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墨的起源与发展史

【墨的发展史】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按照顺序“笔”排在首位,但只有笔墨相配,才能让笔的价值发挥到极致。正是那一抹黑色,成就了中国书画艺术在世界艺术中的独特风格和不可取代的地位。一、原始时期墨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被我们的祖先作为标记材料来使用,在出土的史前文明器物上发现了很多用天然矿物材料记录的图案和符号,这些颜色单一且天然形成的“颜料”虽然和后来文房用墨有很大差异,但是它显然已经具备了墨的基本功能。 “墨”在《说文》中解释为:“墨者黑也,从土从黑。”这即是说墨与“土”有关,从现阶段的出土文物来看,原始的黑色颜料主要取自于雷炙或燃烧后的有机炭质、动植物分泌物(墨鱼汁、氧化的漆树脂),以及有色土和有色矿石等。二、先秦时期古代的人们通过占卜来获知凶吉。因此商代留下了大量记有卜辞的甲骨片,而甲骨片上的黑色线条则被认为是最早的墨迹;同时,商代陶片上还出现了类似于毛笔蘸墨书写所留下的线条,这说明在商代,毛笔和墨这两个伟大的文化符号或许已经产生交集。但这时候所用的黑墨是天然墨。据记载,中国最早的人工制墨始于周代。 《述古书法綦》载有“西周邢夷制墨”,明代罗顽在《物原》中则进一步指出:“邢夷制松烟墨。”从文献记载来看周代已有松烟墨,但至今尚未有相关实物能够左证这种说法。到目前为止已经出土了为数不少的战国竹简,战国竹简又以楚简为多,简上文字大多小而精美,墨色也与前代有所不同,这说明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很可能已经大量使用人工墨。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因为天然墨在书写质量上远不如人工墨。三、秦汉时期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一座秦代墓葬中出土了一块圆径约2.1厘米,残高约1.2厘米的圆柱形松烟墨块,墨色纯黑。这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墨的实物。从出土的同时代的墨来看,这一时期的墨还没有固定的形制,或块或柱或粒,并且虽然是人工制作,但却十分粗糙,这都说明那时的制墨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尚处在萌芽阶段。另外,墨出土时一般都还伴着各种形状的石砚和研石,这说明秦代的墨使用时是先将墨丸或小墨块放在砚上,加水浸泡,然后用研石研磨后使用。汉代是制墨工艺发展的重要时期,松烟墨成熟于汉代。汉代应劭所撰《汉官仪》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糜大墨一枚,小墨一枚。”这条文献价值非凡,“月赐”说明皇帝是按照固定的时间将墨发给官员,这意味着当时墨的产量已经较为稳定。所赐为“隃糜墨”说明当时“隃糜墨”为墨之上乘,在那时隃糜是重要的墨产区。据《墨经》载:“古用松烟、石墨二种,石墨自魏晋以后无闻,松烟之制尚矣。”这种以“枚”为单位的墨显然是人工制成,因此不会是石墨而是松烟墨,这说明松烟墨在这一时期的上层社会已经成为墨的主流。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时期松烟墨经过汉代的成熟已经走向了完善。北魏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合法墨”,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一份制墨配方,根据后世文献,此配方所记乃是松烟墨制法。它不但记录了材料及用量,更是提及气候等外因对墨的影响,说明此时的松烟墨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时的制墨技术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相传韦诞是这时期的制墨名家。当时的易州(今河北易县)盛产优质松树,此地松烟墨也极富盛名,成为当时制墨业的重镇,当地希氏家族是其中的佼佼者。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油烟墨。油烟墨是指用油料不完全燃烧后取得的烟炱做主料而制成的墨,与松烟墨淡黑无光不同,油烟墨色泽乌亮。北宋《文房四谱》中详细记载了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制墨法,而这种方法所制的正是油烟墨,文中记载的制作方法十分完备,因此可以推断油烟墨刚出现的时候应当早于这一时期。五、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两代书画名家辈出,经典书画作品不胜枚举,书画艺术的进步对墨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制墨工艺有了新的发展。再加之唐代文风鼎盛,着书之风极盛,古籍和佛经被大量抄写,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对前人图书的点校、刊印,这些活动使得对墨的需求大增,从而使专门以制墨为业的“墨工”大量出现,以前文人自做自用的格局被打破。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了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完善,制墨业在唐代开始进入鼎盛期。在唐代,松烟墨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提高,还出现了分别以雌黄和朱砂为主料的黄墨和朱墨,多用于文稿的修改和点校,并且论墨专着开始出现。模具取代手工捣杵是制墨工艺的又一大进步,制出的墨更加坚实耐用,且出现了各种形制。这一时期,墨锭上也开始出现文字图案,更加美观。当时,易州和潞州是唐代的两大制墨中心,直到唐末,因北方战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易州希氏居家迁往歙州,因歙州松树优质且名墨工聚集,故而取代易州成为制墨中心。唐末五代时的希超、希廷珪父子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墨工,从此二人始,墨的制作进入原料、工艺并重时期。因南唐后主李煜的喜爱,希廷珪被赐国姓,更名李廷珪,自此,“李墨”名扬天下,至北宋宣和年间已是“黄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而此时距李廷珪离世不过百年。据宋诩的《竹屿山房杂部》记载,李廷珪所制之墨为油烟墨,相比南北朝,此时的做法更加完善,说明了油烟墨制法在魏晋到唐末之间取得了长足进步。六、宋元时期制墨工艺在宋代迎来了真正的巅峰期。安徽、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的制墨业都十分繁荣,尤其是安徽的徽州,经过唐末、五代、北宋的发展,到宋代晚期,徽墨已经名扬天下,成为了墨中上品。这一时期墨工对于制墨方法已经有了系统、科学的认识,对于加工的每个环节都非常讲究,并且留下了许多文献材料。墨工的地位在宋代大大提高,这一时期关于墨工的文献记载也远远超过了前代。尽管当时很多墨工都松、油兼制,但在北宋松烟墨仍然是主流。这一时期墨工已经根据制墨需要对松树进行了等级划分,并且对胶的使用也逐渐成熟。宋代虽然流传有大量关于制墨的文献,但其中关于油烟墨的记载仍旧非常简单,但是当松烟墨的产量因为优质松树的减少等因素受到限制,油烟墨便得到了充分发展。到了南宋基本形成了松、油并存的局面。这时的墨工也曾尝试将松、油两种制作工艺混合制墨,但未成主流。在制墨工艺成熟的基础上,受到文人赏墨、藏墨风气的影响,宋代的墨在外观上也有了很大改观,此时的宋墨不但“墨香”“墨色如漆”,造型上也极具艺术气息,并且出现了专供鉴赏、收藏的观赏墨。元代制墨的突出特点是墨模雕刻技术,墨的造型更加多元,除此之外,元代制墨主要沿袭了宋代工艺。元代的《墨史》中记载:“松烟之法久绝。”由此看来元代时松烟墨已基本被油烟墨所取代。七、明清时期明代油烟墨的制作经前代发展已经较为成熟,选材更加广泛,桐油、芝麻油、动物油等均被用作油烟墨制作。制墨理论在这一时期也更为完备,出现了对墨鉴赏、评论的相关著作,这同时标志着“墨”作为文化元素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成的文化体系。形重于质是明代制墨最突出的特点。明代制墨对其艺术性的追求甚至超过了实用性,外观的重要性被大大强化,形制也极为丰富,纹饰也日趋复杂美观,一些制作精良、美观的墨也真正成为了文人把玩、观赏的艺术品。后世曾有人指出这种做法实为“舍本逐末”。清代制墨业更加繁荣,油烟墨的制作达到鼎盛,选材较明代更为广泛。徽州作为制墨业的中心也达到了极盛,曹素功、胡开文、汪近圣、汪节庵四大家为其中翘楚。清代末年,在现代科技被引入中国后,谢崧岱融合传统工艺创造了墨汁,墨汁省去研磨之力,更加方便易用,客观上有利于大幅作品的创作。虽然墨汁无法表现出传统墨块那样丰富的层次,但是凭借其使用便利的优势成为了普通大众的主要选择,直到今天。用墨“九法”浓墨、淡墨、焦墨、干墨、湿墨、渴墨、涨墨、宿墨、冲墨如果说笔法是书法艺术创作中的筋骨,那么,墨法则应该是书法血肉之灵魂的体现。中国是墨的故乡,自古就有制墨、使墨的规则,从墨丸到墨锭再到墨汁,从松烟到油烟墨,无不体现着墨法的精奥。在中国艺术中,无论是中国画还是书法,都十分重视对墨的驾驭,从古今书论中对墨的规定和各种传世墨迹来看,墨的使用与技巧问题一直是创作者乃至欣赏家、理论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古代书论中关于用墨内容的考察与欣赏、实践中对墨法的关注,笔者认为,最为常见的用墨之法大概有如下九种,试作些举要证明。1、浓 墨书法创作,一般以浓墨为主,因为浓墨与纸的对比度大,且在书家眼里,浓墨最见精神,特别是正体书的创作。如篆书、隶书、楷书、似乎只有用浓墨才能表现出其力度和精神,从书法作品来看,的确有绝大多数的作品是用浓墨书写的,如宋人苏东坡,清人刘庸,就是用浓墨的高手,一般来讲,浓墨不仅在审美效果富神采精神,就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也最好把握。2、淡 墨淡墨的概念与浓墨相对,并非是中国画创作中普遍使的淡墨的概念。从审美趣尚上来讲,对浓墨与淡墨选择完全取决于书家的个人追求,从审美效果上讲,浓墨显得沉着庄重。而淡墨则更适合表现清淡幽远的意境,明代董其昌喜用淡墨,他以淡墨追求清雅娴静的艺术风格。近人林散先生最擅长用淡墨,林老的笔墨之作,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再加上他得益于黄宾虹先生用水用墨,又喜用长锋羊毫在生宣上挥写,故墨色层次丰富,“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极具鲜明的艺术特色,不仅不缺乏神采,反而增加了一种深远朦胧的境界。3、焦 墨焦墨是指点画中的墨不仅浓重,而且极少水分,像干皴之笔,一般在书法作品中不大量使用,这是一种特殊的方法,用得好,有时有画龙点睛之妙,如有浓淡变化,则效果更好!明代徐谓、清人虚谷擅用此法。4、干 墨也指点画中含较少,但比焦黑要湿,尤其在行草书中,能时时出现飞白,增强书法墨色层次,富有表现力,如宋人米芾《虹县诗》、《蜀素帖》 ,黄庭坚草书,均有十分到位的干墨之法,相传东汉蔡邕擅长飞白书,果真如此,似亦以干墨之法为之也。在实际的运用中,如有做到干而不燥,笔势通畅最好,唐代孙过庭《书谱》中有“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论句,我以为就是对书法最好的表达。5、湿 墨与干墨相对,一般指点画中水分较多,用湿墨书法,点画可以有浑厚滋润而丰腴的“筋书”效果,但此法难于把握,尤其在生宣纸上,用不好就会见墨不见笔,肥厚臃肿成墨猪之病,故要慎用。6、渴 墨与干墨、焦墨属于同一墨法序列,但在表现程度和审美效果上,渴墨介乎干墨与焦墨之间,时见飞白之线条,用得好,亦有点睛之效果,常常用于行草书,篆书和魏楷也时用此法,用得好,有苍茫,老辣的艺术风貌,清人吴昌硕可谓这方面的高手。7、涨 墨涨墨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与湿墨属于同一墨法序列,只不过其主要的效果表现在笔之外,用涨墨书写笔划,其点画中的水份多渗出点画之边缘,但点画之用笔十分明显,清人王铎最擅此法。用涨墨,点画中之浓墨雨点画外之淡墨同构于一字或数字之中,有非常丰富的墨色变化。用此法,可以宿墨法相结合,往往在蘸浓墨后,笔尖蘸以清水,以渗化能力强的宣纸为之,颇有味道。8、宿 墨此法本为中国画中常有,近人黄宾虹对此法极为推崇,谓:“近时学画之士务先洗涤笔砚,砚取新墨,方得鲜明,古人作画,往往于文词书法之余,漫兴挥洒,殊非率尔,所谓惜墨如金,既不欲浪费笔墨也。画用宿墨,其胸次必先有寂静高洁之观,而后以幽淡天真出之。睹其画者,自觉燥释矜平。”在古代书法作品中,此法虽不多见,但用得好,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宿墨法多与涨墨之法相结合,能增加墨色的变化与层次。现代书法中,有许多人尝试着使用,亦有好的作品出现,真正用得好的,当是日本现代派和中国现代实验性的书法。9、冲 墨冲墨之法,其实并非书写时使用的方法,它并不是与笔划的完成同时的。而是在点画写完之后,乘笔划尚湿以水点于笔划之上、让墨冲出画外的用墨方法。现代派书法作品中多用之,如日本的少字数书法,不过与上述的八种用墨方法相比,此法不必多用,只需要时为之就可以了,因为它的使用并不具有与书写同步的不可逆性。当然,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不可孤立的看待每种用墨方法,相反,一件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应该同时运用几种不同的用墨方法。另外,要产生丰富的墨色变化,蘸墨之法也是关键,实践告诉我们,一般蘸墨时不要饱蘸深浸,深浸不仅笔毫无力,而且在纸上书写(尤其是宣纸),极易臃肿肥拙,所以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濡染亦自有法,作书时须通开其笔,点入砚池,如篙之点水,使墨从笔尖入则笔酣而墨饱,挥洒而下,使墨从笔尖出则墨后而笔凝。”除此以外,用水和选墨也是墨法运用的关键。在书法临摹与创作中,我们只有多练、多观、多思、多悟才能熟练的掌握好用墨的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墨法意识。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