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王健,用心灵温暖心灵

王健

用心灵温暖心灵

王健,55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曾获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第十二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主任的王健,已经在心理咨询治疗领域奋斗30年了。在他的科室里,每天都上演着很多感人的故事,经常有流着泪来、笑着走出的患者,因为这里有一位医者深知如何用心灵温暖心灵。

用共情理论疗愈每一位患者

2015年,王健在接受《科学家》杂志采访时说:“你来向我咨询(心理问题),我就一定为你提供一个氛围,一个让你感觉很温馨、乐于帮助的氛围。等你咨询完,那我就立刻‘卸妆’、重新‘换装’,开始与下一位患者的交流,开启新一轮的‘共情’。如果上一次的患者隔了一个星期来,那我还要快速提升(温馨的状态),迅速‘入戏’,重新延续属于这一段温情的状态。”这段话正是王健做心理咨询治疗工作的真实写照。

王健非常认同2000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埃德尔的“镜像神经元”概念。他认为心理治疗师要把对面的受助者治好,必须首先积极地调动自己脑内的神经网络,去激活对方脑内的神经网络,并由此产生共鸣,也就是心理学中讲的共情。就像本是一对的螺丝与螺母,丝丝相扣才能产生最大绞力。因此,王健认为心理治疗最好的疗效,来自于心理治疗师调动自己的最大能量,竭尽全力地影响受助者。在临床工作中王健一直带着这个理念,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每一个患者。

引入西方治疗方式惠及中国患者

长久以来,王健都致力于失眠领域药物治疗的研究。然而,在临床工作中他发现药物治疗失眠的作用有限,“治也治不好,很多患者是熟面孔。治了一辈子失眠,不少患者却在经历长期失眠,有时自己都觉得束手无策了。”后来,王健接触到西方的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开始对失眠的非药物治疗产生浓厚兴趣。

在当时,美国医师学会把CBT-I作为治疗慢性失眠的首选。王健萌生了一个想法,把CBT-I引入中国进行本土化。他带领研究团队结合中医学理论,在临床进行了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发现,CBT-I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达89%。王健用此方法治愈了大量慢性失眠患者。随后,这一治疗方案通过了北京市科委鉴定验收。

心理“救灾”的专业户

除了临床心理治疗外,王健职业生涯中还多次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多年来,大大小小十几次奔赴一线,他称自己是“心理救灾专业户”。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参加卫生部医疗队做心理救援工作,担任副队长;2010年玉树地震后,任卫生部心理救援医疗队队长;2013年11月受国家卫计委委派,进行青岛爆燃事故的心理救援工作;2014年3月至5月,担任马航MH370失联乘客家属心理救援保障工作组组长,并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面对面”采访;2014年8月,受卫生部委派参加江苏昆山爆燃事故的心理救援工作……

2020年1月25日,王健主动请缨参加抗击新冠疫情的医疗救治工作。在武汉,他随医疗队进驻将军街路卫生院,对住院的124例肺炎患者进行了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患者最终全部治愈出院。随着疫情进展,他又带领护理人员进入武汉最大的东西湖方舱医院,对894例患者进行中药治疗和医学观察,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无一例死亡。在对住院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王健还对张家墩、马池墩社区80例发热居家隔离和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利用微信小程序并结合后台数据追踪,投送中成药,进行心理疏导,有效稳定了居民的情绪。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时,王健还参与了团队科研工作,对200多例病例进行了临床数据的观察和采集。

在科研工作上,王健作为课题总负责人于2007年承担了北京首发基金联合攻关课题“韦氏成人智力测验、记忆测验第四版(WAIS-Ⅳ,WMS-Ⅳ)中国修订”。历时三年,带领研究团队在全国进行随机分层取样,对近两千名被试者进行测试,建立了中国常模,并进行严格的信度、效度及难度区分度的分析。这个课题意义非常重大,通俗地讲,全中国所有成年人智商的测定方法是由王健大夫建立的,在今后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都会一直沿用下去。

话语是良药,付出是真情。王健和他的团队以心灵滋养心灵,用温暖驱赶绝望。他们是饱含爱心与真诚的医者,让大爱在医学中绽放。▲(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黄达)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