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青少年轻生念头从何而来?科学家发现男女有别

受访专家: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 梁红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徐文婷

近年来,因一念之差走上绝路的花季少年自杀事件屡见不鲜。为了解青少年轻生念头从何而来,美国弗吉尼亚精神病学和行为遗传学研究所的学者,近日分析了可能会引起青少年自杀念头的遗传风险和压力性生活事件。结果表明,自杀念头多与吸毒、欺凌和失败有关;经历父母死亡会增加男孩产生轻生念头的风险,而学业失败会增加女孩轻生风险;女孩更容易产生自杀念头,而男孩自杀死亡风险更高。此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儿童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杂志》上。

我国的情况也很严峻。《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在所有非疾病死因中,自杀已成为10~25岁人群的第三大死因。《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显示,中国儿童自杀率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十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然而,在悲剧发生之前,多数家长会认为孩子很幸福,“毕竟衣食无忧,能有什么烦心事”。事实上,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

在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梁红表示,我国这类特征性研究较少,影响青少年自杀念头的因素、性别差异等方面还没有确切数据支撑。“自杀的原因很复杂,从临床来看,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原因也是复杂的。其中与家庭及成长环境不利有一定关系。”

梁红举例,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陪伴支持较少,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及情绪问题,错过了发现孩子自杀念头的良机。十几岁的孩子虽然生理发育接近成人,但心理发育还远远不成熟,仍处在个性塑形过程中,其情绪、行为、认知都有明显的不稳定性,耐受或处理压力问题的能力有限、敏感等。但遇到压力或情感痛苦时会将自伤自杀作为处理问题的方式,其实这是问题行为,并不能有效达到处理问题的目的。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度控制”,没有顾及孩子的需要,早早就为其安排好补习课程、未来学业方向甚至人生方向,或是替孩子大包大揽解决困难,忽略了孩子学会处理问题的机会,导致其家庭或社会参与度低、抗压能力不良。

对于上述新研究中提到的男女差异,梁红表示,以往全球自杀死亡数据显示特征,成人自杀者中也有这一现象。相较于女性,男性选择的自杀手段更致命,导致自杀死亡风险高。

青少年自杀,不仅是家庭的悲剧,更应成为社会教育的反思和契机。梁红呼吁,国家、社会、学校、家长要加强青少年的精神卫生健康教育,让孩子学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感到心里痛苦时懂得如何求助,去污名化。梁红强调,很多时候,孩子们在学校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时间较多,老师、同龄人有更多的机会察觉青少年的情绪困扰、自伤或自杀的机会。孩子学习一定的心理知识,既是帮自己,也能帮同伴。

一般而言,当一个人有以下表现时,要警惕自杀风险:1.对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把“活着真没意思”“我再也不能照顾你了”之类的话挂嘴边,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2.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例如变得悲观失望、痛苦焦虑,或是绝食、暴饮暴食、失眠、嗜睡等;3.变得沉默少语、不愿见人,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归还所借物品、将珍贵的东西送人,向人道谢、告别;4.收集与自杀方式有关的资料。若发现青少年出现上述情况,老师家长要及时干预,耐心倾听其想法,认可其表露出的情感,让其相信能走出困境,鼓励其寻求帮助,最好陪孩子去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只要多给出一分钟的时间,多伸出一次援手,就很可能挽救一个青少年的命运。”梁红说。

此外,媒体应负起社会责任来,不要将自杀“浪漫化”,减少对事件细节的描述和渲染,更多致力于“去病耻感”,让有心理问题的人愿意接纳自己、敢于求助专业人士,同时还应多宣传心理求助途径。▲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