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玩具

一个让老妈更开心的母亲节

就是帮她把这天过成儿童节

今天是母亲节,但对于子女来说,从前阵子爬上各种论坛发帖求助“应该如何给老妈过节?”那刻起,这个节日作为检验大家对母上大人了解度的试金石,已经开始工作了

豆瓣甚至有这样一个年更小组

回了家,买了点缀康乃馨的蛋糕,预约了环境雅致的餐厅……一系列常规操作足够安全,老妈的笑容也足够熟悉。然而当你把几句老生常谈的祝福语说完,饭桌话题是不是渐渐又转到你和与你有关的对象/体重/存款等各种事情上了?

既然是妈妈做主角的节日,与其让她的注意力继续被我们这届肥宅废柴不省心的成年大孩子绑缚住不得闲,不如让她的心情在回忆中放飞,自己做回一次曾经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

所以今天,我们及时奉上了由编辑部跨85-95后同事们多方“打探”出的老妈童年玩具,整理了一些上世纪60、70年代流行在女孩子间的经典“玩意儿”。这个午后,快快跟老妈一起找找其中哪些怀旧“神器”,也曾给她儿时带去过无尽的快乐吧!

辛辛苦苦攒

攒出一片天

羊拐

图/微博@六六祥和

别看这玩具形状奇特,但在60、70年代的女孩子们心中,谁要是能攒出一副色泽良好、外观上乘的羊拐让大家玩,那个引人羡慕的程度,不亚于如今谁第一次进李佳琦直播间就抢到了想买的东西;更是绝对的土豪级人物。

在不同地方,它有着不同的名字。比如在北京,它叫“羊拐”;到了东北,它是“嘎拉哈”;除此之外还有“羊髀石”、“抓子儿”、“沙嘎”、“骨头子儿”、“拾宝骨”等叫法。

其实,羊拐就是羊腿上的关节骨头,也有用猪骨来替代的。四个就可构成一副,但已经足够当时的孩子攒上好一阵子。每个羊拐通常还会用墨水染成不同颜色,玩的时候,还要配个小孩拳头大小的沙包。

羊拐玩起来还有个专有动词,叫歘(chuā)羊拐。具体做法是先往上抛沙包,这时快速翻动下面摆在地上的羊拐,使它们所有同面朝上,最后再一把抓起四个羊拐。谁以最少的抛沙包次数完成上述全部要求,就胜出了;

另一些花样玩法还包括先抓起一个往上扔,趁它还没落下,从下面的羊拐中再抓一个,同时接住刚才被扔上去那个;也有比谁能把扔上去的用手背稳稳接住的;不论哪种,羊拐拼的都是手速、眼速和反应能力。

糖纸

没错,就是包裹糖果的那张纸,你刚才吃完饭没准刚扔了两张。但在妈妈的年少时光里,女孩书包里都装着一本夹满五颜六色糖纸的书,等着到学校后跟伙伴分享彼此精美收藏;如果别人手里恰好有一张自己特别喜欢的,心痛地拿出好几张去交换的情况也是有的。

图/汴梁晚报 荆方编绘

过年过节时,女孩们最期盼的就是家里糖果盒子被盛满那一刻。虽然吃糖本身也很开心,但等大家吃完后,又能攒到好多张以油蜡纸、玻璃纸做成的,印有可爱纹样、或当时重要社会事件纪念图画的糖纸,却是更幸福的一件事。

图/微博@屋檐上的猫猫

当年的糖纸设计融合了典雅的美术理念,如今看来也很有收藏价值;而且当时家家基本都没什么钱,攒糖纸作为一种不产生额外开销的玩乐,是深受女孩们欢迎的时尚。

图/微博@應永會eonway

每拿到一张后,孩子们会十分精心地处理。需要先把糖纸放到水里,以泡开两头被拧出来的皱褶;再贴到玻璃上展平晾干后,再夹进书中。有时书上面还要放一块重物以巩固其平整效果。

皮筋儿

跳皮筋儿对这届年轻人也不陌生,但若是问谁会自己做皮筋儿,估计没几个人举手。而这却是生长在60年代前后那一辈儿女孩子的日常。

当时皮筋儿经常要靠一段一段地攒,一般用的是玻璃奶瓶口上那圈箍纸的皮筋儿;另一种省些力气的办法,是问爸爸讨条废旧的自行车车胎,剪成一圈一圈的再抻起来,就可以跳了。

跳皮筋儿是当年当之无愧的国民级经典游戏。有了这样一条来之不易的皮筋儿,女孩们玩起来常会把午觉和吃饭都忘掉;哪怕只有一个人时,也会把皮筋儿套在家具腿或两棵树之间,尽情跳上大半天。

简单的玩具

不简单的快乐

“铁皮青蛙”

图/微博@欢乐国玩具

60、70年代长大的孩子中如果有保留旧物习惯的,仔细找找,或许都能从家里翻出一些造型各异的铁皮玩具。这些色彩鲜艳、靠上发条完成动作的小玩具,当年可是一代孩子的快乐源泉。

图/微博@淮海坊de时光

动物造型最为普遍,铁皮青蛙、兔子、蝴蝶等几乎人手一个。后来,大型玩具厂逐渐开发出更多品相精致、也更反映时代特色的玩具,如“宇宙汽车”、农业机械、火车头等。

生产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上海拖拉机”,现在看来也很酷 图/微博@铁皮玩具收藏馆馆长

“小熊照相”

所有铁皮玩具中,最风靡、最高级也最划时代的款式之一,无疑是电动的“小熊照相”。上好弦后,小熊手里的相机不仅能被缓缓举起,闪光灯还会亮,就好像真的拍了张照片似的,这在那年代实属复杂制作工艺。

图/微博@Toysdrugs

根据一些人的回忆,在当时一般人月工资只有几十块钱的情况下,“小熊照相”每个要卖10元左右,是毫无争议的奢侈玩具。所以很多孩子都有站在百货大楼的橱窗前,一边看这只小熊一边“过眼瘾”的经历。

图/微博@Toysdrugs

万花筒

“世界如万花筒一样色彩斑斓”是小学生在作文中曾经最爱用的比喻句之一。在几十年前那段玩乐项目极度缺乏的日子里,万花筒的确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仿佛无边无尽的绚烂世界。

图/7788.com

把一只眼睛对准万花筒口,轻轻转动,便可进入由三块彩色镜片和五彩碎玻璃纸构建出的炫目空间,转一整天也不会腻。

自己动手

开怀大笑

沙包

如今谈到获取玩具的方式,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去买;然而在上世纪普遍并不富足的年代,有限的钱,要省着花在吃穿用度等“刀刃”上。因而,隶属娱乐领域的玩具,有很多都是由家长或孩子们自制的。其中就包括被列为当时“女孩三件宝”之一的沙包(另两个是前文已出现的皮筋儿和羊拐)。

图/微博@乔任梁你回我了就是大帅哥

考验细心度的针线活儿对那时的女孩子而言不算难事。只要家里有好看的布料,想做出四方或三角形的漂亮沙包就不是问题。里面装入玉米、黄豆粒之类的谷物或沙子缝严实,就可以玩丢沙包或者跳房子的游戏了。

风车•风筝

无论是什么时代,春风荡漾的时候,孩子们都爱往户外跑,因为又到了玩风车和风筝的好时节了。几十年前也不例外。

风车的制作相对简单,把四方形电光纸或彩纸对角相折到中心点,再用图钉按到玉米杆或高粱秆上,拿在手里迎风开心跑就行了。因为工序较少,当时小孩儿基本都会自己做。

图/堆糖@王猫

而放风筝作为同龄小朋友一年一度“争奇斗艳”的重头戏,如果想让自己的风筝以华丽造型闪亮登场,多数还是要请父母帮忙。

那时尤其流行带尾巴的动物风筝,骨架以竹条或铁丝制成,在报纸或白纸上画好图案并糊好,最后不忘给它加上两三条长长的尾巴,别提多拉风了。

陀螺

还记得数学课本上教授的,用牙签插在卡纸圆心做陀螺转儿的方法吗?在妈妈小时候那个时代,冬天也流行在冰面上抽陀螺,不过是更加有分量的木陀螺,有些地方也称为“尜(gá)尜儿”。

家里的男性长辈一般会帮着用刀把一根木棒削成橡子状,再在尖顶上镶嵌一个滚珠或大头钉,更讲究点的还会用油彩绘上花纹。抽的时候,则需要用皮鞭或是绑了绳子的小棍。

花草

谁说摆弄花花草草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对小朋友来说,这些大自然赠予的玩具从来就是坠讨人喜欢的!问问妈妈就知道,小时候谁手上没戴过狗尾草编成的“戒指”,头上没戴过鲜花做成的花环呢?

另一个玩“花”的方法是用它染指甲。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中,曾提到用红花加白矾捣碎后染指甲的故事。其实,这种做法几十年前的小女孩们也很熟悉。

图/电影《城南旧事》剧照

那时,大家管凤仙花叫“指甲草”,长辈帮着把材料放在罐子里捣烂,再用小竹签堆到孩子指甲上,包上树叶并以绳系紧,几个小时后,指甲就变得红艳艳了。

在妈妈们的童年时光,市面上没有那么多新奇的玩具,也没有那么优厚的物质条件让家长们能随心购买;

而现在,我们虽然有岛可上,有鸡可吃,屏幕上永远有一堆没来得及体验的游戏APP。但无论是对已经长大了的我们,还是终日手机不离手的更小的孩子们,玩具一定程度上却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复古的事物形态,存在感越来越低。

趁着这次母亲节,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这些布满光阴斑驳的玩具图影,跟着妈妈的回忆脚步回到她的童年,听她讲述儿时的趣事;与此同时,在心底感受另一种虚拟游戏世界永远无法给予的质朴快乐。

没有人永远是孩子,

但可以随时选择做回一次孩子;

那么这次,

就让我们陪妈妈一起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封面图/7788.com

- end -

藏不住了!藏不住了!

一大波特价房和免费房券来了!

今天下午16:30,时尚旅游主播大青儿这次来到北京延庆,为你一探藏在深山中的“海岛风”度假小院,大隐于世-净隐南山私汤温泉!并将在直播中带来价值4000元的免费房券,以及限量10套的时尚旅游超特价房福利!

扫码加群助手,进群看直播

跟着#大青儿Checkin#云过周末

问问妈妈,

她小时候最爱的玩具是什么?

通过留言和评论分享给我们吧~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那就动动手指

You May Also Like

我们在指尖,为你珍藏了一整个武汉的春天

塞尔维亚这个宝藏国家藏不住了!

为什么东北盛产“倒骑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