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孝感为什么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

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如何庆贺这个节日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一到腊月

家家户户都要磨元宵(汤圆)

蒸糯米,做米酒,晒阴米,打糍粑

烫豆折(zhē),腌鱼肉,炒蚕豆,炒炒米

粘(zhǎn)糖果、炸麻叶(有的地方称“荷叶”)

所以民谣说“逢年过节,糍粑豆折”

你,还记得它们吗?

磨元宵

汤圆,大家都不陌生。也许对大多数朋友来说它只是一种美食,而对孝感人而言,它有着特殊的意义与情感。每年到了腊月二十左右,家里的母亲就开始泡米,粘米和糯米的比例要根据当年丰收的稻谷来做调整。对磨元宵制作技艺纯熟的老人说,每种米都硬性不同,搭配也要随之而变化。

粘米要用烫水烫,温度也要掌握适度。这汤圆质量的好与坏,两种米的比例是关键,水温也很重要,成品出来后要圆圆鼓鼓的,不糊汤、不沾筷子。煮汤圆的水最后清澈见底,可以用来洗碗。米要泡三到七天,米的硬度不同泡的时间不同,泡到用手捏很容易把米捏碎为止。

泡好后就该磨浆了,老祖宗留下的石磨,需要用双手来推磨。注意是推,而不是拉,这是个技巧活,熟能生巧。磨汤圆浆叫做推水磨,推起来非常沉,每年的磨浆,大人推磨,小孩子往石磨里添加米和水。那种情景,真的是幸福时光。

蒸阴米

乡村的冬日,家庭主妇趁晴好的天气蒸糯米,来制作阴米(俗称饭米)。

阴米是做炒米、阴米粉的原料。炒米除了是一种水泡食用的传统食品,也可以用来做炒米糖(麻页子)。阴米粉(俗称猪油粉子),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方便零食。

阴米用途甚广,阴米灌猪肚子做成汤饭,是产妇的大补。阴米粥,也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

蒸阴米,先泡糯米,淘净沥干后,倒进木甑,用大灶猛火去蒸熟,再将香喷喷的糯米饭,摊在事先堂屋里搁好的苇帘、晒簟架上,去散热晾冷、风成半干,谓之“堂屋里晒饭米——阴干”。为了给阴米增色,富有创意的家庭主妇,还特意买来红靛、绿靛,趁糯米饭的余热没有散尽时,把小部分糯米饭染成不同的颜色,掺杂在本白的糯米饭中,煞是好看。

糯米饭阴晾一两天,原来松软的糯米粒就会慢慢的变硬,这时,家庭主妇就会用双手将糯米小团反复地揉搓,让一粒粒糯米尽可能地散开。用豌豆筛子筛过后,实在是揉搓不开的糯米小团,就用石磨去过一遍,然后端到室外的阳光下晾晒。房前的帘架上,珍珠般的糯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经几个太阳晒干后,糯米变到异常坚硬,用牙也难以轻易咬开。原先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就这样变成了阴米,就可以装进陶坛收藏起来了。

用阴米做炒米,俗称“炒辣锅”。先将河沙放进铁锅温热后,抓一把阴米撒下去,用麻梗做成的炒锅帚子,在沙锅里不住地搅,待一粒粒阴米爆成白胖白胖的炒米后,用沙撮子捞起,筛去河沙,倒在簸箕上去散热,冷却后,再用大米筛子筛一道,这样,吃起来炒米中就不会有沙粒咯牙齿。由于制作阴米的原料不同,炒米分为高粱炒米、大米炒米、粟米炒米。其吃法有用开水泡着吃,做炒米糖等。松脆可口的炒米,也是出远门时的干粮。

打糍粑

在老家,每家每户过年之前都会打很多糍粑,那时候糍粑是一个家庭的主食,有时候整个春天都靠它维持体力。

打糍粑也是有讲究的,一个木甑,一般蒸二十到二十二公斤糯米,多了蒸不熟,少了不划算。

蒸糯米的火要大,所以每年的夏天,人们就早早将打糍粑所需的劈柴备好,码起来,等到过年打糍粑时好烧。熊熊的大火很快将糯米蒸熟了,等到满屋糯米飘香时,证明糯米蒸熟了,于是可以起锅挪到打糍粑专用的石臼里,由四个手拿打糍粑专用的糍粑拐子(木制的)来回捣。

等捣到不见米粒时,又翻过来捣,这样来来回回捣得只如一团纯白绵软的面团时,又由两个身强力壮的人抡起大木锤,你一锤我一锤地打下去,这样打出来的糍粑更加细腻柔软,吃起来口感更好。

等到确定糍粑已经打得够火候时,就拿到早已摆好的案板上面,由一人拿擀面杖将它擀成如案板一样的长方形,上下两面都要洒上一层薄薄的淀粉,省得叠上去的糍粑互相粘连。

等到糍粑完全冷却后,主人家会把糍粑划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放到提前洗净备好的大缸里,放水泡起来,以后想什么时候吃就来捞几块,很是方便。

小孩子也常常会比谁家打的糍粑多,好像越多越有面子。下雪天不能出去玩耍了,就去糍粑缸里捞上两块糍耙,架在火钳上两边烤,烤得鼓鼓的,然后一掰两半,填上糖或者咸菜,那叫一个香啊。

现在机器打出来的糍粑,无论从哪个方面都赶不上手工打的糍粑好吃。虽然同样是糍粑,感觉再也吃不出从前的那种味道。

烫豆折

小时候,一入冬天,家家户户都要烫豆折。这是儿时的我们盼望已久的一件盛事。

做豆折时,烫豆折的大米,是煮饭前筛出的细米。照例先把米倒在木盆里,择尽沙石杂物,淘洗干净后,把米用盆子浸好,浸到一定程度就去磨成米浆。

为了使豆折吃起来有筋丝又香,还要在磨米浆时加些绿豆和大蒜之类的青菜。磨多少米一般要看当年的收成和各家的经济状况,在我们而言,当然是多多益善。

过去农村都是土灶,现在已不多见了。土灶上架一口或两口大锅,掌勺的人将米浆舀起倒进锅内,用手一旋,就成了一块薄薄的饼。然后双手在锅内将饼旋动,只要起壳就可起锅。

烫好的豆皮,包上菜馅折成方形、菱形、荷包形等花样,是谓豆折。烫好的豆皮,卷起来,再切成丝,就是我们说的豆丝了。切好后晒干的豆丝,可以储存很长时间。在青黄不接的时节,这就是人们的主要食粮了。

烫豆折一般在傍晚开工,一直进行到深夜。寒冬腊月,天气有些冷。大家兴致却高,大人小孩都不闲着。午夜时分,稍事休息,吃点东西。现成的豆折有多种做法,炒豆折、烩豆折、煮豆折,都做一点,大家各取所需。炒豆折里加上腊肉和蒜苗一起炒,特别好吃;烩豆折用上红辣椒、雪里红一起,味道鲜香;煮豆折里,煎几条糍粑,汤汁浓郁,吃了驱寒。

做豆腐

很多家乡有个习俗,每到过年就做一方豆腐,留一点白豆腐,剩下全部都炸了,腌起来,慢慢吃。特别是很多农村,过年必吃炸豆腐。炸好的豆腐,一般放盐腌制,然后晒干,留在春节时候吃。

孝感民谚有“腊月二十五,打豆腐”。打成了豆腐除了晒豆腐制腐乳(俗称臭豆腐)以外,便是炸炸豆腐,包括炸豆腐圆子、豆腐底子。年饭必备一碗豆腐圆子,以取阖家团圆的吉祥寓意。

炸炸豆腐时要使之炸得泡松,以取发财的吉祥寓意。孝感民谚有“越炸越发”,又称“打发财豆腐”,“炸发财豆腐”,所以炸炸豆腐是备受各家各户重视的年节内容。

粘糖果

除了大菜、主食,家家户户还要准备一些花生、蚕豆、瓜子之类的炒货,也是年食的一部分。

还有一样,就是粘“糖果”。

先把适量的麦芽糖放在干净的锅里,加热融化,制成“糖稀”。再把爆米花倒进锅里,用锅铲反复翻转,让糖稀和爆米花充分融合。然后用双手裹捏,做成一个个圆形的“糖果”。

糖果,圆圆的,甜甜的,寓意家人团团圆圆,生活甜甜蜜蜜。

炸麻叶

炸麻叶是家乡过年时大人小孩都爱吃的小食。

用面粉作原料,加水,和面、擀面,将擀好的面切成一个个三角形或者四方形,下油锅炸熟即成。

口味有咸、甜两种,分别在和面时加盐或加糖。

做好的麻叶,因外形像叶子,上面布满芝麻,所以称“麻叶”,也有称“荷叶”或者“翻饺”的。

每次家里准备这些传统年货的时候

年味儿就渐渐浓郁起来了

但是随着生活越来越便利

许多人选择购买而非自制

你家还在做这些年货吗?

来源:微孝天下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