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夏天清凉食物

江南的夏天闷热且潮湿。少有风,树上的绿叶无精打采地耷拉着,纹丝不动。坐在树下的保安大叔把鞋脱在椅子下方,一条腿蜷着,手里的扇子不时摇一下。有路人走过去,身旁的老狗吠一声,大叔抬起眼皮,继续打盹。巷道上是斑驳的银光,阳光从树叶的罅隙中穿梭出来,形成点点阴翳。彷佛一切都要化了。

夏至过后,金陵城进入梅雨季节,随后而来的就是酷热难当的“三伏天”。这样的天气让人难忍至极,身体倦怠,情绪芜杂,急需一些吃食把味蕾和精神调动起来。

凉面

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三鲜面、大排面、雪菜肉丝面、过桥面及葱油凉拌面等,而在夏天,最美不过一碗凉面。

俗语道,“冬至馄饨,夏至面”,或言至日最短,馄饨形团而就节;夏至食面,则用面之长状夏至之长昼。夏至新麦登场,旧时农家有巧手农妇自己把面团擀薄,像一张大圆饼,然后折成几折,撒些干面粉,用刀一道一道地切成条状。因为是自己加工,面条不长,粗细不均,俗称“钉子头面”。常用青南瓜、冬芥菜和面一起煮,面香味鲜,上口滑溜不黏糊,别有一番滋味。

夏至为何吃面?老人们说夏至麦收已完,稻秧也插完毕,所谓“夏至关秧门”。夏至面其实是品尝新麦子活动,以此来犒劳全家人,人们盼望送走夏天,凉爽的天气早日到来。

一只大碗里堆满了长长的面条,老南京人一般都会在面条上放上豆芽、芹菜、胡萝卜丝等时节菜,有的还放上一些鸡蛋丝,寓意生活越来越富。红红绿绿的堆上去,与白色的面条搭配起来,不仅好看,也颇让人馋涎。

夏至吃面是汉族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人们从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盐水鸭

南京有”金陵鸭肴甲天下”之赞。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即有“筑地养鸭”的记载,据《吴地记》记载:“吴王筑城,城以养鸭,周数百里。”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就有了“筑地养鸭”的传统。

盐水鸭是六朝时期南京颇具盛名的食品。金陵盐水鸭被誉为“六朝风味,白门佳品”。最早记有南京鸭肴的有六朝时期的《陈书》、《南史》、《齐春秋》。《陈书》记载,陈军与北齐军在金陵北郊外覆舟山一带交锋,陈军“人人裹饭,媲以鸭肉”、“炊米煮鸭”,使得士气大振,终于以少击众,大胜而归。

宋代,南京城盛行用鸭配菜,并有“无鸭不成席”之说。明代初年,金陵烤鸭闻名遐迩,成为明代宫中宴席上不可缺少的名菜。后来,烤鸭的烹饪技艺随着明都的迁移而传至北京,形成如今的北京烤鸭。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其所著的《随园食单》里,提及了野鸭、蒸鸭、卤鸭、鸭脯、烧鸭、挂卤鸭、干蒸鸭、野鸭团、徐鸭等多种鸭子的做法。其中“烧鸭”就是烤鸭,袁枚写道:“用雏鸭叉烤之。冯观察家厨最精。”由此可见,清朝时,鸭子已经从皇宫走入民间,卖鸭子的门店南京有不少,如卖挂卤鸭,袁枚就写到“水西门许店最精”。

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后,进一步刺激了鸭馔业的发展。除大小菜馆烹制鸭馔外,还形成了鸭铺行业,出现了马祥兴、韩复兴等新的盐水鸭八大家。特别是马祥兴菜馆的鸭馔美人肝和韩复兴板鸭店的板鸭尤为出名。盐水鸭一年四季均可制作,尤以农历八月至九月底,稻谷飘香、桂花盛开时制作者为上品,习呼为桂花鸭。《白门食谱》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

菊花脑

菊花叶,又称菊花脑、菊花涝,是一种多年生宿根野花,属菊科,外形似栽培的菊花绿叶,只有南京地区的人爱吃。它是南京的特产蔬菜。南京有句民谚:“南京人,不识宝,一口白米一口草。”这里的“草”,指的是菊花脑、木杞头、马兰头,俗称“南京三草”。

盛夏季节,做一锅菊花脑鸡蛋汤,滴几滴麻油,吃起来清香中略微有点苦涩,清凉可口,解毒去火。菊花脑尽管生命力旺盛,但因其带有一种淡淡的草药味,所以至今未在他乡传播开来。

豌豆糕

在老南京的风俗中,夏至这天,大人要叫小孩骑坐于门槛上吃豌豆糕防百病。民国时期,民俗学家潘宗鼎在《金陵岁时记》中提到,“啖豌豆糕,谓之不住夏。”这项风俗的由来是因为夏令天气火热,人们多不思饮食,才让小孩先吃豌豆糕开胃。

豌豆糕又叫豆沙糕,澄沙糕,宜在夏季食用。用上等豌豆脱皮、磨粉,加入白糖、柿饼、柿子霜制作而成。香甜可口,清凉下火,爽口绵甜,益脾胃,解热祛毒。

做法很简单,将豌豆磨细,温火熬成糊状,加糖精、食色,搅匀。另取柿饼,去盖切成薄片,摆入容器内,撒一层青红丝,一层豌豆糊。依次撒若干层后,晾冷。凝结即成,食时用刀割出四方小块,分而不离,盛盘后以牙签扎取而食。切块,滴雪花白糖及香精水少许。

豌豆糕入口,沙沙的,糯糯的,彷佛就要滑入口中,咽下去,顿感清凉。食罢豆糕,终究可以做一个关于盛夏的梦了罢。

你想吃哪个吖? 单选 0人 0% 凉面 0人 0% 盐水鸭 0人 0% 菊叶蛋汤 0人 0% 豌豆糕 0人 0% 小肥虾! 投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