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关于上清丸的一些介绍

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上清丸,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健康。

本文目录包含多个相关词条,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1、上清丸简介2、牛黄上清丸服药注意事项上清丸简介

优质回答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家基本药物 4 概述 5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方之上清丸 5.1 方名 5.2 组成 5.3 功效主治 5.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石室秘录》卷三方之上清丸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方之上清丸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制备方法 8 《寿世保元》卷二方之上清丸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仙拈集》卷一方之上清丸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便览》卷一方之上清丸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古今医鉴》卷九方之上清丸 11.1 方名 11.2 上清丸的别名 11.3 组成 11.4 主治 11.5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11.6 制备方法 11.7 附注 12 《奇方类编》卷下方之上清丸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功效主治 12.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济阳纲目》卷一○六方之上清丸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功效主治 13.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13.5 加减 13.6 制备方法 14 《活人方》卷一方之上清丸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5 《鲁府禁方》卷四方之上清丸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功效主治 15.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五方之上清丸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功效主治 16.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7 《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方之上清丸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功在主治 17.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摄生众妙方》卷四引《乾坤生意》方之上清丸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功效 18.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9 《异授眼科》方之上清丸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19.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19.5 制备方法 20 《活人心统》卷一方之上清丸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上清丸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功效主治 21.4 制备方法 21.5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21.6 用药禁忌 21.7 附注 22 上清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22.1 拼音名 22.2 标准编号 22.3 处方 22.4 制法 22.5 性状 22.6 鉴别 22.7 检查 22.8 功能与主治 22.9 用法与用量 22.10 规格 22.11 注意 22.12 贮藏 23 上清丸药品说明书 23.1 药品类型 23.2 药品名称 23.3 药品汉语拼音 23.4 药品英文名称 23.5 成份 23.6 性状 23.7 作用类别 2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23.9 规格 23.10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23.11 禁忌 23.12 上清丸的不良反应 23.13 注意事项 23.14 上清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23.15 上清丸的药理作用 23.16 备注 2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上清丸 * 上清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shàng qīng wán

2 英文参考

shangqing pill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上清丸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74 11 黄连上清丸 水丸 6g 袋 0.75 中成药部分 * 75 11 黄连上清丸 水丸 3g 袋 0.39 中成药部分 76 11 黄连上清丸 水丸 18g 袋 2.1 中成药部分 77 11 黄连上清丸 水丸 48g 瓶 5.1 中成药部分 78 11 黄连上清丸 水蜜丸 3g 袋 0.35 中成药部分 79 11 黄连上清丸 水蜜丸 4g 袋 0.46 中成药部分 80 11 黄连上清丸 水蜜丸 6g 袋 0.69 中成药部分 81 11 黄连上清丸 水蜜丸 60g 瓶 6.9 中成药部分 82 11 黄连上清丸 蜜丸 6g 丸 0.42 中成药部分 *△ 155 13 牛黄上清丸 蜜丸 6g(人工牛黄) 丸 0.63 中成药部分 * 156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3.5g(人工牛黄) 袋 0.66 中成药部分 157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4g(人工牛黄) 袋 0.76 中成药部分 158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5g(人工牛黄) 袋 0.95 中成药部分 159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6g(人工牛黄) 袋 1.1 中成药部分 160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54g(人工牛黄) 瓶 10.2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上清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17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上清丸的部颁标准。组成为菊花 60g、薄荷 10g、川芎 10g、白芷 60g、荆芥 10g、防风 20g、桔梗 20g、连翘 60g、栀子 20g、黄芩(酒炒)100g、黄柏(酒炒) 40g、大黄(酒炒) 120g,具有清热散风,解毒,通便的功效。用于头晕耳鸣,目赤,鼻窦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5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方之上清丸

5.1 方名

上清丸

5.2 组成

百药煎4两,薄荷(净末)4两,缩砂仁1两,片脑1钱,玄明粉5钱,甘松5钱,桔梗5钱,诃子5钱,硼砂5钱,寒水石1两。

5.3 功效主治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方之上清丸功在清声润肺,宽膈化痰,爽气宁神。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咳嗽烦热。

5.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化;或嚼35丸,茶汤送下。

5.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甘草熬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6 《石室秘录》卷三方之上清丸

6.1 方名

上清丸

6.2 组成

薄荷1两,柴胡1两,蔓荆子5钱,白芷5钱,苏叶2两,陈皮1两,半夏1两,甘草1两,桔梗3两,黄芩2两,麦冬3两,天门冬3两。

6.3 主治

《石室秘录》卷三方之上清丸主治强弱之人,感中风邪,上焦有风火者。

6.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饱食后服。

6.5 制备方法

上各为末,水为丸。

7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方之上清丸

7.1 方名

上清丸

7.2 组成

乌梅肉2两,薄荷4两。

7.3 主治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方之上清丸主治妇人胎前嗽血。

7.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黑砂糖炒熟为丸,再以白砂糖掺上。

8 《寿世保元》卷二方之上清丸

8.1 方名

上清丸

8.2 组成

龙脑2分(另研),硼砂2分(另研),薄荷末1两,川芎末5钱,桔梗末2钱,甘草末2钱。

8.3 主治

《寿世保元》卷二方之上清丸主治心脾有热,上焦痰火咳嗽。

8.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临卧噙化;或食后茶清咽下。

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9 《仙拈集》卷一方之上清丸

9.1 方名

上清丸

9.2 组成

大黄4两,僵蚕2两,姜黄2钱半,蝉蜕2钱半。

9.3 主治

《仙拈集》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虾蟆瘟,头面肿大。

9.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大人1丸,小儿半丸,蜜水调服。

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姜汁打糊为丸,重1钱。

10 《便览》卷一方之上清丸

10.1 方名

上清丸

10.2 组成

玄参5钱,乌梅3个,薄荷叶1斤,川芎2两,防风2两,桔梗5钱,砂仁5钱,甘草4两(一方加硼砂5钱)。

10.3 主治

《便览》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堵塞。

10.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噙化。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11 《古今医鉴》卷九方之上清丸

11.1 方名

上清丸

11.2 上清丸的别名

上清噙化丸

11.3 组成

薄荷叶3两,硼砂5钱,天花粉1两,天竺黄5钱,风化消1两,百药煎1两,防风1两,孩儿茶1两,桔梗7钱,甘草1两。

11.4 主治

《古今医鉴》卷九方之上清丸主治口舌痛,生疮。

11.5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口中,徐化下。

11.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11.7 附注

上清噙化丸(《济阳纲目》卷一○五)。

12 《奇方类编》卷下方之上清丸

12.1 方名

上清丸

12.2 组成

玄参8两,南薄荷叶5两,荆芥穗5两,苦桔梗1两,生甘草8两,归尾5两,熟大黄1两,陈皮8两,片芩(酒炒)8两,枳壳(炒)8两,川芎4两。

12.3 功效主治

《奇方类编》卷下方之上清丸功在清头目三阳之火。主治风热上攻,发渴喉疼,口痛牙血。

12.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温汤送下。

12.5 制备方法

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13 《济阳纲目》卷一○六方之上清丸

13.1 方名

上清丸

13.2 组成

南薄荷4两,桔梗1两半,甘草1两半,白豆蔻1两,片脑1钱。

13.3 功效主治

《济阳纲目》卷一○六方之上清丸功在清上,利咽喉。主治喉痹。

13.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噙化。

13.5 加减

加孩儿茶1两,效尤速。

13.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14 《活人方》卷一方之上清丸

14.1 方名

上清丸

14.2 组成

薄荷叶4两,粉甘草1两,官硼砂5钱,嫩桔梗1两。

14.3 主治

《活人方》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火刑金燥,热极生风,痰凝喘嗽,口燥舌干,咽喉肿痛,鼻息不利,上焦一切浮火之症。

14.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分为数份,不拘时,噙化口中。

14.5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大丸。

15 《鲁府禁方》卷四方之上清丸

15.1 方名

上清丸

15.2 组成

乌梅肉1斤(去核),薄荷8两,柿霜4两,沙糖4两,石膏(火煅)1两,粉草1两,冰片2分。

15.3 功效主治

《鲁府禁方》卷四方之上清丸功在化痰止嗽,清火,生津止渴。

15.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化。

1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乌梅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16 《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五方之上清丸

16.1 方名

上清丸

16.2 组成

苏州薄荷叶1斤,百药煎半斤,砂仁1两,硼砂2两,冰片2钱,桔梗1两,甘草半两,玄明粉半两,诃子半两。

16.3 功效主治

《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五方之上清丸功在止嗽、清音、润肺,宽膈化气。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咳嗽。

16.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临睡噙化;或为小丸,茶清送下亦可。

16.5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17 《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方之上清丸

17.1 方名

上清丸

17.2 组成

薄荷1斤,川芎2两,防风2两,桔梗5两,砂仁半两,甘草4两。

17.3 功在主治

《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方之上清丸主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盛。

17.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不拘时噙化。

1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

18 《摄生众妙方》卷四引《乾坤生意》方之上清丸

18.1 方名

上清丸

18.2 组成

薄荷(取头末)4两,川百药煎(黑饼者)4两,桔梗1两,寒水石(生用)1两5钱,砂仁(头末)3钱,甘松2钱,玄明粉2钱5分。

18.3 功效

《摄生众妙方》卷四引《乾坤生意》方之上清丸功在清上焦之热。

18.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口噙化。甚妙。

18.5 制备方法

以甘草膏为丸。

19 《异授眼科》方之上清丸

19.1 方名

上清丸

19.2 组成

羚羊角(镑)1两,犀角(镑)1两,牛黄5钱,琥珀3钱,厚朴(姜汁炒)1两,黄芩(酒炒)1两,川芎5钱,白芷5钱,菊花8钱,防风8钱,羌活8钱,草决明1两,生地7钱,熟地7钱,防己8钱,黑牵牛8钱,蝉蜕(去头足)7钱,地肤子(炒)1两,滑石1两。

19.3 主治

《异授眼科》方之上清丸主治风热上攻,目有昏花,迎风流泪,怕日羞明。

19.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后服。并用虎液膏点眼。

1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 《活人心统》卷一方之上清丸

20.1 方名

上清丸

20.2 组成

硼砂3钱,川芎4钱,薄荷1两,桔梗2钱,冰片2分,玄明粉2钱。

20.3 主治

《活人心统》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上焦火盛,口干;痰火证。

20.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远含化。

2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21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上清丸

21.1 方名

上清丸

21.2 组成

川芎、薄荷、荆芥各0.5kg,连翘、菊花、白芷各3kg,防风、桔梗、炒栀子各1kg,大黄3.5kg,黄柏2kg,黄芩5kg[1]。

川芎16两,连翘96两,白芷96两,防风32两,大黄192两,菊花96两,薄荷16两,桔梗32两,黄柏64两,黄芩160两,栀子(炒)32两,荆芥16两。

21.3 功效主治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上清丸功能清热散风,消肿止痛,治肺胃积热,风火牙疼,头目晕眩,大便秘结,小便黄赤[1]。

21.4 制备方法

为细末,水泛为丸[1]。

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21.5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6g,温开水送下[1]。

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

21.6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21.7 附注

本方由《丹溪心法》上清散加减而来[1]。

22 上清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22.1 拼音名

Shangqing Wan

22.2 标准编号

WS3B187895

22.3 处方

菊花 60g、薄荷 10g、川芎 10g、白芷 60g、荆芥 10g、防风 20g、桔梗 20g、连翘 60g、栀子 20g、黄芩(酒炒)100g、黄柏(酒炒) 40g、大黄(酒炒) 120g

22.4 制法

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170~ 180g, 制成大蜜丸;或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22.5 性状

本品为黑棕色的大蜜丸或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甘、苦或苦。

22.6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纤维束鲜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纤维淡黄色,梭形, 壁厚,孔沟细。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花粉粒类圆形,直径24~34μm 外壁有刺,长3~5μm,具3个萌发孔。油管含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30μm。果皮石细胞镶嵌排列成层。

22.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

22.8 功能与主治

清热散风,解毒,通便。用于头晕耳鸣,目赤,鼻窦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2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水丸一次 6g,一日1~2次。

22.10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 9g

22.11 注意

孕妇忌服。

22.12 贮藏

密闭,防潮。

23 上清丸药品说明书

23.1 药品类型

中药

23.2 药品名称

上清丸

23.3 药品汉语拼音

23.4 药品英文名称

23.5 成份

23.6 性状

23.7 作用类别

2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清热散风,解毒,通便。用于头晕耳鸣,目赤,鼻窦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23.9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克

23.10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23.11 禁忌

孕妇忌服。

23.12 不良反应

23.13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2.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每日3次者,应停用并向医师咨询。

4.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5.小儿、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3.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3.15 上清丸的药理作用

23.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24

牛黄上清丸服药注意事项

优质回答牛黄上清丸服药注意事项

牛黄上清丸组方:人工牛黄、菊花、连翘、荆芥穗、白芷、薄荷、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石膏、赤芍、地黄、当归、川芎、冰片、桔梗、甘草。

方中人工牛黄性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清热解毒之佳品,故为君药。菊花、连翘凉散风热,清热解毒;荆芥穗、白芷解表散风,消肿止痛;薄荷疏风清热,利咽解毒,诸药均有发散火邪之能,有“火郁发之”之意,故为臣药。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苦寒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凉血消肿,能够清泻三焦实火;石膏清解阳明经实热火邪;赤芍、地黄、当归、川芎凉血活血,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冰片疏散郁火,通关开窍,清利咽喉,聪耳明目,以助清上焦热邪,透发火郁,以为佐药。桔梗轻清上浮,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

本品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功效。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常用于

1.头痛 因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症见头痛,伴有头晕,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见上述证候者。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

2.眩晕 因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症见眩晕,面红,目赤,耳鸣,耳聋;原发性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

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临床上将眩晕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3.暴风客热 因热毒内盛,风火上攻,引动肝火,上犯头目所致,眼内刺痒交作,羞明流泪,眵多,白睛红赤,头痛身热,口渴尿赤,舌苔黄,脉浮数;急性结膜炎见上述证候者。

正常情况下,结膜具有一定防御能力,但当防御能力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加时,将引起结膜组织炎症发生,这种炎症统称为结膜炎。按病程可分为超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以结膜充血明显,并伴有脓性分泌物为特征,同时有异物感,烧灼刺痛,轻度畏光等症状,但视力不受影响。分泌物可带血色,睑结膜上可见灰白色膜,此膜能用棉签擦掉,但易再生。

病毒性结膜炎:以结膜充血水肿、有出血点,并伴有水样或黏性分泌物为特征,同时伴有流泪、异物感。角膜可因细小白点混浊而影响视力,或引起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4.喉痹 因热毒内盛,风火上攻,蕴热生火相结,循经上蒸咽喉所致,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头痛,身热,尿黄,便干,舌苔黄,脉弦数;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组织的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依据病程的长短和病理改变性质的不同,分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两大类 。

其中,慢性咽炎是一种病程发展缓慢的慢性炎症,常与邻近器官或全身性疾病并存,如鼻窦炎、腺样体残留或潴留脓肿、咽囊炎等。急性咽炎是咽粘膜,并波及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之后或为上呼吸道感染之一部分。

5.口疮、口糜 因热毒内盛,风火上攻,蕴热生火产毒,结聚口腔而致,症见黏膜充血发红,水肿破溃,渗出疼痛,口干口渴,身痛乏力,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洪数;急性口炎、复发性口疮见上述证候者。

复发性口腔阿弗他溃疡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溃疡类疾病,祖国医学早有记载,归入“口疮”范围内,患病率高达20%左右,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因具有明显的灼痛感,故冠之以希腊文“阿弗他”——灼痛。本病周期性复发但又有自限性,即多在1 2周内自愈,愈后多不留瘢痕。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溃疡进展达顶峰时有剧烈的自发性烧灼样疼痛,遇刺激加重。频繁反复发作期多局限于某一年龄段,如青少年时期或月经期女性或绝经期后。

6.牙宣 因热毒内盛,风火上攻,火热相搏,蕴结上犯牙龈所致,症见牙龈红肿,出血渗出疼痛,口干口渴,口臭口热,便秘,尿黄,舌苔黄,脉浮弦数;急性牙龈(周)炎见上述证候者。

牙龈炎指边缘龈,乳头龈,附着龈疾病,仅局限于牙龈组织而不损于牙龈深层的组织也不包括其他疾病在牙龈的表征。

牙周炎是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发牙周支持组织的炎性破坏。牙周炎主要分为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坏死性牙周病。

7.牙痈 因热毒内盛,复感风火上攻,蕴热化火结毒,循经至冠周牙龈,症见牙龈充血肿胀,渗出化脓,疼痛剧烈,口热口臭,张口可受限,便秘,尿黄,舌苔黄厚,脉弦实数;急性智齿冠周炎见上述证候者。

冠周炎系指阻生牙或正常牙在萌出过程中牙冠周组织发生的化脓性炎症,亦有称为“冠周感染”者。由于人类种系发生和演化的结果导致下颌骨退化,从而引起下颌智齿阻生;下颌智齿萌出不全,牙冠表面覆盖着龈瓣,一旦遇有感染,很容易引起牙冠周围软组织炎症,称为智齿冠周炎。本病在祖国医学中早有记载,称为“合架风”或“牙绞痛”,对其症状有较为精确的描述。

服用注意事项

1.阴虚火旺所致的头痛眩晕,牙痛咽痛不宜用。

2.孕妇慎服。

3.本品寒凉,易伤胃气,小儿、年老体弱、大便溏软者慎服。

4.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5.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6.用本品治疗喉痹,口疮,口糜,牙宣,牙痈时,可配合使用外用药物,以增强疗效。

7.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经常漱口,以减少邪毒滞留。

8.服用本品后有发生药疹及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的报道。

9.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用法用量 丸剂:口服。水丸一次3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胶囊剂:口服。一次3粒,一日 2次。

片剂:口服。一次4片,一日 2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关于上清丸的一些介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ccv168.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