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王玉英,坚持专业,守护生命

王玉英

坚持专业,守护生命

王玉英,59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外科护士长、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护理工作负责人,担任中华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护理学会胸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0年,因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出色,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

人们常说,护士是世间平凡却不平淡的职业,她们没有创造惊天动地的奇迹,却用执着和坚守书写对生命的诚心与敬畏;她们将青春定格在燕尾帽下,用奉献丈量爱的厚重、生的长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外科护士长王玉英就是这样一位护士。

从事护理行业的30多年时光,她一直把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始终重视个人和团队专业能力的提升。她的职业生涯里经历过太多生离死别,多到她已经记不起值过多少个夜班、参与过多少次抢救。但成千上万的病人和家属却记得,北大医院有一位视他们为亲人的好护士长。

2017年夏天,胸外科病房收治了一位叫李明(化名)的巨大纵隔肿物的患者,他寻医问诊辗转多地,还是一个月大婴孩的父亲。为确保治疗效果,医生为他实施了巨大肿物和心包切除,以及血管成型术。由于术前营养消耗,李明术后出现严重的呼吸机依赖,ICU高昂的诊疗费用快拖垮这个平凡的家庭,家属多次要求转回病房。王玉英看到李明母亲短短数周内多出的白发与皱纹,心疼不已。与医生商量,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李明转回了病房。护理带呼吸机的病人,对于病房护士来说有一定难度。王玉英亲自上阵,和责任护士承担起李明的护理工作,并指导责任护士患者的护理重点。为能让他尽快脱离呼吸机,王玉英查阅了国内外脱机相关资料,从营养补充、肌力改善、心理护理等方面入手制定措施。“李明加油”“你可以的”“你是最棒的爸爸”“女儿在等你回家”,每天进行3~5次脱机训练,特别是每天的活动训练,王玉英带领护士都要用尽全身力气才能稳住李明,搀扶他一步、两步、三步,从原地活动到向前行走。慢慢地,李明脱离呼吸机的时间越来越长,回到病房的第10天,他完全脱机,并主动行走了一段距离,能安睡整夜。李明的母亲看到儿子的恢复情况泪流满面,紧紧抱住王玉英。辗转求医、病情加重、花费超支,这些压在李明母亲心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这样感人的场面在胸外科病房上演过很多次,一次又一次感动着病人、家属和医生、护士。

王玉英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在重症护理和心胸外科等领域都颇有建树。每当有任务需要时,这位优秀的管理者从不负期望,2019年6月,她参加了第四批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2019年4月,执行健康扶贫任务,前往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省永和县人民医院进行医疗帮扶。无论在哪里,王玉英都打造了一支战斗力一流、凝聚力十足的护理团队。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驰援武汉的通知急如星火,王玉英受命担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护理负责人。2020年2月1日,当接到紧急通知需要前往武汉时,她只有1小时时间准备,随即动身,飞赴武汉开始工作。到达武汉后,换上防护服就直接进入隔离病房参与救治。很快她就承担了将普通病房改造成隔离病房的工作。王玉英自称是光荣的“开荒专业户”,马不停蹄地开始在病房里和装修师傅们一起干活,她速度快、反应快,有急事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拿出方案,迅速解决;她仿佛不知疲倦,紧紧守在第一线,把冲锋在前的背影留给同事,也把勇气、信心、担当和安全留给了同事。

2月8日是元宵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独立接管病房,王玉英下午来到病房在现场工作,只见她一刻不停,处处查看,身着密封的防护服,忍住了缺氧、气闷、出汗,一项项工作接踵而来,一项项指令发出,一项项反馈又涌来……她忘记了时间,忽略了体力极限,几乎熬了一整宿。第二天一早,前来交接的同事看到脱下防护服的王玉英吃了一惊:平日明亮含笑的眼睛已尽是血丝,眼圈周边满满全是隐隐的青意,脸上几道压痕让她的表情都走了形;摘下乳胶手套,汗滴成串流出,肿胀变形的手指上满是褶皱和勒痕……

冬去春来,在阳光明媚的4月,王玉英光荣完成援鄂抗疫任务凯旋而归,如潮的称赞向她涌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面对荣誉,她淡然一笑,将荣誉化作对护理工作的挚爱,对病人的关爱,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热爱,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书写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生命乐章。▲(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傅锦秀)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