笋腌鲜汤

“竹笋腌鲜汤”是上海地区的名菜。此菜汤汁白浓,肉质酥肥,口味鲜香。每到春天竹笋上市时,沪上人家都喜欢烹制这道佳肴。

竹笋古代叫做“苞”。早在夏代,人们就以笋代食,以笋入贡了,而且代代相传。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赞美竹笋的诗文。“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骈头玉婴儿,一一脱绵绷。庖人应未识,旅人眼先明……”这是苏东坡的一首竹笋诗,说的是竹笋如同脱襁褓的婴儿,洁白如玉。北方厨师还不识此为何物,羁旅他乡的我,见笋后眼也发亮了。宋代著名高僧济颠和尚有《笋疏》云:“拖油盘内煿黄金,和米铛中煮白玉。”宋代另一高僧赞宁还写了一本食笋的专著《笋谱》。

传说清康熙皇帝特别喜食江南春笋,曹寅与其妻兄李煦,为此在江宁、苏州织造和两淮盐政任内,每年都向京城进贡“燕来笋”(即燕子来时出土的笋)。

原料:咸腿肉200克,新鲜肋条肉200克,竹笋净肉150克,黄酒10克,精盐少许,味精2克,猪油8克。

制法:(一)将咸腿肉、鲜肋条肉同时洗净,刮净皮上污物,皮朝上放入锅中,加水淹没。先用旺火烧滚,再用小火烧半小时,烧至四成熟时,将咸腿肉翻过来,继续用小火,烧至肉皮发软,用竹筷插得进时取出,乘热拆去骨头,修去油膘和皮待用;鲜肋条肉烧至八成熟时捞出待用。

(二)食用时,将咸、鲜肉各切成四块方块,竹笋切滚刀块,放入原汤锅里,先用旺火烧滚,再用中火烧六七分钟,见汤汁较浓,下味精、盐烧滚,即可出锅。

八、水晶虾仁

“水晶虾仁”是上海静安宾馆著名的特色风味佳肴之一,曾被评为“上海第一名菜”。它的发展,著名作家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曾经写道:“说起虾仁,做得最好的是福建馆子,记得北平西长安街的忠信堂是北平唯一的有规模的闽菜馆,做出来的清炒虾仁不加任何配料,满满一盘虾仁,鲜明透亮,而且软中带脆。闽人善治海鲜当推独步。”40年代上海静安宾馆名厨从粤、闽菜引来“清炒虾仁”,并在烹饪技艺上进行改革创新,加之选料上乘,制作严格,风味独树一帜。“水晶虾仁”上席,奇香四溢,晶莹剔透,赛如明珠。难怪,静安宾馆每年光虾仁就要吃掉十几吨呢。

原料:精选大河虾500克,鸡蛋清1个,味精5克,精盐7。5克,淀粉15克和苏打粉4克拌匀,生油600克(实耗40克),麻油1克。

制法:(一)将河虾剥去虾壳,加入清水500克调匀,分二次将虾仁洗净,用清水漂清捞起,放入笊篱内沥干水分,摊放在通风处晾半小时,再用洁布吸干水分,盛入碗内加蛋清、味精、精盐、淀粉、苏打粉,再加入生油拌和,放入冰箱内2至4小时取出。

(二)烧热锅放入生油,烧至六成热时下虾仁,速用勺划散,待虾仁至九成熟时倒入笊篱沥去油。

(三)将高汤、味精、盐和淀粉调成芡汤,原锅置于火上,放入虾仁,倾入芡汤颠翻几下,加入麻油推匀装盘。

上海值得带回家的特产

上海值得带回家的特产

高桥松饼: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的四大名点之一,因入口酥松而得名,又因酥皮层次分明,别称千层饼。

梨膏糖:上海特色传统名点,中华老字号产品,历史悠久,用料地道。

五香豆:上海传统小吃,由城隍庙郭记兴隆五香豆店首创,又称奶油五香豆。

进京乳腐:上海市特产,以黄豆、糯米为原料,主要分为红乳腐、白乳腐和花色乳腐三种。

七宝方糕:以糯米、芝麻、豆沙、枣泥、赤豆和桂花等多种材料为原料制作的糕类小吃,与范仲淹有不解之缘。

蚕豆制成的食物有哪些?

1,炒蚕豆

炒蚕豆是一道菜品,制作原料有蚕豆、冬菜、冬笋等。烹饪简单,营养丰富。蚕豆不可生吃,应将生蚕豆多次浸泡或焯水后再进行烹制。

2,葱爆蚕豆

葱爆蚕豆是一款家常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葱、蚕豆等。新鲜蚕豆鲜嫩芳香,色泽嫩绿,口感咸鲜。

3,素炒蚕豆

素炒蚕豆是由蚕豆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属于家常菜。

4,茴香豆

茴香豆原是浙江省绍兴地区特色地方小吃,主要材料有蚕豆、茄香等,辅料有八角茴香、桂皮、盐等。茴香豆五香馥郁,咸而透鲜,回味微甘。

由于价廉物美,经济实惠,逐步被城乡酒店作为四季常备的“过酒坯”;儿童、妇女也愿花点零钱一饱口福。因而茶馆、小摊也乐于这种小本经营,逐渐成为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风味特产。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写到“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5,五香豆

五香豆又称奶油五香豆,是上海市知名的传统小吃,该食品由上海老城隍庙郭记兴隆五香豆店首创,故又称城隍庙奶油五香豆。在1930年前,上海已有以桂皮、茴香等香料烧制的小青豆制食品,颇受各地市民欢迎。

上海五香豆里面有什么好吃

上海五香豆作为一种传统的小吃,风靡上海几十年。不仅可以当做零食,还可以配菜,具有口感独特、香气四溢的特点。那么,上海五香豆里面有什么好吃呢?

首先,五香豆中最经典的莫过于豆角。豆角的种类很多,但都需要经过下锅焯水去除其涩味,然后用五香料腌制。炒好后,豆角脆嫩可口,并且口感鲜香,入口即化。

其次,五香花生也是五香豆中的佳品之一。花生被烤制后,不仅使花生的香味更为浓郁,还可以吸收五香料的味道,更加美味。

除此之外,绿豆和蚕豆也是五香豆中的特色品种。绿豆口感清泡润滑、香味浓郁。蚕豆则是皮薄肉嫩,质地细腻,食用时口感爽脆,香味浓郁。

总之,上海五香豆作为一种具有浓郁本地特色的传统小吃,在口感和味道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想要体验地道的上海滋味,五香豆绝对是你不能错过的美食之一。

上海五香豆的介绍

上海五香豆又称奶油五香豆,是上海市非常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以该食品由上海城隍庙“郭记兴隆五香豆店”首创,故又称“城隍庙奶油五香豆”。在1930年前,上海已有以桂皮、茴香等香料烧制的小青豆制食品,颇受市民欢迎。1930年后,小业主郭瀛洲独辟蹊径,选用嘉定产“三白”蚕豆,添加茴香、陈皮、桂皮、食糖、香精等配料烧制,使蚕豆口感软中带硬,咸中带甜。这也是上海较早使用食用香精的食品,未尝味已闻到一股清淡的奶油香味,郭氏称该豆添加了五种一般人所不知的香料制成,遂称“奶油五香豆”。1937年抗战爆发后,郭氏开设五香豆店。20世纪40年代后,五香豆已成为上海特色产品,沪语有“勿吃城隍庙五香豆,等于没来过上海”之说。1997年南市区举办的上海国际旅游节,节日吉祥物“豆豆”即取五香豆形象。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