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对驴的描述

如果说马是畜界的阳春白雪,可做将军的战马、战士的坐骑,那么,驴则是不折不扣的下里巴人。

论长相,脸型太长;论体格,四肢短小;论速度,快不过马;论力气,大不过牛;论耐力,耐不过骆驼,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畜类中平庸、平淡、平凡的代表,只能做拉车磨面的活儿;最光荣的事情,也就是能当小媳妇回娘家的交通工具。

所以,驴子就混迹于芸芸众生、翻滚于滚滚红尘。不论是广阔平原中还是苍茫大山间,都能听到它激昂高亢的歌声、看到它徐行慢走的身影。

驴被人类驯化的历史,比马还长。

比如中医用于滋阴补血的阿胶,就是驴皮煎煮浓缩后的固体动物胶,已有2500年的制作历史。最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莫过于驴肉,所谓"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驴肉肉质红嫩、口感劲道,比牛肉的纤维要细,没有猪肉的肥腻、羊肉的膻味,成为人间美味。

别看驴长得不入流,但和神仙、圣贤挂上了钩。

传说张果老年轻时在朝为官,春风得意,经年没有省亲。有一天,他忽然觉得该衣锦还乡,向老家人炫耀一番。回家路上,见一妙龄女子在陌上采桑,他的荷尔蒙迅速分泌,多巴胺大量涌出,遂上前挑逗撩拨。没想到,此女子竟是他多年未见的女儿。得知真相,他羞愧难当,当时就想找一个地缝钻进去或者找一堆棉花撞死。随后他家也不回,径直走进深山老林。经过深刻反思忏悔、苦苦修炼后,终于得道成仙。但他依然感到没脸见人,此后骑驴时,便驴头朝东他朝西——倒着骑。

孔子周游列国的坐骑就是驴车。

为实现自己恢复礼乐的梦想,孔子14年颠簸于驴车之上,步道于蹄声之间。驴蹄嗒嗒,破车吱吱,风吹日晒,颠沛流离,一部《论语》就是在驴子和弟子不离不弃的陪伴下诞生。《论语》问世,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成为中华民族一代代人不竭的精神营养。

这一点,也应该给那头不知疲倦地拉着孔子到处跑的驴子,记上一功。

驴不但与神仙、圣贤结缘,还与诗人、名士拴在了一起。

《晋书·阮籍传》载:"……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阮籍骑驴上东平十日而返的故事,成了如王徽之雪夜访戴一样的魏晋风度标杆。对此,李白有诗曰:"阮籍为太守,骑驴上东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想必李白是从阮籍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遥相引为知己,给点了个大大的赞。

《世说新语》载: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喜欢听驴叫。他死后,曹丕率众文友送葬。曹丕说:"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于是送葬队伍中的哭声中,响起一片嘹亮的驴叫声,如同管弦丝竹的演奏中插入了一段摇滚乐,让丧事变成了极具喜感的喜剧。这种不拘一格办丧事的做法,如同庄子丧妻"鼓盆而歌"一样,成为千古奇谈。

唐代诗人贾岛出行工具就是驴。某天他脑子里忽然蹦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个佳句,却为"推敲"二字百般纠结。诗人苦思冥想,驴子懵懂无知,糊里糊涂就撞了京兆尹韩愈的车队。不撞不相识,两位文豪一番风波后惺惺相惜,骑马的与骑驴的遂并辔而归。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即便是做过一段时间小官,也属"蹇驴破帽随金鞍""东家蹇驴许借我,泥滑不敢骑朝天"。苏轼落魄时常与驴子相伴,"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陆游也认为"爱山只合倒骑驴",还说"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过剑门"。

骑驴几乎成了诗人的标配,并且还是蹇驴。为何如此呢?"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唐人郑綮的话就是最好的回答。

所谓君子固穷。古之诗人性格多狂狷不羁、随情任性。他们不屑金钱、拒闻铜臭,鄙视攀附、藐视权贵,自视清高、甘于清贫。当然,他们也买不起高头大马,所以自然而然就选择了既便宜又实用的毛驴。

蹇驴落魄,诗人潦倒,这样倒也般配。毛驴就这样陪伴着千古诗人,一路风尘地走进青史。

有一句俗语叫:少年骑马,中年骑驴。

少年时,人生画卷次第展开,纷繁梦想扑面而来,所以追风少年策马奔腾,眼前是"无边繁花萧萧下",脚下是"不尽风景滚滚来",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有不尽的精力去折腾,有无限的可能去选择,所以,"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意气风发的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少年得志时,"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然而,马蹄再疾,终究跑不过时光飞逝。青春如烟花,绚丽绽放之后就是沉寂,青春少年不久就会步入油腻中年。手中的鲜花被保温杯里的枸杞替代,自然不需要快马加鞭、星夜兼程,自然就要换乘骑驴、倒倒时差。人到中年才会发现,驴背上的摇摇晃晃,可能更是人生真相、人间真味。

被戏称为画坛"驴贩子"的黄胄,对驴一生钟情。"文革"期间,黄胄被关进牛棚放了3年驴。长时间与驴接触、与驴为伍、以驴为友、和驴对话、与驴相依为命,因此就有了一句名言:"驴比人好。"有一次,黄胄卖完豆腐回来太累,在驴车上睡着了。那驴竟然停在他常去的小酒馆前,在他耳边轻唤几声把他叫醒。直到黄胄先生微醺而出,那驴才蹄声轻起,重新上路。

驴解主人意。中年骑驴是一种心态。听过众生喧嚣,看遍姹紫嫣红,参透悲欢离合,阅尽人间沧桑……这时候,没有比骑上一头毛驴,看村夫驾着驴车装满瓜果粮食,沿着袅袅炊烟缓缓而归更惬意闲适了。

驴的性格看起来温顺,但发起怒来也是让人肝颤。

现在说某人愚钝,会调侃"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我没有见过驴踢脑袋,小时候倒是领教过驴蹄子的厉害。

某日,几个小伙伴围着村里的一头驴捉迷藏,一小子不知何故撞到了驴屁股上。那驴受到了惊吓,一声嘶鸣,撩起后腿就给那小子一蹄子,正中裆口,疼得他龇牙咧嘴,坐在地上半天都起不来。不过还好,零件没有受损,但之后就有了心理阴影,直到现在见了驴他都绕着走。

但驴蹄子只对人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在动物界就属于低能儿了。

中学课本里有一篇柳宗元的《黔之驴》,至今背起来依然朗朗上口: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当时虽然不求甚解,依然读得津津有味。特别是老虎的一连串动作,让人眼花缭乱。而驴呢?除了高兴时"鸣"一声,怒时踢了那么一蹄,结果还暴露了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被"断其喉,尽其肉"。

文人往往不得志,遭人算计、屡遭贬谪,不敢赤膊上阵,不会撒泼打滚,只好用秃笔当剑,刺刺那些无才无德、外强中干权贵们的脓包,至于能否刺疼,也不可知。

撇开这层意思,个人觉得那头驴子死得着实冤枉。

那驴不见得想去黔地,是被"好事者"强行运往;想啃点青草填饱肚子,不想又被老虎盯上了。它尽管体能不佳、武艺不精(只会一招:尥蹶子),但也没招谁惹谁,属于人畜无害型的。即使这样与世无争,依然丧生虎口,除了验证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外,那头驴死得好生没有价值。

所以,有必要对那头驴致以深深同情和可怜。

小时候看过驴推磨,不明白为什么要把驴的眼睛蒙上。

大人说,懒驴上磨屎尿多。这驴天生即懒又犟,属于"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主儿,而且还贪吃,一不留神就偷吃粮食。蒙上驴眼罩后,它看不到粮食了,吆喝一声就紧走几步。更重要的是,蒙上眼睛后,不论转多久都转不晕。

我仔细地观察过,蒙上眼罩的驴确实如此。不论磨道多窄,驴被固定在磨道上后,就一直是昂首阔步的姿态,不论转多少圈,都走得兴致勃勃、铿锵有力。

仔细想想,人在某种程度上,和拉磨的驴没有什么两样。

布列松执导的法国电影《驴子巴特萨》以奇异的视角,讲述了驴与人的关系。全片的主角是一头叫巴特萨的驴,从一出生就被奴役、被转手、被虐待,也有过短暂的被喜爱。直到垂垂老矣,无法驮起沉重的货物,依然在主人在鞭打中踉跄地爬山……最后,驴子被枪杀,在闭上了眼睛的瞬间,似乎充满了怜悯:都是奴役命,相煎何太急?

活在古老土地上老百姓,谁又能逃脱驴子的命运?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奉行孔圣人的愚民术。老百姓从一出生不但被牢牢地拴在了磨盘上,而且还被蒙上了眼罩,就如同"胡萝卜加鞭子"是屡试不爽、颠扑不破的驭驴术一样。甩不掉的压力、服不完的劳役、走不尽的磨道、看不见的真相,还有头顶身后不知何时落下的鞭子,每头驴都活得辛辛苦苦、战战兢兢,只有老老实实地埋头拉磨。

"老驴到死蹄方驻,皮成阿胶肉成餐",就这样劳碌一生、愚昧一生、糊涂一生。自以为走在光明大道上,其实只是在阴暗狭窄的磨道里转了一辈子圈;自以为社会做出了多大贡献,其实只是被主人抽空了骨髓、榨干了血汗。

悲乎哉?不悲也。

身为形役,心为物役。每个人都是一头驮满欲望的驴子,又都是被岁月磋磨、被时光抽打的驴子,被各种红布蒙上眼睛也蒙住了心,星夜兼程,驴不停蹄,而不知道只是昂首阔步地走在磨道里,把人生画了一个巨大而虚无的圆而已。

这像极了一场宿命的行为艺术。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