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慈禧吃的糕点

有这样一种美食,被称为“洁白似银美亦香,纤细如丝意悠长”,就连慈禧太后,都要在正月初一必吃这道美味,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银丝贡面”。虽说银丝贡面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颇为繁琐。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从古至今,春节习俗繁多,从皇宫贵族到平民百姓,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而慈禧太后贵为一朝之后,更是尝尽山珍海味,奢靡富贵。正月初一这天,御膳房必会为慈禧准备一碗“银丝贡面”。其实这银丝贡面就是一种以面粉掺以山茶油,配加盐水调和拉制晾干而成的手工面。因为汤面结合,所以面要爽滑柔嫩,汤也要鲜香味美。御膳房为了增添汤汁的鲜美,还会用鸡肉或大骨头熬制成汤,再佐以肉油或茶油、酱油、味精、姜蒜、辣椒、葱花,待水沸腾后,再加入面。大火熬煮几分钟,面条慢慢变成色泽鲜亮的玉色,即可捞出盛入汤碗内。

《常山县志》曾记载过银丝贡面的多种吃法:“贡面用盐水调和拉制晾干而成,吃时调以辣油、香葱,有子鳖(氽鸡蛋)、火腿作浇头更佳。”而慈禧吃完这一道银丝贡面,也就代表着这一年将会“幸运连连”。

不过这“银丝贡面”的名称倒是颇有历史渊源。据史料记载,其实银丝贡面在以前被称为“常山索面”,早在唐咸亨时期就开始生产,因其形似丝索,俗称索面。

“常山索面”又缘何成为“贡面”?其实这和历史上的一位大人物有关——明朝宰相严嵩。相传,严嵩上京赶考时所带盘缠、干粮不多,所以途经常山时又累又饿,偏偏又感染上风寒,简直到了穷途末路之地。不过他受困于县城文峰塔下时,却得到了占家太公太婆救助,这户善良人家更是喂饥寒交加的严嵩热腾腾的“索面”,严嵩当时,先捧起碗来喝了几口汤,只觉得嘴里的味蕾都被鲜的打开了,浑身热腾腾又舒畅,恨不得连连吃上几碗。占家太婆见他爱吃,又让严嵩带上一些索面回到京城。后来严嵩称为宰相,他将家中美味“索面”拿出招待皇上,皇帝品尝后竟然也赞不绝口,甚至下旨将其列为贡品,还赐名“银丝贡面”。就这样,银丝贡面的名号渐渐流传开来。

而当时身为兰贵人的慈禧,在第一次吃到银丝贡面时,就喜欢上了。

银丝贡面既然味美,又是如何制作的呢?其实经过长期的加工实践,银丝贡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复杂的手工制作工艺。首先是选择上等山地麦子磨成的上好面粉作为主原料,同时糅合山茶油,这样揉出来的面更嫩滑味鲜。面团发酵成熟时,就开始进入第二道工序——压片。就是把面团压制成厚度约2厘米左右的面片,然后涂抹上一定的山茶油,涂抹均匀后,再用刀切成宽约3厘米的长条,再次静置醒面30分钟左右。紧接着,就是第三道工序——打条。接下来是第四道工序——上筷。第五道工序——上架、拉面。

拉面完成,还要放在阴凉干燥处进行晾晒,待到面条晒至八九分干。晒干后,就是最后一道工序了,也就是盘面。盘面的做法很有讲究,捋去筷子上的面头后,要用红纸头包扎成束,挽捆成8字型叠放在一起,这代表着“旺财”的寓意。

在国人的心目中,不同的场合吃贡面,也有很多不同的美好寓意。比如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户户吃上一碗贡面,寓意福气长长,好运连连,这也是正月初一,慈禧太后吃贡面的原因之一。再比如男女老少生日寿诞时吃贡面,寓意健康长寿,幸福圆满。而贡面本身的营养价值极高,吃法又丰富,可以增添各种调料,所以这“银丝贡面”已经成为了现代不可或缺的美食。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冯豆豆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