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解读阳明心学

前几年阳明心学大为流行,感到十分惊诧。我上大学时的哲学课已经将阳明心学确定为主观唯心主义。历史上也是被人批判很多,甚至清初的学者直接认为阳明心学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歪理邪说。怎么经过一些人的运作,还搬出东乡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阳明”等所谓的名人来衬托这位做到了“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之伟大。这位几百年前明代的先生又开始圈粉无数,颇有又成为大V,再现当年明末成为全国意见精神领袖,一领天下风气之先的趋势。想起来,真是造化弄人!

王阳明从小也是接受严格的正统理学科班教育,立志成为千古圣贤。1492年,时年二十一岁的王阳明干了一件载入史册的事情——庭前格竹。在明朝确定的正统理学宗师朱熹著作中有程颐的'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王阳明读到这句话之后,按照理学讲先格物而后知致的逻辑,和学友钱氏一起去'格竹子',二人日夜沉思,但是毫无所得。等待王阳明的依然是失败。王阳明不放弃,坚持继续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之后,终因劳累过度病倒了。因此,二人叹息说:'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就这样,王阳明放弃了宋儒的格物之学,开始潜心于神仙养生之道。后来王阳明回忆这段故事说后来在贵州龙场悟道那三年里,他终于明白了格物的根本意思,认为天下的事物本来就没什么好格的,格物这件事,只需要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上下功夫就好了。提出了著名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论断。

清初学者陆桴亭认为,王阳明完全没有理解朱熹格物穷理的主旨,他的做法类似于禅宗修行发门。另一个清初学者吕留良也指出:'阳明求竹理之法,为朱子所排斥,故失败乃是必然。'

我们设想下如果王阳明按照现代科学研究的思维去格物,会发生什么?

竹叶为什么是绿色的?竹花为什么是白色的?为什么有颜色差异?按这个思路,王阳明可能成为化学家。

竹子为什么能从竹笋变成竹子?种竹为什么要浇水施肥?按此思路,王阳明可能成为生物学家。

王阳明格不出一生气,一刀砍掉竹子,发现竹子的断口可以扎人,再砍一刀,发现新的断口可以扎人,按这个思路,王阳明可能成为军事学家。如果实在无聊,把竹子剖开做成工艺品,也不至于一无所获,浪费七天生命。

当然,阳明先生格竹这桩公案也有不少人认为他肯定不是简单的看,而是按照禅宗的方法对于宇宙人生进行了很多思考。所以,留下这个故事也有希望后人要有悟性的意义。对于这种说法,我也想被那个时代认为天赋异禀的王阳明确实也至于那么浅薄,但是用现代的哲学研究方法考证,是无论如何难以证明王阳明哲学是如何高深伟大的。就算现代量子物理学与佛教有些体悟暗合,我也不会相信当时的王阳明进入到了量子物理的境界,正在思考相对论的问题。但回忆起从小就为了参加科举致力于成为圣贤,成天诵读经典接受应试教育的经历,而感到深恶痛绝,简直浪费了生命,儒家教条真意肯定不是这样的道理。我倒是觉得他可能会有这些感悟。就是说,我认同他确实从心性修养,人生意义的角度进行了思考,试图寻找心性道德与竹子之间的关系,但肯定只有失败的结果)。阳明先生确实也没有过多解释他格竹的心路历程,后来直接的结论就是没必要花这么大力气去格物,就提出了“吾心即理”等一系列心学主张。非要给阳明找到积极意义,大概是启发我们看问题要注重把握本质,强调行动胜于苦思冥想吧。从其革命性意义上看和朱熹思想共同之处恰恰是反教条,反本本主义,具有批判和警示意义(毕竟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论道也确实误国)。

但如果换做朱熹去格竹子,他会怎么做呢?

朱熹首先会弄清楚竹之理和其他草木之理的不同。这就和水墨画家画山水木石一样,在画之前要先明白山之理、水之理、木之理、石之理,然后才能画出山水木石。只要坚持格下去,最后还会格出竹纤维来,进入到纳米世界。实际上朱子对“空”的理解恰恰与这几天诺贝尔奖的量子纠缠暗合。阳明心学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他的意识怎么可能与外界发生纠缠呢?原始儒家脱胎于巫教,巫教信奉“万物有灵”,精神和物质是统一联系的。

格物也是一样的道理,首先需要弄清楚每种事物的规律,然后才能进一步探究其存在的生命根本之理。朱熹认为,总合天地万物之理,会形成一个大的'一本之理',每个事物分开又都有各自之理,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一本之理'的体现,即所谓的'理一分殊'。朱子哲学万事万物的道理恰恰妙在一个殊字,这就是我们今天科技创新不断进步的道理。

物是理的载体,理不能脱离物而存在。格物必须先有物,有物才能穷其理,因此朱熹说:'盖言理,则无可捉摸,物有时而离;言物,则理自在,自是离不得。

受到封建制度的限制,朱熹的理论还不是完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大纲还是人伦道德。如果舍弃人伦道德,仅就具体的一草一木去探求其理,那确实不是朱熹要表达的最终旨归。他曾说过:'穷天理''明人伦'是他'格物穷理'的根本,这些圣人都已教过,因此认真学习圣人之言非常重要,朱熹推崇'读书穷理'的原因也在于此。但是,必须看到朱熹的理论'格物穷理'并不仅仅局限于道德和人伦,而是将其扩展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意义上的研究活动。朱熹作为南宋著名哲学家,理论大师,他在理学的贡献具有开创意义。朱熹的治学精神最接近现代学术研究还可以从他对易学研究的观点看出,朱熹考证认为,《周易》本身就是一部占卜之书,卦象之外的易传甚至爻辞都是后人根据自己的意思添加进去的,未必就是圣人之意,有些内容完全是后人牵强附会演化出来的。朱熹主张,看《周易》就看重卦,最多看六十四卦的卦象,剩下的爻辞易传都只能是参考,甚至有些可以忽略不计。他认为,想了解伏羲圣人的本意,就要从河图洛书这样的“本源”探究,要摒弃后世尤其是唐宋以来后人的“强行”解读。他不但反对易学的义理派,还反对象数派“凭空”制造象数。这些观点,朱熹可以算是当时《周易》的“原教旨主义”。强调“《周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意思就是周易是宇宙运行法则的体现,所以它涵盖了万事万物的道理。进而充分发挥阴阳五行等观点,将易学知识与道家佛家理论融合,发明了诸如“诚”“太极”“无极”“理”等新概念,最终形成了宋代理学的庞大理论体系。

天文图

朱子强调这种的探求本源的严谨学术精神才是先儒本意,花了很大精力去论证。这些学术活动无疑是开创性的。至于朱子试图调和人伦道德和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的道理的统一关系,就是典型的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维,在今天来看,也不能完全推翻。毕竟《道德经》“道以生之,德以成之”就是强调人类主观行为必须服从客观规律。儒家“道不远人”的朴素思想,也是试图证明人伦道德是客观现实,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人是要吃五谷杂粮的”,孔子也经常自嘲“吾不如老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收弟子也是至少要收条腊肉的。(这个观点我曾解释“儒”的含义,人类的客观现实需求,所以总是把儒家学说贬低为形而上的道德说教,陈词滥调,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儒家学说和规则能够长期主导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包含了适应中国农耕文明的基本生活准则,虽然现代中国已经不是传统农耕社会,但是采取全盘否定,不是对历史和祖先负责的态度)。当然,对朱熹的研究没有他认为周易和天文学,历法方面存在关系的论述。但是朱熹确实也是一位被遗忘的天文学家,肯定深刻理解了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奥妙。这点肯定是王阳明不可企及的学术境界。王阳明主要还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产物,他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者,更多时候是个官僚,当然他热衷于充当教育者。他的思想对于教条的天然抵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封建社会教育体制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所以他一直不乏粉丝和拥趸,值得深思!反而博大精深,极具历史创新意义,弥补了孔孟在哲学理性思辫论证方面有不足之处的朱子学在学子中是僵化古板,压抑沉闷的。

至于心学,其实创始人是南宋的陆九渊(象山心学世界观和朱熹是一样的,其心学更多是教育学习方法论范畴,他认为朱熹格物读书太支离,主张心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用心体会,从本原上认知,学术思想直接继承孟子)。所以笔者认为象山心学和阳明心学有必要划清界限。

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有哪些异同?相同点就是都是来自于儒学的,都受到了佛家和道家的思想的影响,不同点就是——理学认为天理要通过格物,然后内心才能慢慢明白天理;

王阳明心学认为天理本在人心,不用去外界搞什么格物致知。理学注重求知于外,心学注重求知于内。但最终的目标都是成为传统社会提倡的道德完人。

历史上阳明心学并未成为官方正统之学。因为,心学的路线不能够标准化,难以考评。所以不管心学历史上曾经圈粉无数,在官方科举考试还是以程朱理学为主。就像今天的应试教育饱受诟病一样,程朱理学被认为是“僵化”的,“三纲五常”“灭人欲,存天理”也是广受批评的。但从官方正统来说,搞理学的人都比较守规矩,搞心学的人都比较开放,有不服从统治倾向。按心学的说法,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你这不是要造反吗?所以王阳明去世后的1529)年明世宗将心学定为“伪学”,并禁止天下学子讲习。但由于明代嘉靖后期、隆庆年间,王阳明众多弟子掌握朝廷和地方大权,朝廷最终恢复了阳明的爵位,准许传播心学,阳明心学成为一股巨大的思想潮流遍及海内。心学所及之地,上至高官学者、下至贩夫走卒,人人皆畅谈心学。支持赞扬者认为王学“挺立了人的主体精神和自由意志,对从宋代以来已达500年之久的官方正统思想——程朱理学提出了严重挑战,这在中国和世界哲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思想解放和启蒙作用”。当然,从历史学的角度,这是因为明朝晚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新兴具有资产阶级特点的社会阶层需要一种新思潮来突破有利于服务于统治的程朱理学的压制,从而活跃市场经济。强调主观体验的王学显然是适应明末的社会变化趋势的。

最后总结下我个人的看法,中国历史上对格物致知历来有五花八门的解释。宋代理学家主要解释的格物就是去事物上探索世界的本质。虽然由于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以及方块字的书写和符号科学的限制,格物致知理论还是不能发展成为指导深度科学研究活动的思想和工具。但从当代的科学理论发展来看,如果格物是去研究事物的物理本质,更适合当今的世界和科技科学的发展,朱熹的思想如果能继续发展,反而可能不至于让中华文明和科技落后于西方(当然我们要看到现代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够进行符号科学进步的巨大作用,如果没有符号科学,中国文字表达的低效是很难产生现代数理科学推导体系的)。现代物理学传入中国最早就是翻译为“格致”,也是官方认为中国传统格物致知与西方的所谓物理在宗旨上存在共通之处。

河图洛书

这里,必须承认,由于科举制度的人才评价标准以及孔孟为主导的知识体系本身的局限性(孔子50岁才学艺,他虽然学问渊博,但科学和生活知识都肯定不足),确实历朝历代的不少儒家学者是将“格物”从道德修养的层面去理解阐释,甚至占据后代儒家的主流。孔子之后的典籍,对于格物的本义的解释就是缺乏。朱熹能够以巨大的探索精神和理性思维,建立理学庞大体系,补齐了中国传统文化世界观和认识论的不足,是中国哲学思辫体系建立的标志。不可否认是佛道思想冲击了传统儒家,儒家如果不予以融合,必然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朱熹等宋代理学家构建的理学表面是从理论上解释证明儒家经典,实际上很多方面吸收了佛,道思想和知识。从学术造诣上,朱子学是非常博大精深,在易学,天文学方面的造诣也非孔子所能想比。朱子思想既有“理在气中”“无极太极”这些形而上的世界观,宇宙生成论观点。又有“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些日常起居。没有“一草一木皆有至理”,哪有神农尝百草?没有“月印万川,理一分殊”,哪有伏羲先祖的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朱子之妙就是试图论证人伦与天道的统一性,实际上理学的精神确实渗透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思想上自觉服从道德约束,为国家的安定团结,长治久安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科学研究活动的时候。我们真的不得不向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先哲致敬!

王阳明显然跟随了多数儒者的一般理解,认为既然儒家归根结底是心性思想,目标是成为道德圣贤,那何必花那么多功夫去在事物上,但求本心,凭良心办事就行(致良知),下决心去“知行合一”抓紧实践即可。所以,阳明心学看起来更具简单实用性。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军事领域确实有利于培养果决勇毅的心性修为,更显得积极主动。在明末世界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危机四伏的时刻,阳明心学大行其道,在野的东林党人标榜他们才是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危机感,责任感的精英。更有资格领导天下。殊不知儒家实际上起源宗旨上就是适应农耕社会的实用规则,易学也包含了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等天文历法方面的内容(不可否认,正如朱子所说,群经之首的易经确实最早是远古的占卜之书,但也是记录天地万物运行之理的规律总结)。只是儒学创立者孔子更多运用于道德人伦,对天文地理等方面的运用本身也未必完全参透,确实使人将《易经》作为形而上的修身法则解读。朱熹尽了最大努力去贯通,阐释贤者学问之奥义。但总还有欠缺。而王阳明格竹七天就放弃了。他可是明末士人的一面旗帜,可见误人之深。所以,清代学者反思明亡之痛,大多认为阳明心学引导了一种粗疏浮躁的风气,也不利于人认真读书深度思考。还好他反对空想,明末徐光启,焦竑等人发展成为“实学”,也算是“心学”的贡献和补正。鉴于明亡痛定思痛,近距离观察过心学之害,我们应对清初学者对阳明心学总体持批判态度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另外,从实际运用结果看,也不能证明阳明心学是一种成功的哲学(王阳明疾病缠身而死,死后还被剥夺爵位,学术被禁止),明朝灭亡,希特勒,日本最终战败。。。日本人这么信奉阳明心学,怎么作出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良知吗?)?(不便举太多失败的例子),就是他自己也没有粉丝吹的那么成功。王阳明心学重视主观精神意志,短期内对于提高人的意志品格有一定功用,也许算是速成法,但哲学思想哪怕是一点细微的差别,就使之注定不能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指导思想,必然被更先进更客观更科学更全面的思想取代。也决定了其就算在系统方法论,培育人的精神意志有可取之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三个所谓“心学”框架都是很难自恰的,“四句教”也逻辑不严谨,所以必然还是要不断接受人们对其进行质疑。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