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对跳楼轻生者起哄被行拘,这种“看客”到底什么心态?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 肖震宇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卞磊

几天前,江苏苏州市木渎镇一名年轻男子站在楼顶欲轻生时,一位大爷路过并高喊:“不跳不是人。”当晚,男子从高层跃下身亡。对此,当地警方发布警情通报,67岁的沈某现场起哄,发表怂恿跳楼等不当言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已对其依法行政拘留。

无独有偶,近日江苏南通一位老大爷晕倒在菜市场,陌生女子见状上前为其做心肺复苏尽力抢救。让人心寒的是,围观者却不停“泼冷水”,说“人没有了”“没有用了”,还表示让120别来了。

在他人生死攸关之际,为何有如此“看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肖震宇表示,冷漠、起哄的背后体现了三种心态。

欺压更弱势群体。“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肖震宇说,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受到他人的欺压,由于没办法找比自己更强的人“报复”,于是就找孩子或者意欲轻生者等弱者,进行肢体攻击比如家暴,或者语言攻击比如在某些场合起哄等,将自己受到的伤害转嫁出去。按心理动力学理论来说,这类人在被言语或肢体攻击后,需要寻找释放口,于是就会找上那些“更弱者”。

抱有“乐子人”心态。“乐子人”往往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万物皆可寻乐的态度,将严肃、庄重甚至带有悲剧色彩的事物,转化为“乐子”。在他们看来,调侃、嘲讽乃至攻击都是寻欢作乐、取悦自身的手段。肖震宇称,这类人往往觉得日常生活无聊单调,找不到兴趣爱好来吸引自己的注意力,逐渐会发展为心理麻木,缺乏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他们就会以旁观者的姿态起哄拱火。

跟风起哄。一些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会选择从众跟风,言行会更加胆大妄为。他们一方面觉得大家都这么干,“法不责众”;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别人抓不到我,就算抓也顾不上我”,觉得在人群中跟风有一定匿名性。

面对苦难、生死,这些围观者幸灾乐祸而毫无自省,可能与鲁迅笔下的“看客”并无不同。肖震宇表示,要想减少类似现象发生,可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全社会应注重人们的精神关怀,提高大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如今大城市的人们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如此很容易让人陷入单调、疲惫甚至麻木的状态。第二,在舆论层面上,应大力弘扬好人好事,树立正确的榜样和行为模范。第三,加强生死观、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当下,大众依然未完全摆脱金钱至上、“成功学”的价值取向,很少有人真正去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开展生死教育、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以及对生命的认知至关重要。第四,从个体角度出发,我们应活在当下、拥抱现实,在空闲时间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感受,多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不沉溺于虚拟空间,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同理心。

“近期发生的起哄怂恿轻生行为,得到了执法机关的惩治,也得到了社会一致批评反对,这是一个好现象。”肖震宇对记者说,这能帮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推动社会舆论谴责这些“看客”,特别是那些抱持“乐子人”心态的人,这起事件将让他们更清晰地感受到,如此“找乐子”的后果——违反公序良俗,必遭到社会唾弃。▲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