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白晓枫,用血管外科技巧切肿瘤

白晓枫,47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所导师;兼任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师手技大赛一等奖;将血管外科手术技巧运用于肿瘤手术操作,较早在国内开展腹腔镜胃癌、胰腺癌手术及腹膜后肿瘤手术。

肿瘤的“精明”之处在于它的欺骗性:让免疫系统以为它是正常的细胞,也让循环系统为其提供养分。外科医生切除肿瘤时,该如何对付肿瘤内外盘根错节的血管是一大难题。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医师白晓枫,面对这一“硬骨头”从未退缩让步,用手中柳叶刀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

回忆起自己学医的“初心”,白晓枫坦诚地表示,是父母让他报考的。他的父母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因为有几个北京协和医院的朋友,便也想让他走上学医的路。学医固然艰苦,但白晓枫乐在其中。在选择方向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胰腺,跟随前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专攻胰腺、肝脏及胃肠肿瘤外科的赵平教授学习,因为胰腺外科被称为“外科之王”,手术要求最难,也最有挑战性。自2005年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后,他一直奋战在医科院肿瘤医院的手术台上,一丝不苟打磨技术,尽心竭力救治病人。

对于一般人,手术室是一个神秘又沉重的地方,一道门将里外割成两个世界,承载了生命和牵挂。但对于白晓枫,学医时每次进入手术室,都恨不得将老师及前辈的所有技术、操作都牢牢记住,运用到今后的临床操作中。不光是肿瘤,他也经常观摩泌尿、妇科等其他科室的手术,探究和肿瘤手术的不同,悟出独到的见解。

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让白晓枫渐渐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肿瘤手术技术。肿瘤医院是专科医院,没有血管专科。一般来说,肿瘤内外部长出的血管是异常且杂乱的。在切除肿瘤时,如果需要切除肿瘤的血管或突发大出血等状况,医生经常要按住出血部位,等待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等其他医院专家来“救场”,难免拖延手术进度。为此,2008年,医院派出技术较纯熟的白晓枫,前往北京安贞医院,向血管外科主任陈忠教授学习血管手术。自此,他开始将血管外科手术技巧运用于肿瘤手术操作,解决众多术中出现的疑难复杂问题,并经常协助其他科室完成跨科手术。白晓枫说,肿瘤手术的重点是能否把肿瘤从人体内清扫干净;血管手术常需要重建血管、铲除侵犯血管等,更需要精密的操作和精湛的手法。这两者融会贯通后,在手术中往往能兼顾切除肿瘤及血管吻合,提高救治成功率。这样跨学科、专业的学习,常让他在面对疑难杂症时茅塞顿开,对肿瘤有更深刻的认识。

2015~2016年,白晓枫作为中组部第八批援疆干部奔赴乌鲁木齐。在这里,有的患者为寻求治疗,走遍各大医院无人敢接治;有的因没有及时诊治而拖成重症,肿瘤甚至长到了20多斤。部分患者手术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并发症,但他们和家属毫无埋怨,给予医生充分的理解和信任。白晓枫感慨地说,新疆人民的淳朴让他非常感动。这期间,他开展了腹腔镜辅助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手术,这一手术技术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积极开展腹腔镜辅助半肝切除手术,既保证了手术彻底性,又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一年中,白晓枫成功救治了多例病情复杂患者,得到一致好评,被新疆医科大学授予“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的称号。

此外,白晓枫曾在《国际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并于《中国医刊》《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中华医学杂志》《中国临床医生》《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等多期刊发表数篇论文;多次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院级课题;还曾参与《肿瘤外科学基础、循证和新技术》《胰腺癌》等4部书籍的撰写。

白晓枫认为,一名好医生最根本的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不论患者贫富老幼,都应该尽力诊治,“把心放在病人身上”。第二是要不断磨练自己的医术,这才是“为病人好”的保障。作为一名高一学生的父亲,白晓枫坦言道,自己确实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心怀愧意。但令他欣慰的是,儿子“知道他在做什么”,非常理解、支持他的工作,在同学面前也常因父亲是医生而感到自豪。当别人问及儿子将来想做什么,他会幽默地回答:“子承父业吧。”家人是最亲近的人,在工作之外亦能受到如此肯定,也是对白晓枫从医、为人最佳的赞扬。▲(赵可佳)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