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新冠后一种疑难皮肤病多发,致病原竟是常用“消毒剂”

受访专家: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胡彬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任琳贤

近日,据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官方消息,其皮肤科团队在国内首次报告了“消毒剂苯扎氯铵诱发颗粒状角化不全”。这种皮肤病在疫情后呈现突然多发态势,病源也颇为出乎意料。

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胡彬告诉《生命时报》记者,2022年,该医院陆续收治多名以“曲侧糙皮病样红斑”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可能还伴有脱皮、刺痛,主要发病在腋下、肩胛区域、腰部、臀部、腹股沟、女性乳房周围等间擦部位,也就是皮肤有“褶皱”的部位。这些患者的病程有的几个月,有的甚至已经长达1年以上,他们曾反复在多家医院就诊、住院,但依然无法根治。

“颗粒状角化不全在国内很少见,相关研究和治疗经验有很大空白。我们科主任陈柳青曾于2009年上报过全国首例腋窝颗粒状角化不全,所以根据经验,我们为患者做了病理检查、PAS染色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确诊多位患者均为颗粒状角化不全。但是令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几年都不见一次的病例,为什么一下子变这么多?”胡彬说。

随后,胡彬开始查阅资料,截至2021年,我国只报道过2例颗粒状角化不全病例。于是,她又翻查国外文献,在检索关键词的时候有了“意外发现”——最新关于颗粒状角化不全的研究很多都与苯扎氯铵有关。苯扎氯铵广泛用于皮肤消毒剂及洗涤剂中。她恍然大悟,赶紧联络住院医师去询问患者,并拿出多种消毒剂让其辨认,最终确定,疫情以来,患者曾长期使用苯扎氯铵消毒剂清洗衣物。“我们当即叮嘱患者停用消毒剂、停止接触消毒过的衣物,并停用了其他药物,一个月后,患者皮疹就消退了,后续也没有复发。”胡彬说,这类疾病极易与真菌感染类皮肤病(如股癣等)混淆,而且其潜伏期长,有的患者接触到苯扎氯铵3~4周后出现皮疹,有的患者则可能是长期接触后,遇到天气热、出汗多的时候才会发作,很可能会被当作湿疹、皮疹来治疗。

为了弥补国内对苯扎氯铵导致类似病例的空白,武汉市第一医院陈柳青、胡彬、苏飞、黄萌、夏云等多位专家组建团队,对最初接诊的7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了总结,并于2023年4月在《中华皮肤科杂志》上发表了《接触苯扎氯铵后发生颗粒状角化不全7例临床特征分析》。此外,团队还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了科普文章《消毒剂背后的秘密——从7例复发性曲侧糙皮病样红斑说起》。胡彬表示,不少皮肤科同行看到文章后发起交流,有医生说:“我今年也碰到了两例,一直没找到答案”“我们科医生也碰到过类似病例,这个疑问出现了曙光。”

胡彬表示,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大众使用消毒剂的频率明显增加,这或许是颗粒状角化不全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现在,尽管疫情的影响已经减弱,但有些人依然在长期使用消毒剂。过去一年,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诊断了近50例颗粒状角化不全病例。总体来看,因苯扎氯铵诱发的颗粒状角化不全患者,只占此类消毒剂使用者中极少部分,在同一家庭成员中,即使使用同一洗衣机清洗衣物,也仅有一名家庭成员出现症状。所以,这类疾病存在基因易感性,没必要彻底否定苯扎氯铵作为消毒剂的价值,如果使用后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诊明确病因。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保持日常卫生、重视消毒措施,是阻断各类病菌传染的有效方式之一,但一定要科学、规范、适度。如果没有接触明确的危险传染源,通过保持手部清洁、经常通风换气,以及衣物的正常换洗和晾晒,便足以达到清洁作用,无需过度使用消毒剂。▲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