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分析关于"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的词条

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健康。

作者 | 谭小笔

最近看到了一则让人痛心不已的新闻。

1月13号,海南一名7岁男童小安在村卫生室输液后突发抽搐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

消息一出,引发了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讨论。

即便当代父母已经知道了不能滥用抗生素,但在具体育儿实践中,还是面临不少困惑:

究竟什么时候无需考虑抗生素?

什么时候又必须使用它呢?

抗生素滥用依然存在

新闻视频里,涉事医生与记者的一段对话让家长们震惊了!

该医生在给男童小安输液前,不曾问过是否有药物过敏,也不曾告知究竟打的是什么药。

采访中,医生才说出了用药名目:阿米卡星、地塞米松、利巴韦林。

阿米卡星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毒副作用明显。

尤其对儿童的毒性很大,需慎用。

利巴韦林虽是常见的抗病毒药,但副作用大,抗病毒耐药性强,甚至有致癌作用。

口服和静脉制剂在正规综合医院儿科门诊已经很少使用,但在基层医院或乡村诊所中的滥用率很高。

也就是说,该医生既没有询问过敏史,也没有病例和处方。

并且,在仅凭腹痛也不能诊断是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就给小安静脉注射了抗生素。

近年,国家在抗生素的应用管理上确实花了大力气。

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动不动就开抗生素的情况已经少了很多。

但从很多妈妈群里的聊天来看,仍然有不少“只要病人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抗生素就跑不了”的案例。

央视也曾曝光:抗生素用药比例占据了儿童用药总体市场的88%!

客观来说,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多方面造成的。

有的是用药不规范。

也有的是因为家长太过焦虑,想尽快缩短病程,让孩子恢复健康

无论是何种原因,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

哪些病不用抗生素?

哪些病需要抗生素?

我们知道,大多数感染性疾病是由两种最常见的微生物引起的:病毒和细菌。

抗生素就是杀灭或抑制体内致病的细菌,从而消除或控制感染的药物。

简而言之,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感染,但对病毒感染往往无效。

如果看到药品名称中含有XX「霉素」、XX「西林」、XX「头孢」、XX「硝唑」、XX「磺胺」、XX「环素」、XX「培南」这些字眼,或者直接看说明书,如果上面写着“用于 X X 细菌引起的感染”,就可以基本确定是抗生素。

很多儿童常见病都属于病毒感染。

孩子其实能自己从疾病中自愈,无需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普通感冒/流感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孩子怎么三天两头感冒。

但其实绝大多由病毒引起,尤其疾病早期,症状可能会有流鼻涕、打喷嚏、轻微发热、咳嗽、食欲降低等。

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这些症状大多在7-10天后便会逐渐消失。

若孩子因发热而感到不舒服,可以使用单一成分的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药退热。

若孩子因鼻塞而不适,可以用生理盐水滴鼻液或喷雾清理鼻腔,并保证房间内的湿度合适。

美国儿科学会不建议6岁以下孩子使用非处方镇咳药,因为这很可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副作用。

所以,对于普通感冒而言,家长能做的最大努力,只是让孩子能舒服一些。

比如确保孩子得到充分休息、摄入足够液体。同时,随时关注感冒进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抗生素也不能治愈流感。

宝宝6个月之后,可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这是预防流感的最好方法。

其他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美国儿科学会曾发表过《医生和患者应该质疑的10项检查和治疗》,其中有一条是:

“抗生素不应用于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包括病毒性鼻窦炎、咽炎、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肺炎。

央视也曾报道,儿童用药是抗生素处方的“重灾区”,其中呼吸道感染则是“重中之重”。

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

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如肠道病毒、细菌感染、食物中毒、抗生素的副作用、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等等。

其中,最常引起婴幼儿腹泻的病毒是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

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孩子往往有呕吐、发热、烦躁不安等症状。

大便呈黄绿色,有时呈蛋花汤样,并带有大量水分。

如果是轻微腹泻并伴有呕吐,可以买一些电解质溶液加入孩子的日常饮食,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大多数情况下,1-2天呕吐症状就会有所缓解。

如果出现严重腹泻,比如每1-2小时排一次水样便,可能存在脱水,必要时需要输液紧急治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3岁以下宝宝普遍易感。

感染后一般伴有轻微发热甚至高热,宝宝的咽喉、手脚可能出现多个水疱。

它也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夏秋季。

绝大多数手足口病其实都是轻症。

需要注意手卫生,并与其他小孩子隔离。

给孩子更好的关爱,等待自愈是最好的方式。

只有当孩子确诊手足口病后出现抽搐,四肢抖动、呕吐、高热、精神萎靡、嗜睡、头痛等表现时,才需要去医院看诊明确疾病病情。

幼儿急疹

很多宝宝人生的第一次高热,就是幼儿急疹。

这是一种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的病毒感染性疾病。

发热可能会持续3-5天,非常罕见的案例可长达7天。

一般3天后“热退疹出”,过程中非常考验家长的观察力和定力。

因为幼儿急疹的高热是反反复复,除此之外,孩子可能还有流鼻涕、轻微咳嗽或腹泻、食欲减低等症状。

当然,对于1岁以下的小宝宝来说,发热达到38.5℃,且2-3天不退烧就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

除此之外,什么时候抗生素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那便是对于一些儿科门诊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细菌性中耳炎、细菌性鼻炎鼻窦炎、细菌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等等。

这需要医生诊断评估,考虑是否使用抗生素,并斟酌使用哪一种抗生素。

面对抗生素危机

如何合理规范使用

前段时间,我家宝宝(17个月)入睡后总咳醒,嗓子因为鼻塞而出现“呼呼呼”的喘气音。

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咽喉充血,扁桃体肿大。

右侧扁桃体还有些白色分泌物,鼻粘膜也可见淡黄色粘涕。

我怀疑是链球菌感染,如果用药,首选阿莫西林。

但医生也很直接地告知我,如果是保守型的家长,可以考虑做个咽拭子。

大概20分钟出结果,确诊一下是否真是细菌感染。

更谨慎一些的,可以同时做个链球菌培养,大概2-3天出结果。

如果是偏激进的家长,现在就可以决定用药了。

我选择了保守的做法。

等结果的时候,我和娃爹也达成了共识。

如果显示确有细菌感染,那就使用抗生素。

如果没有,我们就继续回家观察护理。

20分钟后,结果出来了:阴性。

2天后,链球菌的培养结果也出来了,依然是阴性。

宝宝的咳嗽鼻塞症状也已经几乎消失了,恢复了活蹦乱跳。

就是多了一份等待的耐心,宝宝避免了人生首次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为什么我对抗生素的态度如此谨慎?

因为曾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微博上读到很多关于抗生素耐药的心碎故事。

美国一个18个月的健康宝宝,因为一场发烧就被夺去了生命。

死因是感染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也称为MRSA,是一种“超级细菌”。

细菌超级耐药,很多高级抗生素都无法彻底杀死。

另一个肝衰竭的3岁瑞典女孩,也因为耐药细菌使得器官移植的过程变得异常凶险。

因为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带来的细菌耐药,正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

报告显示,近几十年,超级细菌的流行率呈现爆发式增长。

正如专家所言,吃药看起来是个人的事,其实关乎每一个人。

身为家长,我们能做些什么?

1、放下焦虑,多一点耐心。

“医生,我的孩子什么时候能好?”

“医生,怎么样能让孩子快点恢复?”

试问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少遭罪?

这种心情绝对可以理解。

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

不随意使用抗生素,多一些耐心,不仅是孩子自建免疫系统的第一步,也为孩子避免更大的折腾和伤害。

2、谨遵医嘱。

一旦开始服用,就坚持用满疗程,不随意停药或增减药量。

有些家长碰到孩子感冒发烧,就不问医生,自行给孩子使用抗生素,这是不合理的;

也有些家长闻抗生素色变,明明有细菌感染指征,却拒绝给孩子使用抗生素,这也是万万不可的。

不仅耽误治疗,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还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症状有所改善,就擅自停药,这会极大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谨慎合理使用抗生素,为孩子为自己为家人。

参考文献: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六版)

《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儿童呼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感冒和退热用药》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儿科学-消化系统疾病章节》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理学-抗菌药章节》人民卫生出版社

—— End ——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分析关于"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的词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ccv168.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