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幽螺”又一危害被发现:让人变笨!专家给出应对建议

受访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郁金泰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卞磊

阿尔茨海默病,常被称为“上帝最恶毒魔咒”“最温柔的绝症”,它会影响人的认知、思考、行动能力,很多患者因此无法正常说话、吃饭、找到回家的路。近日,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在《阿尔茨海默病与失智症》杂志发表研究,为防治这一疾病再添新思路。研究显示,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这项最新研究纳入英国临床实践研究数据链(CPRD)中50岁以上无阿尔茨海默病人群数据、平均随访11年。结果显示,在50岁以上人群中,有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可能增加11%;在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约10年后,患病风险增加了24%。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全国委员郁金泰在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说,这项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确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提示前者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一个潜在风险因素,上述研究结果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与干预有积极意义。

“事实上,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何可能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目前仍存在一些争议和不确定性,可能的机制涉及神经炎症、肠-脑轴,以及胃黏膜损伤可能影响维生素B12和铁的吸收等。”郁金泰表示,目前在临床上,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和实践比较有限。因此,仍需更多跨学科合作和前瞻性研究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痴呆患者约1507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83万。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不断上升,65岁以上为5%~6%,70岁达到10%,90岁可达48%。郁金泰对记者说,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疾病,综合多学科管理和关注共病非常重要。首先,需控制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以维护心脑血管健康。其次,应积极治疗共病,例如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慢性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积极治疗这些共病有助于维护精神健康状态,并可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基于此研究结果,郁金泰建议,50岁以上人群积极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对于存在临床症状的人群应进行相应的干预治疗;再结合健康饮食、体育锻炼、学习和社交互动等措施,进行多因素干预,有利于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2022年发布的《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列出13项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根除指征,并强调对符合根除指征的感染者,在实施根除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根除治疗的获益、一般健康状况,以及药物治疗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进行个体化处理。对于获益较大的感染者推荐进行根除,比如:胃癌发生高风险个体,一般有胃癌家族史、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术后和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生等,获益会高于低风险个体。▲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