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介绍一下重庆小吃

世界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特色鲜明,风味独特,就地取材,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及社会生活风貌,是一个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更是离乡游子们对家乡思念的主要对象。

重庆,一个水火相容的山城,如同重庆火锅的存在方式,由于气候原因,重庆饮食多“尚滋味”、“好辛香”,以辣椒、花椒等辛辣调料为主味烹制食材,以便祛除体内的湿气和寒气。

“山城茶馆”、“铁环少年”、“长江索道”、“吊脚楼”、“缆车道”……一个个鲜明的重庆符号让80后的记忆再度活了过来,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豆花饭”、“粉蒸肉”、“蹄花汤”、“小面”、“火锅”……图上的这些招牌美食跃然眼前,仿佛已经嗅到阵阵香气,耳边也响起了熟悉的吆喝声。

  请跟随着记忆的脚步,看看那些仍在坚守,或是已经消失、正在消失的承载着我们集体回忆的重庆小吃。

山城小汤圆

仍在八一路好吃街坚守着,一家小店,偏于好吃街的尽头,完全没有重庆名小吃的气势,是八一路少数还在经营的名小吃店之一,算得上是名小吃店的幸存者了。平淡是真、坚持唯恒,虽然店小、地偏,生意仍然不错,买一碗尝尝,白如玉珠,皮薄透明,隐约可见馅心,香甜滋软,称得上是重庆汤圆的代表。过年时还会有许多老重庆在这里买上几袋汤圆面和汤圆馅心,大年初一时煮上一锅让家人享用,过一个团团圆圆的佳节。山城小汤圆的粉与馅儿,是最地道的。

水磨粉、芝麻猪油馅的汤圆是浙江宁波的特产,山城小汤圆也非重庆本地原创小吃。山城小汤圆原名杭州小汤圆。40年代因抗战而移民到重庆来的杭州人氏余国华有家传的甜点制作手艺,后来在重庆裕民面粉厂当职员,临近解放,兵荒马乱,面粉厂苦苦经营也没有好的业绩,只有大量裁员以渡难关,余国华也在被解雇的人员当中。失业的余国华为了谋生,只有利用自己的家传手艺,在八一路(以前称保安路)口摆了一个卖湖州粽子、芝麻糊、花生浆、包心小汤圆等江南甜食的小摊养家糊口。余国华聪慧而勤劳,非常肯动脑筋,为了将汤圆做得好吃又好看,将原来个头较大的汤圆改成龙眼大小,采用猪边油、香芝麻、桃仁、花生、白糖等做馅儿,又用传统宁波水磨糯米粉的工艺,选优质糯米浸泡、细磨、吊干,做出来的汤圆皮薄馅多,腴美糯滑,轻咬一口汤馅外流,吃到嘴里有说不出的享受,一时名声远播,路过八一路的行人无不挤到小店一尝汤圆的美味。生意兴隆后余国华在50年代便开了一个小店营业,因籍贯杭州,故以杭州小汤圆命名。60年代后期改名为山城小汤圆,并沿用至今。现在,余国华的徒弟徐良碧、谭心珍成为该店的技术骨干,坚持传统的制作工艺,虽然仍是小店面,却因汤圆的面、馅做工考究,味道正宗,仍是生意兴隆,作为创办了半个世纪的名小吃,山城小汤圆历经风雨巍然不倒。

梆梆糕

以前只要每到傍晚,就基本听得到竹棒敲出的‘梆梆’声,那个时候多半孩子们就再也忍不住了。那个时候一到晚上,家家户户就把小板凳搬到门口,大人们就摇蒲扇,聊家常。小孩子就跑跑跳跳,追逐嬉戏。总是还没等卖梆梆糕的小贩走到,小孩子就围过去了。

以前卖梆梆糕的像挑着一个“厨房”——他们担子里的货儿很丰富:担子的一头放着一个火炉,炉上放一口平底锅,另一头放有木炭、水、油壶和一块案板,案板上放着用纱布遮盖的米糕。在卖梆梆糕的时候,小贩会先在锅里放少许油,再将米糕放在锅里煎烙,等两面都起了一层薄薄的、亮灿灿的棕黄色酥脆面皮后,再捞出锅。“表酥内软,微微甜。”老重庆人回忆起那种味道,抿抿嘴,“现在再也找不到那种味道了。”

梆梆糕在街头几乎已经找不到了,以前一说起重庆小吃,不少人就想起了梆梆糕。一位到了台湾的老人,因难忘当年“陪都”的山城特色小吃,还撰文道:“炒米糖开水,梆梆糕;醪糟汤圆,担担面,伴我八年度磨难,雾都印记难消散。”

那时候还有一首和梆梆糕有关的童谣:“梆梆糕,咄咄咄,里面装的耗子药。”他说,因为当时物资紧缺,为了给孩子们止馋,大人们就会谎称里面装的“耗子药”吃不得。后来一些淘气的孩子因为没钱买梆梆糕,就跟在挑担卖糕者后面取乐,时间一长,就成了大家熟知的童谣了。

其实“梆梆糕”就是早上卖剩的发糕或米糕。那年头没有冰箱,当日的发糕卖不完就只能坏掉。聪明的小贩就想了一个方法,傍晚出摊,趁着夜色将切成小块块的发糕,煎成二面黄,换个“马甲”继续出售。

麻辣豆鱼

“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去吃席,经常都会吃到一种小吃,叫麻辣豆鱼。”一个生于1980年,土生土长的重庆妹子。自己堪称吃货,至今却没明白,为什么那道小吃叫“麻辣豆鱼”,以她的话说,里面根本就没鱼肉。

然而,现在这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红极一时的重庆小吃,却已经销声匿迹。中国烹饪大师、重庆市烹饪协会名厨分会副会长董渝生给记者讲了一个流传的故事:旧时重庆下半城陕西路一带,商号银号林立,是当时的富人区。每当夜幕降临,临街小楼房就会传来麻将声,小生意人提篮叫卖“卖麻辣豆鱼哟”的吆喝声就会吸引麻将桌上的张家姨太、李家小姐,急忙吩咐老妈子(佣人)买些豆鱼香一下嘴,提一下神。老妈子就会在窗边喊住生意人,将小提竹篮捆根长绳,篮内摆放了十来个铜钱和一只瓷碗,然后从窗口慢慢放下,生意人将篮内的铜钱取出,按钱的多少将豆鱼放入碗内,淋上麻辣带酸甜的佐料,各位“麻友”吃得津津有味。

麻辣豆鱼最盛行的时候是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当时小生意人提着篮子但是不单卖麻辣豆鱼,他们一般吆喝“炒米糖开水……麻辣豆鱼……”吆喝的声音很有特色,从巷头传到巷尾。

麻辣豆鱼并不是鱼,所谓“豆鱼”其实是利用豆油皮作为卷裹的“外衣”,豆芽、豆干丝成瓤,经卷裹后呈扁条状,似鱼形而得名。但是因为时代的变迁,餐桌上的小吃菜品越来越丰富,麻辣豆鱼也逐渐失去市场。

熨斗糕

熨斗糕是南方汉族糕类小吃,米粉浆加入鸡蛋、白糖、蜜桂花等,装入专制的烙碗内翻烙至金黄色。特色是酥香甜嫩。

来自遂宁特产蓬溪熨斗糕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始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6年),由蓬溪县人夏其宣仿照甜熨斗糕,经过改加配方,精心制作而成。外壳色黄偏棕红,外酥内嫩,深受大众喜爱。

另一说熨斗糕系蓬溪地方传统名小吃,自明代传承至今,字号繁多,远近闻名,“文中熨斗糕”为其中一种。期品状若帽子,主料为米,辅以豆鼓、鲜猪肉、鸡蛋、香葱、豆芽等,现烤现卖,“烫、香、脆、嫩”,营养丰富,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冲冲糕

这个小吃来源不明,小编目前只在永川发现过。而且所剩无几,几乎就快要消失了。老永川人说小时候上学放学都要买来吃一吃,里面包的一般是红糖和花生。

制作“冲冲糕”的工具是采用棕树木制成的,分为隔板、蒸笼、木棒三大件。其中隔板略小于锅口,将之架于蒸锅口上,起密封和支撑作用,板面根据能容纳小蒸笼的个数来钻气眼;蒸笼形如腰鼓,一般高约十厘米、直径六厘米左右。以中间穿上无数小孔的铁板作甑底,用时只需将笼罩在隔板气眼上即可。另外,木棒是固定在隔板的一边上的,主要用于蒸好的冲糕。然后就是大米磨成粉,装模具蒸熟成型即可。

穿糖果子

在五六十年代,穿糖果子在重庆街头都能买到,既能当早点又能当小吃。以前在重庆街边,就有师傅扎着围腰,摆着一个炉子,就开始在路边炸穿糖果子卖。在当时,穿糖果子是很普通的小吃,卖相有点类似现在的麻圆。

以前传糖果子被人们称为“天鹅蛋”,最早的时候,穿糖果子是乡坝赶场时在场口摆上炸锅,边炸边卖的传统小吃。但是这种小吃制作起来过程较复杂,制作难度比较大,很考验技巧,特别是掌握油的温度和下锅时间。慢慢的,穿糖果子就逐渐在市场上消失了。

鸡丝凉面

鸡丝凉面是四川的传统小吃,历史十分悠久。夏天的四川,大到星级饭店,小到街头摊铺,都可以吃到劲道清爽的鸡丝凉面。平常百姓人家更是离不开它,可以说是家家会做,人人爱吃。美食无疆界,现如今的鸡丝凉面,早已冲出巴蜀,走向全国了。

鸡丝凉面的制法:机制的面条入沸水中煮熟。煮时不能煮得太软,捞出放案板上趁热,洒熟菜油少许,抖散快速降温,到互不粘连且己冷却为止,成为凉面。凉面吃法多样:(1)绿豆芽凉面,绿豆芽在沸水中煮断生,保持脆嫩,放碗中,面上盖凉面,淋上用辣椒面、花椒油、醋、味精、酱油、蒜泥和麻油调成的味汁;(2)鸡丝凉面,基本制法同绿豆芽凉面,不同的是在面上加煮熟后撕成的鸡丝;(3)三丝凉面,面上加熟鸡丝、火腿丝、猪肉丝。

重庆冷串串

重庆的这种冷串串源于麻辣烫,也借鉴了乐山的钵钵鸡,是重庆非常流行的特色小吃之一,这种串串的做法简单,吃起来方便,用料更是丰富,可荤可素,麻辣清淡皆可,菜品在经过处理后,用竹签串起来,晾冷浸于各种口味的佐料中,食用时自取自食,除味道悠长外更添情趣盎然。冷串串个性鲜明,特色味美,本质质朴,丰俭可控,完全不同以往的用餐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串串只能烫食热吃的方式,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

冷串串算得民间街头小吃,人见人爱,烹制简单,关键是调料的配制,这里主要用到藤椒和五香油,不过味道的好坏,腾椒是关键,这种椒在四川的山里很常见,也叫野花椒,果实青中带紫,通常采摘新鲜的果实后,用热油淋在花椒上,浸泡半天后,捞出花椒粒,制成花椒油,其色---晶莹翠绿,香---清香浸人,味---麻而不腻,甚至能香飘很远,在制用冷串串的调料时,加上一点这种野花椒油,自有一股山野的浸人心凉。

冷串串在重庆最为知名,很多人以为冷串串就是四川乐山的藤椒钵钵鸡,其实这个见解并不确切,钵钵鸡可以认为是冷串串的一种,但是冷串串并非就是完全意义上的钵钵鸡。冷串串其实是重庆的叫法,其麻辣程度不亚于正宗的重庆火锅,入口是火辣辣的,随之而来的就是辣椒的香气。

鸡丝豆腐脑

豆腐脑到底是咸的还是甜的,这个问题似乎永远没有一个定论。

鸡丝豆腐脑在三十年代初期,就由宜宾“嘉乐宜”经营,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豆腐脑是由黄豆浆,过滤去渣烧开,倒入放有一定比例石膏水的缸内轻轻搅拌,逐渐形成的。食用时,另加入用金钩墨鱼等调成的鲜汤,再加上鸡丝等佐料即成鸡丝豆腐脑。它色鲜味美,香气扑鼻,入口即化,回味无穷。若再放蹼醋,则既开胃,又增进食欲。

鸡丝豆腐脑在三十年代初期,就由宜宾“嘉乐宜”经营,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豆腐脑是由黄豆浆,过滤去渣烧开,倒入放有一定比例石膏水的缸内轻轻搅拌,逐渐形成的。食用时,另加入用金钩墨鱼等调成的鲜汤,再加上鸡丝等佐料即成鸡丝豆腐脑。它色鲜味美,香气扑鼻,入口即化,回味无穷。若再放蹼醋,则既开胃,又增进食欲。

红苕粑

红苕粑就是红薯芝麻饼的俗称,是秋季街头巷尾最受欢迎的小点心。香糯软甜,老少皆宜,是一代人的回忆。因为在红薯的秋收季节,西南地区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大部分人在这个时段是几乎把红薯当做主食的。

制作方法也相当简单:

1.红苕洗净煮(蒸)粑后去皮,抽去苕筋;糯米、大米泡胀后磨细压干。将米粉子、粑红苕一起揉拌均匀,扯成若干小团。

2.面粉、芝麻分别用微火炒熟,拌白糖、猪油揉匀制成心子。

3.将苕、米小团包心后搓圆压扁,入油锅内炸呈黄色,浮泡后起锅。

其实,重庆小吃很有自己的风味特色,而这风味并不是单指某种小吃的味道,它还包含了地域民风食俗和烹调工艺特色,这些乡情浓郁、特色鲜明的原生态小吃代表的也是一种重庆特有文化。它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润滑剂,滋养着我们的每个人。它有着很深的文化的影子,如何在小吃文化中很好的灌输我们的传统文化思想,从而使小吃文化更好的在本土发展,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它,需要传承下去。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